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你想学习幸福的方法吗?
你幸福吗?
幸福到底是什么?
你想学习幸福的方法吗?
这些答案都可以在《幸福的方法》这本书里找到。
作者简介:
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沙哈尔博士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曾被哈佛学生推选为“受欢迎的课程”,他本人也被评为“受欢迎的哈佛导师”。他的课程兼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众多企业家和高管们誉为“摸得着的幸福”。沙哈尔博士目前致力于个人及组织机构的优势开发、领导力提升等研究工作。
一、四种人生模式
1、享乐主义型:未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的幸福人生,这样的人可以被称为“享乐主义型”,他们的格言就是“及时行乐,逃避痛苦”,他们注重的是眼前的快乐,却忽视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任何负面后果。
2、忙碌奔波型:这种人认为此刻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的目标,痛苦的过程是获得未来幸福的必由之路。
3、虚无主义型:这种人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所有,对未来也没有任何期望。
4、感悟幸福型:生活幸福的人,不但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他们也可以拥有更加满意的未来。
回顾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我经常处于忙碌奔波性、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这几种状态。
忙碌奔波型: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取的好成绩,没有人告诉我们学习本身也可以是一件开心的事。我们为了应付考试为了考上好大学而不得不忙碌奔波在学习上,我们压力很大,以为一旦实现目标就能开心快乐,可是一个目标实现后还有下一个目标,上大学、找工作、升职…各种各样的目标让我们停不下来脚步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才是最后的成功。
享乐主义型:享受快乐、逃避痛苦好像就是天性一样,只在乎当下的快乐,从不去考虑长远,比如说我的周末,基本都用在了玩耍,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时间去读书或者学习,每次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比如说总是嚷嚷减肥,可是看到美食时依旧控制不了欲望,看着自己蹭蹭上涨的体重才会后悔当初。
虚无主义型:有时候也会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看不到希望。可能就是因为自己生活太安逸,没有挑战,没有热情,所以导致自己感受不到成功的希望。
二、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1、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下的利益;
快乐是一种情感,情感在我们所有的追求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情感引发动机,让我们对生活有渴望。如果要幸福,我们必须体验积极地情绪或情感,因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先决条件。
2、意义则来自于目标,属于未来的利益。
当想到有意义的生活时,我们经常谈到目标。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设定的。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她也被称为使命感。
反思自己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一是积极情绪不够,二是目标设定不合理。很多时候我是以悲观的念头先入为主,以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很少体会到其中积极快乐的情绪。在设定目标时,主要是为了模仿他人的成功,以为自己可以一步登天,设定了不合理的目标,感觉不到进步,常常会气馁。
三、幸福学习法
学习的两种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郊游模式”。
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1)有从痛苦中绝脱的强烈愿望;(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
郊游模式的特点:从一开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能得到快乐。
念书的时候,常常被一大堆自己不喜欢的作业、考试所困扰,以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好成绩。可是一旦从考试中解脱出来,就误以为是幸福。从小就被可在我们脑海里的这种先苦后甜的模式,是我们唯一熟悉的生活方式,然后,“忙碌奔波型”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有吸引力的选择了。
但“郊游模式”不一样,每次听到郊游的消息时我们就充满了兴奋与期待,直至郊游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每件事都让我们特别开心,它是一种可以同时得到当下与未来幸福的模式。哪些美好的学习时光,无论是阅读、研究、思考还是写作,都可以将其视为郊游前的准备。当我们找到答案时,就像是郊游时的感觉。
让学习本身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多鼓励孩子们去追求快乐并且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多创造一些“心流体验”。老师应该针对个人潜力,尽可能给予适当的课程和作业,难度与技能相匹配,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四、幸福工作法
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或使命感。
如果一个人只是把工作作为一种任务及赚钱手段,而不是期待在其中有任何自我实现,这种情况下,每天去上班是因为他必须去,而不是他想去。
把工作当做职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也会关注事业的发展,比如权利和声望等,他们关注的是下一个升职的机会。
把工作当做使命的人,工作本身就是目标。薪水和机会固然重要,但他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这份工作。他们的力量源于内在,同时也在工作中感到了充实和快乐。他们的目标正是自我和谐的目标,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实现自我,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恩典,而不是折磨。
你有思考过你对待工作的态度吗?按作者所说,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目前还处于任务阶段。我在工作中找不到乐趣,只是为了上班而上班,这么多年没有一天早上起来是期待去工作的。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却不舍得放弃其中的安稳。所以这可能就是我目前不快乐最重要的原因。
怎么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呢?回答下面的问题,然后找出相互交叉的部分。
问题一:什么对我有意义?什么给了我使命感?
问题二、我觉得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什么能带给我快乐?
问题三、我是优势是什么?擅长做的又是什么?
通过这个可以帮你我们在最宏观的层面(你生命力的使命是什么)以及最微观的层面(你希望每日的生活应该是怎样)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使命感。宏观层面的改变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比如离开目前公司或放弃现有的人生道路。微观层面的改变,比如每星期花两小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容易得多,这些改变都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五、幸福的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可以“将我们的快乐加倍,将我们的痛苦减半”
亲情、友情、爱情在我们生活中占据很大的位置,亲密关系让我们勇敢,让我们愉悦。要学会付出与珍惜,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人,而是要学习理解他人。学会感恩身边的人,不要一味的索取,用心去经营每一段亲密关系。
六、小结
与其让自己被过去或未来束缚,我们不如学会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
读完这本书后找到了自己为什么总是感觉到不幸福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使命感,第二点是过去学习时的观点影响到现在总把短暂的解脱当作幸福。
重新“走心的”制定目标,不为附和他人,不为附和社会,只为自己的幸福。有钱并不一定幸福,没钱也不一定不幸,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才是最重要的。
期待每一件事情,像郊游心态一样,以积极心态先入为主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既要享受当下又要有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