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凤山戏楼”和清真寺
凤山镇,坐落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部,南连古北口,北接多伦,东通承德、隆化,西控坝上草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塞外著名古镇之一。据《凤山镇志》记载,凤山镇是公元1645年在辽代土城遗址上重建的新村,故名“土城子”。清高宗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土城子设“四旗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改“四旗厅”为“丰宁县”(据传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自“丰阜康宁”一词)。县治所在的“土城子”亦随之改称为“丰宁”。解放后丰宁县城设在凤山,1952年,将县城迁往凤山以西约60公里处的“大阁镇”,凤山降格为建制镇。
据说:凤山原是丰宁县城之东的一座大山,山名“广灵”,因山巅有一块巨石,其形状宛若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广灵山脚下的村民根据“凤落祥地天降瑞”之意,遂将此山称为“凤山”,山脚下的村镇也因此而得名。
以上这些线索均来自网页,闲言少叙,我已经到了凤山了。今天有点时间,先看看“凤山戏台”和“清真寺”。
下图、凤山汽车站,车站倒是不算小,但每天往返北京的长途客运大轿车只有一班。
下图、这是“凤山站”东侧的道路,沿路前行约300米路北,就是我要寻找的“凤山古戏台”。
1、古戏台
下图、古戏台坐落在路北,紧邻路边,这是戏台后面朝向街面的附属房屋
下图、古戏台西侧面,山墙上有16个不规则排列的“卐”字,很少见到的做法。
下图、近拍檐饰和斗拱
下图、这是戏台正面。凤山戏台坐南朝北,坐落在约80CM高的土黄色花岗岩台基之上,隔着台下广场与北面的“凤山关帝庙”山门相对。关于“凤山关帝庙”,本博客另有专文介绍。
下图、戏台近景,右侧小门门额为“歌風”,左侧为“奏雅”,与一般戏台常见的“出将”、“入相”不同。
下图、戏台顶部的藻井中央内含有一幅八卦图,是别出心裁的装饰。特别是上方还有一扇小门,距舞台的高度约3米,可能是为了表演天仙下凡而专门设计的。
下图、这是戏台的东立面
下图、这是在戏台东北面拍摄的全景
下图、东山墙上的“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下图、戏台东侧的道路和台前广场。沿此道路向北可到达“古楼市场”,但昔日繁华的市场如今已歇业了。
下图、这是戏台后面的丁字路口。从右侧路口可到达凤山镇的清真寺。
2、清真寺
下图、清真寺大门,据说原有匾额上的“清真寺”三字为康熙皇帝御书,现在匾额是今年修缮时更换的。
清真寺坐落在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柏油路东侧,大门朝西,与道路边线约呈30度角。
据有关资料介绍:凤山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该寺原占地面积八亩多,房屋30多间,因年久失修,原有建筑所剩无几。1987年县政府和凤山镇为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对清真寺进行了修缮。
下图、清真寺正门不开,进出人员均从右侧小门通行。
下图、这是在第一进院落拍摄的礼拜大殿侧后面全貌。
下图、这是礼拜殿前的敞轩,匾额“朝真殿”,是人们进入礼拜殿前脱鞋之处。
下图、这是敞轩右侧山墙内悬挂的功德牌,文字为“凤山清真大殿重建单位资助”名单和金额(含个人捐助名单和金额)。
下图、礼拜大殿内景
全文完
原题 (原创)丰宁:凤山古戏台和清真寺 2016-11-16 08:15 发表
2018.12.31 阅读(100)| 评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