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确实是需要100%自己决定的事
今天听了《人生定投课堂》笑来老师的分享,讲到:在投资这件事情上,不要一味的去问别人的看法,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思考和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里笑来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个好用的口诀,就是每当看到他人的一个结论和观点的时候,一定要追问别人或者自己:
他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得出的结论?
这真的是全面的事实吗?而不是局部或者片面的事实?
他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我又如何理解这件事实的呢?
那正好我前一阵子也认真读了香帅老师的新书《熟经济》,同时对笑来老师以前的文章也比较熟悉,另外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也是从零开始慢慢的学习区块链的相关知识,最后自己也在持续定投。所以正好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自己看完香帅老师在书中关于区块链和比特币的这部分内容后,自己的思考。
在正式开始前得强调下:下文仅代表我的观点,而你看完后应该试着问下自己:
他是基于什么样的事实,得出怎样的观点?
他为什么这么认为,我自己又是如何理解的?
以便帮助自己形成自己的观点。
下文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在投资区块链资产,所以我们的身份是投资者,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掌握的2个额外的最少必要知识,我把它梳理出来:
-
每个人的观点背后,往往有不同的立场。
这个信息其实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说话的人从不会正面的,直白的说出自己的立场和目的。
而大家基于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群属性,要说的话都会完全不同。所以当我们作为观察者,看到他人的言论时,其实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他说这话的目的是啥?
甚至我们看到一个新闻事件后,可以去根据谁能够从中收益,去推导和还原一些被隐藏的关键信息。
举个日常中的例子:
你在职场中,当你在面对上级领导和同事的时候,你大概会说一些比较“正能量”的话,以表达自己在努力工作,并且认真负责,完成岗位职责的态度。
当你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你大概会着重强调自己产品的优点,以及能够解决用户的哪些痛点,但会想办法避开产品的一些缺陷和弱点,以便更好的将产品售出,赚到对应的提成。
当你在面对父母的时候,你大概会说一些发生的好事,但会少谈及正在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所谓的报喜不报忧,以便让家人放心。
当你在面对朋友的时候,你大概会根据情况显摆一下自己的工作或者吐槽一下自己的同事,而这又取决于你的出发点和目的。
。。。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会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于不同立场人们会说完全不同的话的现象。
那么我们在观察他人言论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种现象所带来的观点偏差。要知道基于相同的事实,人们是可以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感受的。
例如同样是暴跌:
未来惨淡,将一蹶不振 vs 利空出尽,大牛即将到来。
这种完全相反的措辞来表达对同一事物的观点,你能说哪个对,哪个错呢?
所以真正靠谱的思考更可能是:先不着急下相信或者拒绝对方观点的结论,而是进一步思考:
对方表达这个观点的立场是什么?
而从我的立场出发,和他又有哪些不同?
所以,我得出怎样的结论可能对自己更为有利一些?
-
人们更容易关注短期的事物变化,而容易忽视长期的趋势发展。
认认真真地将上面这句话读上几遍,并且内心深处要笃定这个事实:我们人类就是这样的物种,而且还是刻在基因里的一种特性。
当然,我不是要表达:这种思考特性是什么坏事,从而希望你去纠正这样的观念。不是的。
要知道我们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发展到今天,并成为地球的主宰,肯定因为我们身上种种的特性。而关注短期在过去的很长的岁月里保护我们的祖先得以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肯定不是什么坏事。
只是我们需要知道,当我们面对投资领域的时候,因为这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全然不同的金融世界。要知道我们人类世界首次出现股票交易市场,是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一段时间后允许民间的自由交易才出现的,也就是在1609年才发生的事情,至今也就只有410年的历史。而我国直到1990年12月才正式成立第一家上海证券交易所,距今只有短短30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自然选择积累下来的基因变化和性状表达,也就是让我们更多的关注当下和短期事件变化的特性,根本就不是为了适应这个全新的金融世界的。而在金融出现的短短的几百年里,人类也根本来不及去形成基因积累来让自身去适应这个全新的变化,要知道任何自然选择下的物种性状改变都至少需要上百万年的时间跨度。
