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消息的相关知识,把握消息的内容、结构。
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及时、真实的特点。
3.初步养成阅读消息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翻开报纸,打开手机、电视,扑面而来的就是国内外各种刚刚发生的新闻报道。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样式,指用简洁的叙述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情。消息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和结尾等部分组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消息。
二、速读课文,感受消息的时效性
1.速读课文,用文中的原句概括消息报道的主要内容。
明确:导语,比较短小的新闻(一段话时)一般是第一句话;比较长的新闻(多段话时)一般是第一段话。它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本课的两则消息中,导语均为正文第一句话。即“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作用分别是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个方面扼要地揭示出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全文;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2.消息要求报道迅速及时,本课两则消息的时效性表现在哪里?
明确:“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和“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它们是消息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性。
三、细读课文,感受消息的真实性
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两则消息,找出消息的“六要素”及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
1.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单元提示内容及旁批提示圈画答案。
2.师生交流。
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
何地:在芜湖、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
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如何:一方面是人民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各组成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到21日;
何地:芜湖、安庆之间;
何人:人民解放军;
何事:渡过长江;
何故: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如何: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昌、铜凌、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各组成部分: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
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品味课文,感受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品读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
1.消息报道除了要及时、真实,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请从文中圈画相关语
句,并对语句进行简要品析。
2.学生圈点勾画,并做批注。
3.师生合作交流。
预设: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明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明确:“经营”有精心筹划、组织并管理之意,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指因被打垮
而后退,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
(3)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明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已经突破敌阵;“广大”表明占领地区的范围;
“正”表明进击正在进行中
(4)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明确: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
料”“又”两词具有嘲讽意味。汤恩伯过高地评价了东面防线的牢固性,过低地估计了人民
解放军的战斗力,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可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既嘲讽了汤恩伯的盲目自大,也表现了作者自豪得意之情。
(5)文中“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的使用效果。
明确: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已解放,为我军所有,所以用“占领”江阴要塞还没解放,还在敌军手中,不过敌军不能任意活动或超出这一范围,所以用“控制江阴已被我军控制,敌军要想从长江逃走已无办法,所以用“封锁”。
五、质疑探究
文中不少语句都带有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行文中不应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理由。
【明确】
我军:突破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微弱不想再打了泄气
作者在写新闻时,总是在文中凝聚自己的感情。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情感爱憎分明,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