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在路上

原麦山丘之海坨山

2017-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海海up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 不太像攻略的攻略,以及一篇不太像游记的游记。


身体概况:女,20岁,并非登山专业户,也并非户外运动的擅长者,想尝试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身体素质良好,运动细胞欠缺,肺活量小;对于对抗性和技巧性运动都不感冒,各种运动的巅峰都是入门级;不过耐力高于平均水平,长跑是最喜欢的运动,现在身体素质勉强达标,也有向好的方向改变。

下了海坨山之后,我整理了一番,发现爬过的山大大小小竟有十余座。对登山似乎有种天然的执念,既享受“体验”,也享受“征服”,太喜欢那种一步一步越来越接近目标的感觉,你知道即便每一步越来越沉重,也都能落到实处,你知道它不会辜负,你知道汗水不会白流。

不过爬过的山头大多是风景名胜区,爬起来除了耗费体力外没什么难度,景色或壮美或秀丽,林林总总总有共通之处。全国好些名气大的山峰因为开发过度、人头攒动,或许还不及那些非著名山峰幽静和清奇。(除非你是人文历史的爱好者,捏一把泥土追根溯源,让一段段悲欢与共的英雄事迹在脑海风起云涌)

海坨山是户外运动的启蒙。

遗憾的是,我从没把这些登山的体验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它们在回忆里越来越淡,只剩下几张照片,也不常常去翻看。最终再多体验都变得大同小异。这种“健忘”的功能似乎成了我的某种特质和影射,使我常常迷失在生活里,脑中蓝图有万里疆界,却什么也抓不住。

过去几年里,当我机械化地完成一项项“打卡”,以为在奔波中完成种种体验就不会迷失方向,但反而越来越觉得自己渺小,像一粟于沧海,我无力改变。“丧”成了生活主旋律,和自己相处变得越来越难。生活冥冥之中有一个临界点,我似乎快要到那个临界点了

我想改变这种现状。我想告诉自己:你可以过任何一种生活。

我给出的答案是,注重对“此刻”的体验,投资现在,也投资未来。尤其后半夜瑟瑟发抖地躺在睡袋里滚来滚去,听着外面的风声、驴友的笑声和许巍的歌——不知疲惫的中年人凌晨还在肆意说笑,对酒当歌,我更加坚定地这样想。


1 一点点关于海坨

为2022年冬奥,国家体育总局的专家在北京周边、包括张家口多次实地考察,最终看中了小海坨山。除了山地条件适宜修建高山雪场外,小海坨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空气质量也是承办冬奥会的优势。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海坨山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北部与河北赤城县交界处,距延庆约18公里,距北京130公里,属军都山系。主峰海拔2241米,为北京第二高峰,延庆县第一高峰。2009年,海坨山入选中科院地理所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成为全国登山爱好者向往之地。

海坨山很快就会封山建雪道了,如果今天不去,可能就要等冬奥之后啦。

每年这个季节登山的驴友都有很多,出发可以首选组团,会省掉很多麻烦。很多大小旅游团和民间团体都有丰富的组织经验,提供大巴、登山设备、火锅食材等。

这次出发,我随着“印记”(公众号:伴随成长的印记),一个来自北京的22所高校大学生聚集地登上海坨,一起搭帐篷、涮锅、烤串、拍拍拍,和“四女侠客”完成了登山之旅,乐趣重重。

当然,也累得半死。

海坨山属于入门级户外,山顶一抹抹露营帐篷跳动的色彩映着晚霞、日落、银河、云海、日出,绝佳构图,天然大片,取景完全不费力气,摄影爱好者一定会喜欢。同时讶异于生活美学,从此爱上户外。

拍摄于海坨山顶露营地

不过因为经验不足,这次背包客的体验总体来说还挺一言难尽的。所以做好攻略,预见登山的各种突发状况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攻略清单,多字多图,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2 出发前

必备登山用品

如果选择露营,首先为自己鼓掌…背在身上的装备重量至少是轻装上阵的十倍,而且没一样是可以缺少,摊手。如果不打算长期登山可以租,大概100元/位

1 登山包。要选择容量足够大的登山包,才装得下帐篷、睡袋、防潮垫以及个人物品。收起来的帐篷和防潮垫是桶状的,睡袋是球状的,包里装不下这么多东西,要把防潮垫挂在包外。我们的容量是65+10L,感受一下