那好在我们人类具有后天的理性逻辑思考和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可以依靠学习能力来让自己重新适应投资世界的规则。比如我们践行群的核心价值观:长期主义,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从而让我们的投资回报收益更为稳定,且年化回报率相对可观。
而每当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让自己身上长出了一种新能力的时候,其实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主动进化了一次。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由于每个人进化的速度有差异,进化的方向有差异,于是最终大家大脑中的想法有差异也就显得格外正常了。
这就是我想要交待的关于投资本身的两个最少必要原则,那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下香帅老师书中基于哪些事实,提出了哪些观点,以及我自己是如何思考这件事的。
全书一共有三处涉及到关于数字资产的讨论,它们分别是在上卷提到两处,下卷提到一处。
-
在上卷,香帅老师在两处提及了关于数字资产的内容,第一处在第二章的最后一节——Meme时代:游戏驿站、狗狗币和比特币。
主要在讲述2021年数字资产暴涨暴跌的现象,并且文中引用了很多美国金融巨头们言论,并表达他们对待数字货币截然相反的态度。
主要的事实依据:
马斯克在1月28日,发了狗狗杂志封面照片,随后2天内狗狗币暴涨500%以上;2月4日连续在推特上发表力挺狗狗币,狗狗币又上涨42%;在4月1日发表考虑用SpaceX火箭将狗狗币送上月球,当天狗狗币又涨15.7%;4月15日马斯克又发文,次日狗狗币涨幅148%。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表对比特币的质疑,比尔·盖茨发表对比特币的顾虑,查理·芒格因为波动太大的原因也建议投资者不要购买比特币。
马斯克和华尔街热捧人物木头姐,极力看好数字资产的发展未来。
而香帅老师在这一节里想表达的观点其实是:Meme现象——在互联网上很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的言论和观点,会放大一件事的发展幅度。放在投资领域,更是会造成出现短期内暴涨暴跌的现象。
关于这一点,其背后的核心还是因为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没有自己的观点,而更愿意听别人的意见来作为自己判断、决策的依据,从而出现的跟风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未来还会继续存在,所以我们需要注意这种社会现象。
而作为我来说,我知道这个现象后会思考如何让自己应对这件事,从而可以让自己做出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决策。
比如:我可以通过写作来提升自我思考的质量,从而尽量避免人云亦云出现在自己身上的次数。并且通过写作还可以积累自己的影响力,这样我就可以反过来影响一些认可我的人。
再比如:我要格外注意商业行为中各种广告传达的观念,避免其中的消费主义观念,避免为虚幻的附加值支付更高价格的观念。
再比如:我会避免花时间在公众号、主流媒体、或者抖快上的时间,因为这上面的新闻和观点普遍都并不客观全面,媒体也会放大社会焦虑以便他们获得更多的流量,从中谋利。
而关于币圈本身的态度,香帅老师在这里并没有提及。
-
第二处在上卷的第四章第三节——风往哪个方向吹:数字货币严监管。
这部分主要在讲述中美两国政府对数字货币严监管的趋势和行为。
主要的事实依据:
美国总统拜登对耶伦态度的支持,中国银行副行长和前行长表达对比特币要加强监管和“要提醒,要小心”的态度;
5月18日,中国多家金融协会联合发表提示防范虚拟货币交易操作风险声明,并同天将国内内蒙地区虚拟币“挖矿”项目全部清理关停;
中美两国都在积极探索,逐步推出自己的主权数字货币。
关于国家严监管,其实主要还是针对市场乱象。而所有的金融行业都需要得到监管,币圈之前确实一直处于无监管地带。民间出现了很多市场乱象,很多老百姓因为被高收益冲昏了头脑,而承担了自己无法承担的风险。
另外关于区块链资产的价值到底有多少,一直以来确实也有争议,因为其经济结构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实体部分,所有的价值都聚集在一串字符串上,和一套理念模型上。所以很难用一般的估值方法来评定其内在价值,于是也就出现了大量关于比特币泡沫和骗局的声音。
我的理解:面对新鲜事物,人类的那种恐惧心理很容易被调动出来,并且面对真正的新事物,普通人根本没有理解的能力和基础,因为这背后需要更为庞大的知识体系和信息量。就好像20年前淘宝的出现,绝大多数人也都是看不上,瞧不起的,甚至很容易因为看不懂就认为那是骗人的。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实体店都想着办法把店开到线上去,在线上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交易流程。短短20年,期间的变化可谓翻天地覆。
而区块链的出现,也是基于如今互联网中出现的痛点而产生的技术迭代。BTC等数字资产的应用,在未来的某些场景中就是会更有优势(比如:过境转账速度更快、费率低,存储财富安全便捷,资产安全性高、企业融资门槛更低等)。
再说国家层面确实需要将货币权牢牢的攥在自己手里,所以肯定也会抑制比特币的发展。
而我是这样理解我自己的投资组合:我个人看好区块链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我自己的部分资产确实也有投资的诉求。相比较而言,国内其他的投资标的都有一定的局限,要么投资门槛太高,要么投资渠道过于困难,要么资产回报率不够理想。而BOX组合的逻辑是选择了最快发展的行业(互联网)中最可能有快速成长空间的局部(区块链互联网),所以我认为在2个周期里跑赢大盘指数基金还是很有希望的。
