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读书法(3)惜时;立志;学习六经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太阳是拴不住的——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一组共有十二首。明代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中说:“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
树有根,瓜有蒂,人生不如树木瓜果,无根也无蒂。人生像什么?就像是大路上扬起的风尘,风过后,尘埃落定,一切归于平静,人生也就结束了。《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前四句,秉承了汉魏时期人们对生命短暂、荣枯无常的一贯彻认识,凸写人的渺小、力量的羸弱、生命的短暂。言语中虽然悲凉、令人惊悸,但是,并不悲观。诗的最后四句,告诉人们应该如何面对短暂的人生:时光既然一去不复返,就应该倍加珍惜,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及时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诗的中间四句,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之意。既然都是兄弟,大家何必分你我,一起快乐就好。看似鼓励人们消极行乐,其实,结合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这是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进步人士在强烈忧患意识下,猛然的觉醒。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其积极进取的意义,其鲜明的价值取向,足以做为读书人的座右铭了。
《杂诗十二首》,反复咏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有志难酬。如《杂诗十二首》(其二)“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时光在不知不觉间流逝,“日月掷人去”,一个“掷”字道尽了时光消逝的迅捷,也道出了时光的冷酷无情。
再如《杂诗十二首》(其三)“日月有环周,我去不再阳。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荣华也好,盛衰也罢,都不能长久。日月升降有时,循环往复,可是人的生命却无法重头再来。悲伤徒劳无益,珍惜当下,才是正道。
古往今来,诗人们不厌其烦,谆谆告诫,一定要抓住少年时的好时光,努力努力,再努力,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年老的时候,老眼昏花,记忆力衰退,就算有心再去拼搏,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在《杂诗十二首》(其五)中用自己的亲身感受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杂诗十二首》(其六)中说:“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谁没有过年轻呢?谁年轻时候不曾有过梦想,并为之而努力过呢?但是,因为年轻,总觉得自己还有得是时光可供消遣,面对长者的好心劝告,常常是不耐烦地掩住耳朵,嘴上连连说着:“我不听,我不听!”总以为别人的劝告都是杞人忧天。殊不知,日月如梭,昔日的无忧无虑、自觉岁月悠长的少年已到半百,此时方知虚度了多少光阴。然而,岁月这条船在自己的作乐消遣中,就这样驶到了生命的终点,“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人生再不能重新来过,世上也没有能够拉住太阳的“六龙”。年轻人啊,你还要浪费光阴吗?
杂诗十二首(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立志在少年——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俗语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青少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纵观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大都是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宏志,并为之而奋斗不息的。
本诗开头两句,诗人轻松愉快地回忆了青少年时期的快乐体验——即使没有什么快乐事,也会感到快乐。因为,那时候没有人事的羁绊,没有心机的复杂,没有人际的险恶,也不用“忧国忧民”,自然是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快乐的时期。
但是,无忧无虑并不等于没有理想。诗人在少年时代便立下了走四方的“猛志”。他也在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少年时代便要树立理想。
这个理想不一定有多伟大、多崇高,但一定是正能量的。是不通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不能达到的目标。比如,成为一名作家、旅行家、诗人,或者成为一名政治家、科学家、医生,或者像古代英雄一样,在军营中建功立业。当然,也可以像欧阳修那样,就是想当官,多挣点钱,让家里人生活过得好一点。这丝毫不影响理想的成色,更不会耽搁日后对理想的修正与提升。
引导少年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培养操守,树立志向,这是师者的责任,是父母的责任,也是青少年自强不息、自立自尊,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两种体验一个结论——
古人惜寸阴 念此使人惧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少壮时期,即使没有什么开心事,也会感到快乐;“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可是等到了中年、晚年,这种心情渐渐消退了。哪怕遇到了特别开心的事,也会因为还有一大堆忧心事在前边而无暇欢娱。诗人通过少年时期与中晚年时期不同的人生体验,说明时光易逝,奋斗要抓住青春的道理。
