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让别人成为“自己人”
内容梗概:这篇文章是《先发影响力》书评。以吐槽中文版书名开始,说明翻译一般,暗示应该看英文原版;再通过展示本书结构,介绍其主要功能:获得瞬间影响力,让陌生人变成自己人;接着解释一点:别人用这种手法行骗怎么办?最后附有名词解释。
上个月就把《先发影响力》推荐给几位朋友了,因为看这本书的目录就明白,这书是要超越《影响力》的——后者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学到“骗术”进而防骗,而这本新书,《先发影响力》,是教你怎么说服别人的。
一点吐槽
额……话说这个书名和中文版的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九分,那一分就是这书名扣的。
后来看了前言,书名减三分。
为什么扣分那么严重?因为,这个《先发影响力》的名字会被作者反对,看前言就知道了:
传统观点认为,要抢先采取行动,才能确保后续的成功。中国有句古话:“先发制人。”……(此处省略了两个例子)这些都是明智的建议,但有一个缺点:这里所说的抢先采取行动,需要的是提前几天、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你知道“但”表示转折吧?也就是说,用作者这本书不是要讲“先发制人”的说服,而是另一种,只需注意沟通开始前的一瞬间:
啊,时机!
额……这个“啊”有点奇怪是不是?原文其实是这样的:
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演说家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就发现了某些长期影响着人类行为的要素,他说:“啊,时代!啊,风尚!”本书中的资料提出了一种更直接、更便于管理的影响力源头:啊,时机!
书名就这样了……推荐看英文原版,不解释了。
虽然推荐读英文原版。吐槽了翻译,但这不怪译者,因为翻译本来就是那么得罪读者的,尤其是这本书又有那么多新名词。或许书后面加个“中英文术语对照表”会好些。
那你觉得本书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瞬间打造“自己人”关系
这本书想说的就是:如何瞬间打造“自己人”关系——让陌生人变成自己人。为了解释清楚这一点,这本书分为理论、实战、大成三大部分,前有前言,后有尾声。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预说服理论教学,讲的是带来“时机”的“关注即合理”效应,怎么用注意力带来“时机”,即“特权瞬间”,并介绍了几种“注意力指挥官”;
第二部分,预说服实战指导,教你初步掌握注意力。工具箱:语言、图像、内在体验、外在环境;
第三部分,预说服大成之路。关键词:一致,瞬间打造“自己人”关系;
尾声,后说服,可理解为持续影响力,长期打造“自己人”关系,弥补了预说服只能引发“暂变”的缺点;
PS:英文版与中文版的章节排序不同,本书是有前言和尾声的,但是英文版把前言看做第一章,尾声看做第14章,看得有点奇怪,所以此处的章节排序按中文版来。
对了,作者承诺:人人都可以学会这种瞬间影响力!
这就是本书的用处。
有的人也许会奇怪:这不是教怎么骗人么?如果真是这样,书名应该是“从防骗到行骗”了。说服之术,用在不道德的地方,就真是骗术了。书里也有一章专门讨论这个话题。
不过,也会有人用这些方法行骗的,问题不在于方法,而在于人。而你要做的,是学套路去防套路,而不是被套路了却只骂套路。
名词解释
预说服:pre-suade,全文的核心概念,可理解为瞬间影响力;
特权瞬间:在这个瞬间,目标人物的心扉已经被攻下,说服成功率大大提升;
注意力指挥官:能吸引关注的几种因素,如:性、危险、差异;与你有关的,不完整的,不可思议的;
关注……:注意力聚集在……
“关注即合理”效应:你的注意力聚集在哪个观念上,你就会比较喜欢这个观念,从而认为它比较“正确”、“合理”
一致:unity,也有人翻译成联盟
自己人关系:We relationship,即打造友好的关系,是“一致”的一种,有这种关系以后说服和影响会变得极其方便。
暂变:temporary change,暂时改变或临时改变
后说服:post-suade,持续影响力,长期打造“自己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