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圣经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圣经。最近每天早上会看一部分。
最早接触这本书是高考后逛旧书摊的时候。街上旧书摊,地上铺一层东西,然后各种旧书就地一摆。很厚的一本书,皮都没有了,里面有的部分还折了,好像还有部分发霉了。自己也不知道真是怎样一本书,就觉得这么厚一本书才几块钱,就买回去了。
因为在等通知书,或者说高考完了不打算上学了,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就没事给自己找事,把里面一卷书的家谱在纸上画下来。只记得说谁生谁,没有意思读起来。其它的部分比方说福音书里边觉得很奇怪,也没认真看。
再一次接触是大学毕业后了。一个人在北京,住在地下室里,迷茫得一塌糊涂。一天晚上,百无聊赖走进一个地下活动室,书架上摆着这本书,但是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就是我以前看的那本。我让旁边的帮我读一段,当时翻到传道书吧,说“虚空的虚空,一切都是虚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心里觉得真是这样。
再后来有人邀请去参加这方面的聚会,听别人讲圣经。慢慢地越来越熟悉,装口袋里,在地铁上看,没事拿出来看看。就这样读完一本书,到后来下载到手机上看,看英语版的。
到现在,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热切地读,还是每天读一点。为什么么喜欢这本书呢?这本书陪伴我十几年,高兴时候读,低谷时候读,顺利时候读,不顺时候读,听别人讲,自己看,系统看专题看等等,现在觉得缺少精读研读。
一开始看,是为了解决疑问,就是觉得人生很没意思,有没有终极存在,有的话是怎样的一位,是不是真的,跟我什么关系。另外,还有就是当时可能有,自己以为比较严重的强迫症,这个可能也是一部分原因吧。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噢,原来我本身就是不完美,不用遮掩,而是可以坦然承认自己原来就是这样,而不是圣人。原来世界本身就是这样,而盼望不在此地。还有好多,和以前的价值观不一样的地方,以前我什么都不相信,觉得什么都需要被质疑。还有很多新鲜的观点,施比受更有福,给别人自己会更有等等类似的。
我想这本书还会读下去,觉得读不完。以前看过的东西,有时候再看时,又以一种陌生的样子呈现出来,或者说每次学到的可能不一样。或者以一种方式临到你此刻经历的情境中。所以我有一种感觉,有时候不是你找到书,而是是找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