竹桃苑内刊随笔-生活工作点滴国学与传统文化

读《史记》,为孔子学校选班委会成员,子路来做体育委员如何?

2019-07-17  本文已影响6人  好风似水

读《史记·孔子世家》,感受到孔子作为一名伟大教育家的人格魅力。孔子好学且博学,青年时期就声名远扬。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之际,告诫他的儿子孟懿子一定要拜孔子为师。于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去向孔子学礼,那一年孔子才十七岁。

之后孔子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史记》记载: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这些弟子并不是每个人学习三年就毕业离开,有的学习一阵子,有的则跟随老师学习一辈子。那么孔子学校除了孔子这个资深特级教师来负责管理,如果要成立一个班委会,班委会成员有谁?分别担任什么职务?今天笔者来推荐一个人——子路。


我觉得子路是体育委员的不二人选。

推荐理由:

子路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符合体育委员的身体条件要求;子路性情耿直,勇猛好斗,坚守忠义,符合人们对于体育委员的传统认知。

人物事迹:

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他的字,他也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

《论语比考谶》记载,子路的母亲感受到雷精而生下子路,所以他的性格像雷一样火爆,崇尚刚强,喜欢斗勇。

据说有一次,孔子带着学生经过朝歌这个地方。颜渊等人都不停留,其余70位门徒也都闭着眼睛经过,只有宰我张开眼睛看,子路非常生气,一脚就把他踢下了车。子路的火爆脾气由此可见。

还有一次子路和子贡一同走过郑国的神社,神社的树上有一只鸟,子路一高兴就在那里打起了鸟,神社里的人跑出来拉住子路,不放他走,最后是子贡去说情才把他放了。子路的率真鲁莽可见一斑。

关于子路的鲁莽好斗和耿直率真更多体现在与老师孔子的互动中

事件一、从“陵暴”到拜师,孔子以“礼”服人。

孔子的学生大部分应该是冲着孔子的学问来登门求学的,而子路不同,子路先是来挑衅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一段写到: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大概就是说子路本性粗野,喜欢逞勇斗力,性情刚直。头戴雄鸡似的帽子,腰间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来欺负孔子。

孔子本来也不是文弱书生,《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就是说孔子身材高大,另外还有记载说他喜欢剑术。这样的孔子本来可以和子路对打,用武力可能也能征服他,但孔子选择了以礼服人,以德服人,最后子路投在了孔子门下,成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事件二、孔子见美女引起子路不满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子路都忠心耿耿地陪伴他,等于是孔子的车夫及保镖。可是他对待孔子有不满时也会直接表达出来。

《史记》记载,孔子到卫国,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要见孔子。

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

“寡小君”,春秋时诸侯谦称自己的妻子。就是南子以卫灵公的名义派使者对孔子说:“四面八方来到卫国的君子承蒙不弃想和我结为兄弟的,一定要见一见我的夫人,我的夫人也愿意见你呀。”

这个南子是当时的美女,私生活很不检点。孔子一再推脱也没有推掉,不得已就去见了。南子在帐幔中接见孔子,孔子行了跪拜礼,南子在帐中还礼,她身上的玉佩首饰相互碰击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史记》没有写后来的情况,但孔子一定与南子进行了交谈,面对这么有魅力的一个女子,估计孔老先生感受到了青春的美,我想他一定是满面春风的走了出来,但他对子路说:“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意思就是:“我本来是不想去见她的,既然见了面就要行礼呀。”

估计是孔子这种言不由衷的说话方式,亦或是见南子时间长了一些,也可能不满于孔子对南子行了“稽首”大礼,反正子路“不(说)悦”了。孔子只好赌咒发誓地说:“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就是说:“倘若我做得不对,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上天一定会厌弃我的!”子路很率真,孔子很可爱。

事件三:子路的责问——“君子亦有穷乎?”

子路多次在孔子面前露出“不悦(说)”“愠”的神色,甚至有时候干脆就“不对”,就是不理孔子了,孔子对子路一直是相当有耐心,不以老师的身份压人,也不摆尊长的架子。

孔子居蔡国后第三年,吴国讨伐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住在陈蔡之间,楚国就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去答谢,陈蔡两国的大夫谋划说: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於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他们就派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无法前往,粮食又断绝,随从的弟子也生病了,个个无精打采。孔子却仍然不停地在讲学诵诗、弹琴唱歌。

子路就怒了,他气冲冲地来找孔子,两人展开一段非常有名的对话: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我理解是:孔子在讲学时一定还在提“君子”如何如何,子路觉得孔子面对这种情况还有心思提“君子”,于是就生气地说:“君子也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呀!”孔子依然没生气,只是告诉子路:君子固然有困顿的时候,但在困境中依然能坚持节操,而小人面对困境就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这就是孔子的智慧,以柔克刚,把子路的怒气巧妙化解了,这是以理服人。

事件四:嘲笑孔子迂腐的子路

卫国国君想任用孔子治理国家,子路就说:卫国国君等老师了,老师为什么不先去!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就嘲笑说:“甚矣!子之迂也。何其正也?”意思是说老师好迂腐,还正什么名?

于是孔子先训斥子路:“野哉!由也。”然后又讲道理:“夫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师生就是这样不断地互动,子路虽然对孔子发脾气,嘲笑老师,不理老师,但也是孔子最忠诚的弟子,处处护着老师,为老师分忧。而孔子对这个学生也是格外关注,循循善诱,极尽教育之能事。

子路曾经问孔子:“君子尚勇乎?”孔子回答:“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要去蒲这个地方任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

“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可见,孔子针对子路的个性不断教导,让他不要鲁莽,不要逞一时之勇,要把“义”作为处事的标准,管理别人要宽而正,对待上级要恭而静。

就像每一个捣乱的孩子都会获得老师格外关注一样,孔子对子路就是这样。孔子有时候直接喊着子路的名问:“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我想如果子路不是遇到孔子,他最好的结果估计也是一个李逵式的人物。可是孔子成就了子路,使子路的政治才干得以发挥,可以到各地为官,实现自己的理想;使子路个性中闪光的一面最大化,成为后世的人们欣赏的英雄。

子路作为孔子学校的一员,凭借着自己先天的身体条件、不断精进的道德修为以及出色的管理才能一定可以胜任体育委员这一职务。

子路结局:一语成谶

孔子在一次和学生们聊天中说起子路,说子路比孔子本人还要好斗,最后说“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一定没想到这句话成为了谶语,子路最后果然死于非命。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了子路的结局:

在卫国的内乱中,子路本来不在卫国,但因为他当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所以他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

孔子听闻子路死讯,看到菜肴中的肉酱盖住不去吃,听见雷响就伤心,人生了病迅速苍老。孔子生病时,子贡来拜见,孔子颤巍巍地拄着拐杖来迎接他这个得意的弟子,对子贡说:“赐,汝来何其晚也?”

又过了七日,孔子去世。时间是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享年七十三。

孔子和子路,一代名师和一个问题学生,他们是师生,其实也是朋友。子路有幸,遇到老师孔子;孔子何尝不是因为有了子路等这样性格各异的学生们而成就了自己的教育大业。

孔子学校选举班委会成员活动将继续,下一期公布学习委员名单,敬请期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