老奶奶的凝视

这里注意调节登山包的带子,通常胸部、腰部都有带子系在前面,尤其腰部的带子,调节好能让肩部轻松超多。

2 登山杖。第三只脚,重要性不言而喻,既能在危险的地段提供平衡,也能省不少力。尤其下雨后的山路泥泞万分,阻力大,危险系数也高,直接化身老奶奶,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3 帐篷。到达营地后首先要选择一块地形平坦的地方搭起帐篷来。最简单的形式是单层帐,基本上,这种帐只是一块用帐杆撑起来的带有几个通风口的雨布,在较温暖的天气中,可以将通风口的拉链打开,以加强通风。还有自支撑帐篷,它不需要额外的桩或者栓支撑就可以自行支立。你可以轻易的把这样的帐篷抬起并移位,就像是拎一个大充气气球一样。关于帐篷选择请转移知乎

普通帐篷的搭法:

把帐篷的内帐平铺在地上,把折叠的帐杆取出来,一节节(一般有7节)拉直,接成一根长杆。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法穿进帐篷上面的帐杆套里。常见帐篷是十字穿法。两根杆都穿好后。把每根杆的一头插进帐篷角上的小孔里,然后两个人同时拿住活动的两个头,把杆往里顶,让帐篷拱起来,一直到能把这边的头也插进小孔里,插进去后,帐篷的形状就成了,把帐杆的交叉处用绳子栓一下,选好门的方向,就可以把帐篷固定在地上了。用地钉,钩住四角的环插进土里,要让帐底伸展开,整个帐篷紧绷绷的。再挂外帐,把外帐打开,蒙在内帐上,帐篷就搭好了。

4 防潮垫。没有它简直灾难。一起的小伙伴机智的借用了印记小编的野餐垫,垫在防潮垫上方。这天晚上山上下雨了,第二天一早我们掀开野餐垫,发现下面的防潮垫摸起来很潮湿,哼,我对它的防潮性能表示怀疑~

建议购买

1 头灯(或其它便携照明设备)。晚上帐篷里很黑,最好带上一支。可惜我的被我落在山上了,哭泣。

这里推荐一款可以调节四挡亮度的便携式LED灯,可以充电的灯管设计,有磁铁能全身吸附在金属上。生活中也蛮常用的,换了宿舍之后因为生存空间严重不足就买了一支吸附在床的铁架上,简直神器。

图片来自淘宝买家秀

传送门

【我剁手都要买的宝贝(LED户外应急灯野营帐篷灯地摊灯 家用充电停电应急宿舍照明灯磁铁),快来和我一起瓜分红包】复制这条信息¥u3zl0WPZL2C¥后打开手机淘宝

(我不是做广告的啊喂)

2 雨衣(一次性的5元/个,小卖部有售)这个一定要备,山地经常有雨

个人服装

1 行进温度20-30度,有树荫不晒,建议速干衣裤(长裤)、冲锋衣或运动外套。

2 夏天营地温度最低10度以下,风大温度低,建议带厚衣服,包括:羽绒服,保暖内衣裤、抓绒,稍厚的卫衣,看星星的话最好带毛线帽。简直血的教训,我在山上活脱脱吹成了傻子,带了厚卫衣和薄羽绒夹克,还是后悔没有把最厚的羽绒服和毛线帽带出来。毕竟带上去的水都成了冰镇水,粥都成了冰粥,感受一下。睡袋也没法拯救我。

3 建议高帮登山鞋,如没有也必须抓地力强的登山徒步鞋运动鞋,禁止板鞋、凉鞋。

4 备用衣服:贴身内衣、内裤、T恤,出汗后换,这个还是有必要的,登山后汗都黏在身上,睡觉的时候不换衣服潮乎乎的很难受,而且冷。

5 充气枕头(可叠衣服替代)睡在帐篷里很硌。

生活用品

1 洗漱用品。不过如果只是露营一夜的话还是省了。山地无水源,厕所也要去小树林,要有心理准备。

2 压缩洗脸巾、压缩毛巾。我推荐的又一大神器!化妆的女生晚上不卸妆还是对皮肤有压力,可以带一片压缩洗脸巾,泡水会膨胀,里面富含卸妆液,像海绵一样擦脸很舒服也很干净;压缩毛巾也是,能在山上简单洗个脸还挺幸福。

我觉得还蛮方便的哈哈

3 护膝。这个我没带,but下山时候背着重重的登山包,力量都集中在膝盖上,膝盖受的磨损可想而知。别觉得保护膝盖不重要,有一次,在没热身的情况下跑了10km,第二天膝盖直接跪了,上下楼梯疼的要死,半个月才恢复。

