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本土文化厝边的风景-散心旅行·在路上

厦门华侨博物院

2017-10-10  本文已影响52人  光鸽1982
厦门华侨博物院

      在思明南路过了大生里便是博物馆片区,其实这里的博物馆全称叫“华侨博物院”。这里文风很浓,附近厦门大学、理工学院、华侨中学等都是较知名的学校,来来往往的学生原本就很多。华侨博物院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洁白的花岗岩墙体,宽敞的院落,绿叶丛丛,文静、端庄、古朴的座落在沿街路口,在寸土寸金的路段里,显示得那么奢华任性。

     厦门华侨博物院是目前中国唯一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主体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主持创办,并由侨胞和归侨捐款筹建。1959年5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博物馆主要分《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三个内容展部分。

筹建出资碑

  《华侨华人》以院藏侨史文物资料和侨史研究新成果为基础,借助新的展示手段,形象、系统地向人们回顾了华侨华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足迹;再现了他们在居住国的生存状态和杰出表现;介绍了他们从侨民到公民认同转变的过程;讴歌了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创下的不可磨灭的功绩;展示了华侨对祖国的拳拳赤子心和殷殷报国情。该陈列所涉及的侨乡、侨居国均不受地域限制,展示面广,时间跨度大。

  《陈嘉庚珍藏文物展》展示了从陈嘉庚先生于耄耋之年亲往北京等地征集的文物中选取的部分青铜器、陶瓷器、字画等,让观众通过品赏神秘的青铜器、精美的陶瓷器、风格迥异的字画等饱含先民智慧和心血结晶的艺术珍品,从而了解博大精深、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感受创办这座文化殿堂的陈嘉庚先生的博大的胸襟和伟大的教育思想。

   《自然馆》设置了模拟的自然生态环境,150多件鸟类、兽类等自然标本散落在适宜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形象生动、呼之欲出。展览在向观众展示动物的多样性、宣传科学知识的同时,呼吁人们提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当年出洋帆船模型

    其实,吸引我的还是《华侨华人》展馆,也是厦门华侨博物院的核心的内容。《华侨华人》内容有一楼和二楼的两个展厅,内容丰富,运用展示技术新颖,曾荣获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文物报社颁发的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最佳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奖。

    《华侨华人》展馆细分五部分内容展出:

       第一部分 走向世界   首先展示世界地图。图上圈圈点点的地名,表示华侨从流寓到定居的地点,他们的落地开拓之处。大厅中一艘艘仿制古代帆船模型,也揭示了华侨先祖漂洋过海谋生的辛苦历程,见证了契约华工的悲惨命运。两侧展橱的图片、资料,展示华侨走向世界的历程。

老照片

       第二部分 创业海外   展出的仿制"亚答"屋和铁皮屋,揭示着华侨先辈投身蛮荒,开发土地,采矿筑路的艰难历程。在展厅中,还有仿制旧民俗街,它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缩影。在街道上有腊像的人力车夫及人力车实物,主要表示早期华人、华侨创业海外的艰辛历程。还有华侨赠送的旧日常生活用品。及许多烈士照片和纪念牌,向人们展示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华人抗战事迹。

华人商铺模型

      第三部分 融合当地   华侨是世界交流的使者。一方面,华侨保持自我,办华文学校、开华文报社、保留祖国语言文字、传统礼俗和伦理道德,使中华文化在异国他乡得以延续和发展;另一方面,华侨学习和吸收当地文化、西方文化的养分,它们之间相互影响、渗透和补益。华侨逐渐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共同创建美好的生活。

场景布置

     第四部分 落地生根   二战后,华侨面临政治认同的选择。绝大多数的华侨则加入当地国籍,效忠各自的国家。他们不再以三把刀(剪刀、剃头刀及菜刀)卖苦力、当小贩等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而是提高文化水平、经营中小型或大型企业,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并取得成果。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华人华侨,作为所在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稳定脚跟,富于进取的精神。

华人融入当地的生活场景浮雕

     第五部分 源远流长   华侨虽然已选择了不同的国籍,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他们对祖国十分关切。他们的祖、父辈曾经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无私的奉献,为故乡造福,为乡梓兴学校,建医院,办各种公益事业。表现他们爱国爱乡的热情。橱窗中有许多是华侨送的东南亚各国文物和工艺品,如泰国佛像、柬埔寨浮雕、印尼古乐器等,富于异国情调。

   虽然去过好几次,但是那天我自己一个人又去了。单《华侨华人》展馆慢慢看了一个多小时。发现看博物馆就像看一本书一样,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去看都会与你的经历认知交汇。我觉得我们要保持认知的迭代,需要这样的交汇,来精进我们的生活状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