他告诫人们,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岁月不饶人,年岁大了,身体各种零件的功能都会退化,即使有雄心壮志,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古人为什么屡屡提倡一定要珍惜光阴?就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短暂,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想到这些,诗人不禁有一种惊惧感涌上心头。
是啊,人生太短,世事太繁,还有那么多“梦”未实现,怎么办呢?是像汉魏早期文人那样凭空慨叹,追求享乐,得过且过,醉生梦死?还是像曹操那样,“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诗人用一个“惧”字,给出了答案。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六经》是“枕边书”——
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经
诗人在这首诗里明确指出,自己从少年时起便推崇儒家经典《六经》,并以《六经》为主业刻苦攻读。
陶渊明好饮酒,这是事实。他以饮酒为题材写下过很多诗,其中一组饮酒诗便有二十首之多。但是,饮酒亦真亦假。他实际上是借酒发挥,虽然说出的“酒话”依然隐晦,但是,比之平时的诗,自然是多了一分率真。
《六经》是强调出仕入世的,可是,对《六经》刻苦的学习并没有让诗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因为,在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学者以老庄为师,而黜六经”,大家不再信奉儒家经典,而忙于“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礼崩乐坏,世风日下。
《晋书·王雅传》讲过一则这样的故事:大臣王恂的儿子结婚,很多亲信故旧都去参加婚礼,可是,半道上大家听说另一个大臣王雅新任太子太傅,不少人便调转车头,直奔王雅家祝贺去了。当时的世风可见一斑。
陶渊明有过很多从政通达的机会,他也曾当过县令,如果他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完全可以过上达官显贵的生活。但是,在绝世之下“六籍无一亲”的情况下,仍然坚守儒家学说,固守文人的操守,因此辞官而去,回归“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的田园生活。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两句,道出了诗人的特立独行的品性与崇尚《六经》的学术主张。人事,是指迎来送往、拍马逢迎的世俗交往。《后汉书·黄琬传》中说:“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中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其意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相同。既然很少去迎合世俗,那么,剩下的时光干什么呢?
“游好在六经”——诗人至此引出了正题。游好,这个词意味深长。《礼记·学记》第十八中说:“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话,不妨把它们翻译过来:
学习应当循序渐进,博学精进。不练习指法,就不弹奏乐曲;不广博地学习比兴的表现手法,就不能学会做诗;不学习各种杂事之礼,就不能学好礼仪;不对各种技艺感兴趣,便不能喜欢去学习。因此,君子心怀学习之志,不止上课时认真修学,休息的时候,游玩的时候,都能不忘记学习,能够这样即使离开老师,也能够不违反师道。
《学记》里提到的“游焉”的“游”,大体上是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是游中求学。那么,游中学的是什么?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论语·述而》中说:“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汉书·艺文志》里说:儒家“游文于六经之中”,是说儒家的学说体现在六经之中。
《礼记》《论语》《汉书》中关于“游”的解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离不开儒家经典。陶渊明一直把儒家经典《六经》视为学术之根本与立身之大成。从少年起,陶渊明便忘情地游弋于《六经》的海洋之中,深刻玩味体察,期待有用于世,但黑暗的社会现实阻断了他的理想。
今天我们从读书的角度读这首诗,无疑要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六经》是我们学习继承国学传统需要阅读的首要经典。
《六经》中的《乐经》没有传下来,所以后人称其为《五经》。事实上,南北朝时期,也有很多人对《五经》推崇备至。梁元帝萧绎在他的《金楼子》中说:“凡读书必以《五经》为本,所谓非圣人之书勿读。”《魏书·李先传》中记载:“太祖问先曰:‘天下何书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对曰:‘惟有经书’。”在此后的唐宋时代,韩愈、范仲淹、苏轼、黄庭坚等大家,都强调宗经的重要性,并把经书的考课纳入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中。
《六经》何以如此重要?《礼记·经解》介绍了《六经》的功用:“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观察一个人的为人,温柔而厚道,得力于《诗》的教化;知识通达、博古通今,得力于《书》的教化;豁达平易而又善良,得力于《乐》的教化;纯洁、文静而又细心,得力于《易》的教化;善于连缀文辞、比附事实,得力于《春秋》的教化。
那么,如果不学《六经》会如何?不学《诗》则愚蠢,不学《书》则学问失实,不学《乐》则奢侈,不学《易》就会让人互相伤害,不学《礼》则使人变得烦琐而无章法,不学《春秋》就会让人乱伦犯上。
《礼记·经解》的解说,似乎把《六经》的功用说得过于强大。今天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庞杂广泛,但是,从沧海桑田、大浪淘沙的历史中,《五经》一路走来,影响了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学习《五经》之于传播国学的重要性,如果用“第一要籍”来形容,恐怕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