4 碗筷(吃涮锅用,环保原则,建议带非一次性的),碗易碎不好携带,可以用纸杯代替。

5 手台、对讲机。进了山区一点信号都没有,直接失联24小时。团队前进至少每组要有一个对讲机,保证没人掉队。

6 打火机。主要是涮锅的时候生火用。

7 小刀。万一用得上呢。

8 保温杯。上山前机智地装了500ml的热水,这里表扬我的THERMOS保温杯,保存了24小时的水还是热的。在山上吃什么都是冰的,能喝到一口热水真的好幸福。

保温性能杠杠好

9 充电宝。这个必备啊,山上温度低手机动不动就没电了……

10 相机、手机。照相用,一定要把美好的回忆都留下来啊。

11 垃圾袋。所有的垃圾第二天下山时,要从山顶拎到山下,山上不能留下任何垃圾。(一晚上产生的生活垃圾远比想象中多)

12 现金。海坨山有摆渡车可以送到半山腰,10元一位。还要交进山费10元,把垃圾都带下来的话能返回来5元,山腰上有驴子可以把行李运到山上,100-200一位。

个人食品

前一天晚上我买了很多吃的,以为会吃不完。结果登山和坐火车还是不一样,山上冷得要死,这时候平时养的肚子上的膘全是白眼狼,一点作用都没有,唯一获取热量的方式就是大口大口吃零食,嚼巧克力……所以我竟然把带上去的东西一点不剩的吃完了。

1 当晚营地餐,除统一的火锅外(火锅吃不饱),其他主食需自备,参考如下:桶装泡面(带锅的话可以烧水,没问题的)、面包、辣条、火腿肠、榨菜类(海带丝、萝卜丝等),以及零食。

2 两顿午餐路餐或车上解决,参考如下:巧克力、士力架、牛肉干、葡萄干、面包、火腿肠、爽口蔬菜、水果、零食。

3 。开始登山时,每个人需保证最低水量:男4-6L、女3-5L(这是官方给出的,事实上背着水上山真的很沉,而且上了山冻成了冰水真的没有想喝的欲望,可以少带一些,重要的是备足高热量食物),水不仅自己喝,还要部分用来吃火锅,泡面、洗漱使用。建议加一瓶运动饮料,或者自备红牛上山前喝。

4 旅行团准备的晚餐食材(锅,炉子、煤气罐等)需要所有人分担背上去。

带上火锅食材,上山腐败

物品部分结束,欢迎补充~


3 登山

登山前须知

海坨山露营路线有几条,最近最简单的路线是海坨村上下。海坨村海拔1300米,进山口海拔1500米左右,到鞍部上升也就500多米。(不过负重很累,约两小时)其他路线西大庄科、啤酒溪、玉渡山后河等地都可以上山,但不适合新手重装,距离长上升多。

海坨村上下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一条上山,一条下山。一条稍陡,攀爬要消耗不少体力,但如果下雨会特别滑,建议从此上山;另一条较缓,但完全是土路,下雨的时候一片泥泞,鞋越走越重,直接增高5cm= =

海坨山现在从海坨村上山是大门口有村民收取卫生费,需要登记,领队一个人去登记就行,一个人10块钱,下山带垃圾下来每人返还5块钱。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户外运动无论去哪里,都要养成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的习惯。从海坨村大门口到进山口有大概3公里的水泥路,缓上升,如果不想走可以坐村民的小面上去,一个人10块钱,无论是包车还是自驾,车只能开到大门外的停车场,从这3公里只有当地村民的车可进。

登山途中

走了一小段路就感受到了肩上的重量,不出半小时脸就长得通红,汗流浃背。

哇,早知道现在这么狼狈,上山前就多自拍几张了。

不要脸的放几张自拍

团队前进,互相加油打气。组长穿着原谅绿,行进在队伍里辨识度超高,体能经过长期训练也很不错,全程断后,很照顾我们。小组里的四个妹子组成了“四女侠客”。每行进一段时间累得穿不上气,就找到平坦的地方稍作休息,开始拍拍拍。

