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人生主动权,不是加加打卡群就可以

2017-10-13  本文已影响15人  希茜热情测试

小溪加入过一个读书微信群,群主会每天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概括成几千字发到群内。每天花上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打卡任务。群内成员要定时提交读书笔记或者交流读书心得,如果连续三天不打卡,就会被踢出群。

不止读书群,还有写作群、早起打卡群、运动打卡群……为了更好的学习并坚持,小溪加入了各种类型的社群,希望能用打卡这种形式使自己的多项能力有所提升。

我最近加入的一项打卡是“每天3个好标题”,参加时需要交20元,只要连续打卡7天,就可以收回本金,还可以赢得奖金。

一开始,我非常认真得翻阅我关注的订阅号,记下我觉得很好的标题,还会思考下我为什么觉得这个标题很棒。大概坚持到第四天,新鲜劲有点过去了,标题也就随便选选,选过后也不再进行分析,最后是坚持下来了,但实际上并没记住几个标题,也没抓住好标题的技巧。

小溪也问了问身边的朋友,发现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每天看似在打卡,其实,读书笔记从网上复制粘贴下;去健身房也只是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看着确实都很努力,但其实都只是在例行公事。

更不要说很多群最后都沦落成闲聊群,只剩下喝不完的心灵鸡汤,打不完的小广告,以及各种虚假招聘。

很多人都以为加了学习群,自己就真的改变了。可是加群后的结果是,加了早起群,还是会刷手机到天亮;曾说过要读100本书,买回来的那几本书却连包装都没有拆。

有些东西是靠自己的行动力,不是所谓的加加群,喊喊口号就可以坚持下来。

即使坚持下来,也要琢磨下能否真正学到知识。

在这个各路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每个人都看似在积极获取知识,但真正了解的却屈指可数。

小溪也是这样:经常上网浏览新闻,微信上关注了一大堆公众号,每天阅读的文章怎么说也有十几篇,摄入的信息量很大,覆盖范围也很广,但就是没记住多少内容。

后来细想一下才发现,我是每天都在获取知识,但总是流于表面,文章看过就过了,并没有去思考。

所以学习并都不是加入几个群就可以。一个群里是否分享知识,学习都得靠自己。

虽然说一个人的自制力有限,有时也需要借助外力,有伙伴的陪伴和督促,会比孤军奋战幸福很多。但过分的关注群消息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从而影响到你的学习效率。

所以,在进入各种打卡群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

“我加入群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每天需要我学习多久?我能坚持下去吗?在这个时间里我全力以赴了吗?”

梳理一下,找到自己真正想要改变的一项,只留下最需要的那个群,然后就是行动。

拥有人生主动权,从认真对待学习开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