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5B“假期见闻″习作指导
习作"寒假见闻”作文指导
一、训练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发现美,事件叙述的六要素要明确,尤其是起因经过结果要前后呼应,一波三折。
2.学习运用描写手法,把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3.在作文中能抒发情感,主题突出表现节日的欢庆气氛。
二、指导过程:
(一)导入 “假期见闻”这样的话题未免有些老套,但每一个日子都是新的,每一个假期都是不同的,生活在不断演绎着精彩,所以假期的见闻也应该是常写常新、丰富多彩的。然而,很多孩子抓破脑袋仍苦于无素材可写,笔下是老生常谈、涛声依旧。
(二)素材引路
1.听《元霄节作花灯》赵佳怡习作引路。
思考:a,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在一起做花灯?
b,为什么做?先怎么做?再下来的程序是什么?结果怎么样?
c,运用了哪些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形描写?
d,表现了对节日的热爱之情吗?
e,.首尾照应,主题突出,有哪些特别的优点呢?
f,.你还可以提出哪些修改意见呢?
2.听完之后把六个问题交给小组内讨论,形成意见,在全班交流,由赵佳怡指定最终的优秀评委,并结合评委意见,自己认真修改好上传简书,投稿到崤函文苑专题。
(三)素材交流
a,我学会了四字揉面法——张雪怡
b,制作冰糖葫芦——吴子宇
C,就餐礼让我先知——聂选
d,争夺电脑大作战——赵佳怡
e,我爱做美甲——王云鹤
f,开心逛地坑院——聂思雨
g,找面条菜——胡明阳
h,卖红薯——聂鹏丽
I,做泥塑——周旭如
J,让镜卡小熊回家——韩莹鑫
K,疯玩滑冰场——陈传书。
L,坚持的光头强——赵光明。
M,得而复失的胭脂——李代康
N,广场上的演出——雷银健。
O,卖对联——秦伟丽
P,手机是个扫把星——柴鹏杰
Q,雨伞PK皮书包 ——马志强
R,.陪爷奶铲煤——陆子涵
S,戏台下捉迷藏——段易博
T.,修移卫星锅——李金河
(四)写法指导
如何将这类文章写得新颖生动、真切感人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搜集素材,写出发现。
生活中藏着无穷无尽的素材,孩子之所以苦于缺乏素材,实则是因为没有用心观察,未能从平常的日子里获得不平常的发现。
首先,要做个生活有心人。《我的寒假见闻》这个题目中,我们不能忽略一个词——“我的”,这就要求每个人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只要睁大一双眼睛去观察,唤醒耳朵去聆听,就一定会有不少的发现。
揉面做什么?四字揉面法有哪些技术要领?怎样制作糖葫芦与做美甲,做泥塑与找面条菜,卖红薯与卖对联,都牵涉程序步骤,因此序码词语一定要标清楚,对于制作的必要性具体交代,即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街头多了喜庆的中国红,耳畔多了让人又惊又喜的爆竹声,新年就这样欢天喜地地走来。那街头泼墨挥毫写春联的情景是否带来浓浓的年的气息?那大包小包购置的年货、那各式的代步工具是否让你感到了生活的变迁?那邻里的欢笑、那各家厨房飘散出的香味是否有着和谐与幸福的味道,全家出动买年货。(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小镇车多得经常堵车,交通警察在雨雪天疏通车辆,保障了春节人们的安全顺利出行;春节放焰火。(美丽的焰火是夜空中的精灵舞蹈家。)看春晚,拜年,得到压岁钱……
善于观察,抓住细节,平凡小事中也会有所发现,心灵也会有所触动。
其次,书本是金矿,里面藏着无穷的财富。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会带来不少惊喜。假期读书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诗词曲赋、文学经典给心灵以陶冶。对春联、猜灯谜、读书会等让节日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了解习俗,办一办关于传统节日的手抄报,更是一项有意义的事情。还可以动手又做一做有趣的实验,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假期因书香弥漫而更加充实。
再次,多渠道捕获信息。假期里,孩子接触电视、电脑的机会更多。正确地利用它们也会有所发现。切忌沉迷网络游戏。所谓正确地利用,也就是有选择、有节制地使用、收看。孩子可以选择与自己的年龄段相符的节目收看,同时希望家长给孩子提一些建议。收看新闻,可以了解社会焦点、热点。收看科学节目,可以开阔思维。收看动物世界、文化讲坛等可以增长见识。尤其是新闻,因其报道及时准确,孩子可以从中了解社会的变化,若家长与孩子对某些问题进行适时的探讨,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独到的见解。
二、生动传神,写出文采。
既是写“见闻”,当然应以记叙、描写为主。叙述中可交待清楚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写成了流水账。
为了避免文章平铺直叙,读来乏味,可灵活运动插叙、倒叙,同时注意文章的详略处理。这样行文有波澜,也就更吸引人。
写人叙事的文章自然少不了描写,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的描写可以生动传神地刻画形象,例如:写小孩子磕头讨红包的动作,写爷爷听着祝福发红包的笑容等,细致的刻画可以让人物跃然纸上。还可对自然环境进行适当的描写,以此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有了生动的叙述、细腻的描写,文章就有了文采。不过,也少不了议论抒情的句子,那可是点睛之笔。
三、立意新颖,写出深度。
古人云“意者,一身之主也。”“意,犹帅也。”“千古文章意为本。”意,就是文章的灵魂。因此,文章的立意要正确、新颖、深刻。
文章的立意要正确、鲜明,在文中体现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例如:现在不少家庭去饭店吃年夜饭,压岁钱也变了味,麻将成了节日的主要项目……面对传统节日——春节受到的冲击,面对这年味越来越淡,小作者发自内心地呼唤《回归吧,春节》。这就不难发现小作者的思考与认识。
文章的立意要新颖,彰显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一千个作者也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有人从放炮中得到了很多乐趣,有人却因爆竹通宵地响、空气污染,而对鞭炮声声感觉很烦。有人在热热闹闹的除夕夜感受到它的多彩与甜蜜,有人却在热闹中怀念那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年、那雪、那春节。用心思考,发散思维,往往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文章的立意要深刻,要挖掘出本质的东西。我们提倡孩子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因为,这样的写法比较容易驾驭,不至于写得空洞。但切记在叙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点题。例如:除夕夜吃幸运饺子,在让来让去中,“幸运”“意外”地降临到了奶奶身上,看到奶奶绽放如菊的笑颜,小作者心里会有何感想?这就折射出一种尊老的思想,一种浓浓的亲情。这样以小见大的写法不胜枚举。只要深入思考一步,立意深刻就不难做到。
总之,去发现、去聆听、去感受、去思考,以我手写我心,你的文章就一定会有打动读者的地方,你的假期也一定会因思考而多一份收获。
三、优秀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