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跳下高架桥:没有一场自杀,是“一时冲动”……
17岁少年跳下高架桥的思考
5秒能做什么?
喝一口水?
打一个哈欠?
看一条微信朋友圈……
失去一条年轻的生命。
临下班,群里和朋友圈传来了一条令人震惊的视频。
一位17岁的少年,突然从轿车里下来,不顾川流不息的车流,身后紧追的母亲,从高架桥上一跃而下。母亲跪地痛哭,随后而来的医护人员当场宣布其死亡。从孩子冲出车到跃下高架桥,前后没有超过5秒。
网上的报道是这样的:4月17日晚上10点左右,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桥事故。据调查,跳桥者为一名17岁在校高二男生,经120确认当场死亡。据男孩的母亲反映,儿子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了她的批评。当她开车行驶至卢浦大桥时,儿子突然跑出车门纵身跳桥...
(来源:新浪微博)
有人说,孩子心理承受力太差,玻璃心
有人说,家长太严厉,这场责骂只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完这条视频,我很难过。
如鲜花般准备盛开的生命瞬间便消失了,一个本来幸福的家庭,马上就要面对生命的寒冬。
在31°大太阳的西安,我狠狠打了个冷战……
知乎上面有一个话题,曾经多次被推上热榜,题目是“人为什么会突然就自杀了?”
这个话题有近两千万的阅读,近3W的关注,以及近6千的回答。
如果你看过这个话题,那么,你会发现:很多人在用切身经历告诉你,“想死”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时兴起”。
在现在因为极高死亡率而被大家熟知和“闻之色变”的心理疾病——抑郁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都是因为面临过重大的刺激或事件。很大一部分的抑郁症正是由于小的,继发的,源源不断的小刺激积累而成。
这些小刺激,可能是一次小小的争执,一块没吃到蛋糕,一道写错的题,一件弄脏的衣服……很多原因小到令自己都吃惊,可它就是存在的。
“积少成多”“滴水穿石”,如果你看过上面那个话题,你会被回答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绝望感压到喘不过气来。
从来没有“一时兴起”,所有的自杀都是“蓄谋已久”。
在青少年的咨询中, 会遇到父母抱怨孩子不能按时起床,不能自己收拾好房间,刷牙要把刷头放在杯子里而不是杯子外……
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问家长:“你把孩子当几岁?”
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啊!
可很多家长答不出来,有些人会说出孩子真实的年龄,我会再问他:“如果这是个成人,你会觉得牙刷不放在外面放在杯子里,是“罪大恶极”需要来回说的事吗?”
一些家长会沉默。
当然,这是个并不恰当的比喻,我也曾经因为在咨询中过于“犀利”被督导提醒。
可事实就是这样的。当孩子3岁的时候,你要告诉他每一件小事要如何去做,到他十几岁时,要学会的是“闭嘴”和“放权”。
没有人是生来就会当父母,也没有人生来就会当孩子,家长和孩子之间出现摩擦是很正常的,我们需要一些“换位思考”和同理心。
作为家长,理所应当有着“管教”的责任,管教是两个词,“管”和“教”。你不能总是在“管”,而忽略了“教”。
大部分家长都会认为小孩子抽烟是件不好的事吧?
我十几岁时,抽的第一口烟是我爸递给我的。
我父亲是个司机,老烟枪一枚,常年身上都有很重的烟草味。
小时候,看他抽烟我是很好奇的,觉得那是不是什么很好吃的东西,不然为什么他总是烟不离手。而且,女儿么,都会崇拜爸爸,觉得抽烟的老爸特别帅气~
我抽第一口烟,我爸说“你吸下去试试”。当时就把我呛了个半死。
那臭老头在旁边就看着我咳得死去活来地笑。
然后,他说:
“这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能提神。我经常要开夜车,都是在山路上,稍微一分神就要出事,所以我才抽烟。我只能用这个方式来保持清醒,我希望你不要有得靠这东西的时候。”
我工作后,曾经为了应酬口袋里也装过烟,但我从来没有将它当成工作、生活的必须,总觉得心里有一道线,如果越过了,就是“输了”。
如果当年我爹发现我对香烟好奇,只是训我骂我,估计我现在也得是个“老烟枪”。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就是因为小,你所画上去的第一笔,都会格外的清楚。
回到上面的视频,为了还原案情,我搜了所有网上的视频来看,注意到一个令我汗毛倒竖的细节:为什么惨剧发生前,那辆私家车长时间停在车水马龙的高架桥上?!
请注意上面两张视频截图的时间轴
首先,考过驾照的朋友都知道,这是违反交规且非常危险的行为。
其次,视频里的妈妈先从驾驶座下来,长时间站在后排。当她再走回驾驶座时,后车门打开了,少年冲了出来……
我“看图说话”脑补完了整个过程:妈妈因为生气,不顾安全地停下车来骂孩子,孩子一时冲动,开门冲了出去。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情绪稳定非常非常的重要。
青少年有“青春期”的概念。这时候,孩子的觉得自己是大人,有要主宰自己的人生渴望和冲动,而现实则往往还做不到。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12~18岁的青年期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即获得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简单地说,这正是他在明白自己是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都要经过各种的考验与磨练。想想我们那些“叛逆期”,其实,只是想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告诉周围的人“我在,我行,我也可以”。
这时候的孩子敏感,容易冲动,要求他们长时间保持情绪的稳定是件很困难的事。
而更艰难的是,这时候父母一般在四十左右的年纪——更年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MPS),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来源:百度百科)
女性在更年期,除了月经改变外,很多人会有很明显的躯体症状,还有的人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改变、血压浮动、记忆减退、代谢紊乱等,由于身体的不适,气血不足,人的脾气会变差,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出现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
这个时候,成年人的控制力也是很弱的,动不动发火,失眠,焦虑,易激惹等,一系列问题也会接踵而来。
当一个情绪随时失控的青春期,遇到一个更年期,堪比火星撞地球的威力……简直可怕!
更令人绝望的是,更年期不止是女性,男性也同样存在。
就像各种易燃物放在一起,一点火星可能就会引起无法挽回的后果。
怎么办?
让孩子养成自己处理生活琐碎小事的习惯,家长先要相信孩子能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帮他打扫屋子,收拾桌子,叫他起床……这些他可以自己做。
更不要借着打扫和关心的名目翻看他的东西,手机,日记,QQ,微信……这是一个人的隐私,这样做,首先破坏的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信任。
孩子的一个错误的问题,不要总揪住不放。
谁没犯过错啊?大家都是犯错中成长的,不犯错才奇怪呢。家长就不要总这么“少见多怪”了。如果同一个问题,你忍不住想一说再说,那就先说个自己类似错误的事来做个“交换”吧!
管教不是命令和训斥。
如果你觉得他那件事处理的不好,请跟他讨论,这件事中的对错曲直。我觉得我父亲“教我”抽烟的事,可以给很多家长一些提示。当家长和孩子起冲突时,请先深深吸一口气,慢慢吐出来,然后问自己:“我是要帮助他,还是只是想发泄我的情绪?”多问几遍,再开口说话。如果觉得压不住火,就直接说“我们先都冷静一下,过十分钟再说。”
家长们在关心孩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身的成长和健康。身心一体,大人小孩都一样。
最后,如果真的要靠吵架和怒吼来沟通,也请一定保证环境的安全。
逝者已矣 生者如斯。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
腾讯视频
人民日报网络版
百度百科等
个人公众号【貘谈闲话】ID:motalk818
聊心理,聊影视,聊绘画,聊菜谱,聊各种有聊之事~
欢迎各种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