有一段路特别陡,我们拄着登山杖艰难地前进。

组长的原谅绿闪闪发光

这一刻,我们都记住了攀登的感觉。

队伍里一个华电的妹子曾经完成了骑行几十公里的壮举。一个看着瘦瘦小小但很精干的妹子,总想在生活里挑战自己,她登山经验很丰富,装备什么都很齐全,也给了我很多建议,比如喝水时不要大口喝,要一小口一小口抿着喝。学期中她在车队训练,裤子都磨坏了几条,骑着山地车磕磕碰碰摔摔打打满腿都是伤。暑假里,在通过了拉练和体能测试后,她随着车队沿着边境线骑行一周,收获一路美景~此刻我简直成了小迷妹,她拿着登山杖前行的背影成了我的精神支柱。

就不放她的正面照啦

登山中觉得超可爱的是从山上下来的驴友们,每个人都知无不答,带着笑容。最搞笑的是行进途中问下来的大爷还有多远,他说,半个小时!前进了半个小时后又问了一个小姐姐还有多远,小姐姐说,大概半个小时,加油哦快到了~不禁失笑。

还看到了行进的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嗯,小小年纪真厉害,她都可以,我们怎么做不到。

温度越来越低,已经感受到了阔叶林到针叶林的变化。到了松树林,真的只剩二十分钟的路程了。一个下山的阿姨碰到重装前进的我们,给我们加油打气。“超越自己,没有什么是不可超越的!挑战自己,没有什么是不能挑战的!改变自己,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她嘹亮的声音响在山谷中,撒下满满的鸡汤= =

轻装上阵的人

到了山上,又一个嘹亮的女声飘过来——“希望大家下山之后可以把垃圾带走,我爱海坨,也希望你们爱它!”嗯,感受到了户外爱好者一颗炽热的心。

我的海坨回忆,有很多都是由这些可爱的人组成的。


4 扎营露宿

到了山顶,停下脚步,感受到凛冽的风。从山脚穿上来的无袖背心已经湿透了,被风一吹传来刺骨的寒意。

俯瞰群山雾气缭绕

我们找到风中飘舞的黄色大旗,卸下满身行囊。小编们还有组里的男生全程carry我们,协助我和晶晶搭好帐篷,不得不说,男生搭帐篷时认真的样子还真暖。此刻已经没有知觉了。我一溜烟钻进帐篷,把厚卫衣和薄羽绒夹克套在身上,还是很冷,一边感慨晶晶真是机智,一边感慨没穿秋裤真的后悔死了……

营地有种冷冽的美感

小海陀和大海陀交界的腹地是户外爱好者们理想的露营佳地,放眼望去,千余顶色彩斑斓的帐篷和夕阳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一个个驻扎的大本营,有任何一部相机都拍摄不出的美。

兴奋的和夕阳合影

“我们去拍夕阳吧”,晶晶兴奋地说。一行人纷纷跑到山崖边,眺望远方的群山,像一幅水墨画,亦重亦轻。夕阳斜射,群山环绕,帐篷一抹抹跳动的色彩点缀其中,我竟然还看到不少人带着自家的狗狗完成了登山壮举,一个漂亮妹子和自家的萨摩耶合照,夕阳下她的脸庞格外动人。猫?怎么会带主子来这么艰难的环境呢。

我们拍的不亦乐乎,拍景也拍人,给自己拍,也给别人拍。海波耐心地给我们几个女生拍照,好脾气本色尽显。我总是有各种各样无厘头的要求,都被海波一一满足,超开心。即便我们在登山后腿已经废掉,像灌了铅一样沉,但还是执意要摆拍,在夕阳下定格了四个一跃而起的年轻身影。

❤耐心的摄影师海波

回到帐篷里,拉起拉链,大风被挡在外面,仿佛身处避风港。在狭小的空间里啃着巧克力,吃着辣条,嚼着牛板筋,塞着锅巴,和晶晶两个人挤在一起看一部电影,任凭外面风声雨声,都和我们无关。嗯,会有种家的感觉吧。

天黑请闭眼,哦不,开始腐败。月下我们埋好了坑,生起了炉子,把从山下带来的食材一一倒进锅中,在寒风中一双双眼睛渴望地盯着锅里冒气的团团白气,每当一波食物出锅,总是瞬间被瓜分。守在锅前的一男一女成了红人,大家都眼巴巴地把手里的纸杯递上来,等着他们盛来的几颗菜或一勺汤,明明吃着甚是寡淡,却觉得那仿佛是人间美味。番茄味的汤底,和晶晶递来纸杯里盛的丸子,成了我今后心中的美食榜单NO.1