另外我自己也不做短期交易来回变换赛道,更不会去加杠杆,投入的资金也都是自己短期暂时用不上的那部分。这种囤着不动也很符合我对投资的理解,不过多占用自己的时间。
而对于长期发展的趋势,我相信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我也相信未来的数据安全更为重要。而区块链基于互联网之上,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证了其上数据的安全,去中心化也解决如今数据归属的核心问题。所以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未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于是我对持有这样的资产就更有了信心。
至于国家层面的干预,无论是挖矿,还是交易所的清理出局,我的理解是:我自己只是持有一些这样的标的,并没有去参与宣传,更没有参与数字资产的任何一个“生产”和“销售”环节。
至于未来安全变现的问题,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流通一定会越来越便利,所以我更不担心这个问题。
3.在下卷的数字货币篇:向着未知的世界远行,提及数字资产。
这部分其实比较完整的讲述了数字货币最近的发展,对于国家、社会以及个体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这里更多的是数据呈现和香帅老师观点的整合:
狗狗币在2021年最高上涨了146倍,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社会边缘人群开始交易数字资产;
中美欧各国,在积极谨慎地推进各国主权数字货币的研发;
过去纸币时代到电子现金时代的变化,背后是技术手段的推动。同样的道理,未来如果BTC成功了,也一定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推动和发展;
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在挑战政府的货币主权,而这注定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
因新技术产生新共识,新共识缔造新价值,比特币无疑是当下最典型的新共识下的产物。
数字货币的未来,仍然充满未知和变数。
这一章节看下来,一方面会觉得区块链发展本身因为太快,太超前,从而冲击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灰色产业的问题,法律法规问题等。而很显然人们对此普遍都没有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国家已经开始下场针对币圈进行整治和清理行动,并在有序的推进主权数字货币的发行。
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由一小部分人带动绝大多数人前行的过程。而人类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一般都具有后置性。
而作为一个当代愿意不断进步、成长的个体,其实迟早会遇到这样的处境:自己竟然走到了一个别人都无法理解你的处境,甚至普遍会误解你的地步。
那对于新物种“比特币”来说,也是如此,社会上普遍的对它的理解,可能因为它本身相对于社会现状来说比较超前,从而导致绝大多数观点其实是很片面的。
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就更需要去自己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做出判断,进而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做出相应的行为,最后确保自己能够100%的对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
可能这样的思考路径会更为合适,以上就是我梳理了下整个书中的观点和自己的思考,篇幅问题我就只能简单写了。
最后补充下,自己在投资过程中的思考:
-
尽量去选择你长期观察后觉得靠谱的人,去跟随或者听从其意见。
因为不得不说,在早期我们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足的时候,还是需要一些高人指点或者扶持的。那这个时候,我会尽量挑选自己经过长期观察后,能够有稳定的表现,以及最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且水平足够高的人。
而当自己选择相信其观点后,我还是会不断的在行动中去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以便让自己能够慢慢的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让本事长在自己的身上,才是最安全的。
-
投资这件事,把注意力放在场外赚钱上更划算。
因为一开始就选择长期主义式的投资方式,于是就需要将投入的资产放着不动超过7年时间,而且期间我们最好还可以持续的追加投资。于是很明显的结论是:场外的持续赚钱能力更为重要,场外持续的赚越来越多的钱的能力最为重要。
而我们每个人的注意力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如果用在盯盘或者关注短期事件上,就无法把同样的时间用在提高场外赚钱能力,或者读书、健身、陪家人和帮朋友上,而后者对我们未来的投资表现其实更为重要。
如果我们希望7年后自己的处境,不仅持有的标的升值了,而且自身也变得配得上这些增值的资产的话,那么就需要我们当下做出选择,去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更为重要的事情上了,不是嘛。
投资是人生的一场修行,所以也是一场无限游戏。我们每进一寸,就会有一寸的欢喜,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投资得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