守在炉子边,起哄让小编唱歌。他一首接一首唱,后来大家一起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请与我同行。远方也传来一阵阵歌声,有用蓝牙音箱放的老年disco,有许巍和花粥,也有像我们一行人的合唱。天上的星星在云彩后面,不时钻出来眨眨眼。想起裘溯男神的段子,天上星星为什么会眨眼?——是大气的扰动。又想起一个月前夏令营听的讲座,如何让星星不再眨眼?——用自适应光学,消除波前误差。OMG,我都在想点什么。忽然发现在野餐垫上跪的腿都麻了,身体不自觉在风里瑟瑟发抖。小情侣们早就不追求这点乐趣,早早钻进帐篷里享受温暖了,还守在火锅旁边的单身狗们,enjoy your night~

夜晚一顶顶帐篷亮起灯火

后来累了冷了,我们钻进睡袋,像蚕蛹一般。睡袋和黑暗啊,将我包围吧。

我闭上了眼睛,却无法入睡,冰冰凉的温度通过手和脚传达到全身。我把脸埋在睡袋里,却闷热的喘不上气,探出头来,又不想直面空气里的凉意。我翻来覆去,隐约听见了旁边的帐篷里穿来若有若无的鼾声,他们太累了。现在几点了我不知道,只知道每天的失眠又如期而至。

过了不知道多久,外面的歌声把我漂游的思绪拽回来。是一群中年人唱着周华健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一遍一遍,掷地有声。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完美,我也不会被这样的歌词感动,但那种合在一起的声波似乎有种力量,震的黑暗中的我涌现难言的触动。他们年岁大概和爸妈差不多,趁周末和朋友小聚,和驴友上山下海,即便青春不再,血液里却依然有年轻的力量,用力去感受生活。或许,我和这些中年人的灵魂理应互换位置。说好的“对酒当歌为欢几何”呢,说好的“少年不知愁滋味”呢。

多久没有去用力生活了

再后来,歌声也淡去了。一切又重新归于黑暗。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渐渐睡去。海坨山的营地一顶顶黑暗的帐篷,山下的延庆闪烁着万家灯火。风声越来越大,肆虐的攻打着帐篷的帆布,像是野兽出没,在黑暗中越来越明晰。

忽然想把周遭的一切都记录下来,我想告诉自己,去感受吧,你可以过任何一种生活


5 下山

不巧的是,早上的海坨山下起了雨,半晌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日出和云海呢,别想了,下山吧。不是所有的期待都会被满足,有人来了三次也没见到云海呢。

听说有云海时是这样的↑

装包又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钻出了帐篷,即便穿上雨衣,也因为雨水的干扰行动不便。沾满了雨水的帐篷变得比来时还沉,登山包仿佛千斤重。

没带帽子,一次性雨衣的帽子几度被风吹掉,刘海湿漉漉的贴在额头上,一绺一绺。下山的过程中一直低着头看脚下,雨水大的时候眼睛几度睁不开,脚上抓地力强的鞋“抓泥力”也很强,一边走着,一边感觉鞋越来越沉,淤泥成了鞋子自带的花纹,不得不停下脚步在旁边的石头上清理。

雾海穿行

一路上我们在雾海中徐徐前进,身边不时路过马匹,留下一坨坨黄色的屎,裤腰在登山包的重量下不停下滑,几度掉到跨上。还真是一言难尽。我们还是没忘了一路尬拍,互相安慰这是在仙境里穿梭,我们几个小仙女是在下凡的路上呢= =

到半山腰时望向山下,忽然眼见云开雾散,远方的山林的大片绿色抵达眼底,心情仿佛也随之变得开阔。

一路胡思乱想竟然也到了目的地,回到大巴车上,才发现自己早就变成了一幅流浪汉的惨样,头发湿透,全身沾满泥土。

一会坐地铁,不会被嫌弃吧……


结语

在山顶、在睡袋里、在整理照片的时候,一直想记录点什么。码完这些字,发现既不像攻略,也不像游记。不过心里确实轻松了不少。

浑浑噩噩的最近。多少个凌晨,拼命搜刮内心所有的词语,码出一行行字然后一个又一个删掉,所有词藻都失去了意义。读过的书,看过的句子,各种各样人间百态的模板,都不是你要的那一种。

表达不出来,绝望得快掉出泪来。

黑暗中,阀门悄无声息的打开了,那么我得制造一片救生艇,准备迎接这洪水猛兽。

不然你还是闭上眼睛吧,那里最安全。

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