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七)
因为我和很多很多,当时的领导和老师在工作上有接触,他们对王校长的评价就是工作能力强,但是有一些刚愎自用——担任领导工作可能都会毁誉参半。
只是做人不可已甚,王校长当时做的有点儿太过了,最起码“天狗”们赤裸裸的撕咬赵老师,不属于正常的组织行为,甚至上纲上线属于“私设公堂”,有理也成了无理的。
我们学生也写了联名信控诉王校长,他成为众矢之的,被人抛弃了!即使他与赵老师的事情发生时,“正义”多么站在他那里,可用违纪违反手段对待老师违背了法治原则。
连公安局都知道悬崖勒马,向赵老师低头认错,好话说尽——对待“体制内”的人毕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程序不合法就被全盘否定了!看看“雷洋”案时,帝都GAJ的行为就知道,心中有所敬畏!
当然,他在短短的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也做了很多很多的好事:我们三中的纪律急速好转——我和我的同学是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在王校长与赵老师针锋相对之时,纪律要求没有放松。
而且王校长对学生还是网开一面——知道我们的“联名信”都压制住怒火,不了了之了,否则开除几个学生是不会引起上面的注意的。
我们很多同学都出人意料的考上了大学,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讲,当时我们只要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有了一个体制内的身份,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鲤鱼跳龙门”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和我的同学怎么感激王校长都是应该的。
王校长是一个能者,这一点不容否认;王校长是一个犯过错误的人,这一点也是事实。日后,他当时手底下的那个领导班子,有的人担任了局长,有的人担任了校长,或是其他领导岗位。
我工作时,高中文化课共九科,教我的老师就有三个在教育局担任教研员(其中还包括那个蔡老师。)——我很是庆幸自己遇到一群如此优秀的老师,教研员可得有“两把刷子”,否则“镇不住场子”。
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维,从老师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东西,他们有问题,有糟粕敬而远之就是了,“尊者讳”还是要讲的。
另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王校长也为他的错误付出了代价,他本身的优秀我们暂且不论,他的大女儿和我们同级,上的清华大学,我们那一级学生考上好大学的之多之佳——浙大,中科院大学(我也是在同学去中科院上学后才知道,原来中科院也招大学生),成为三中最后的一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
我工作时,与其中很多属于“天狗”以及“天狗”“预备役”的人接触过,外人看他们也都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我这个人不愿意揭人的不是,和他们相处的很融洽,毕竟他们属于自己的师伯师叔辈。
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的,值得我去认认真真的学习——“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会提及,当时自己在那件事上的行为——都是说自己被迫做了一些违心的事情,说了违心的话。
主要的错误还是应该王校长一个人承担,我一般不去评价什么,只是听到了一些以往不了解的细节。更了解了,领导干部的不易——绝对要“选边站”,要不就会被“边缘化”。
前些年同学聚会,大家兴高采烈的说着上学时,学校的事情,有人提及这些事——我们邀请老师参加,当然避开了公开的“天狗”以及“天狗”“预备役”。
但有些“预备役”隐藏的深,其他同学不知道,还在眉飞色舞的谈论着,我自己在旁边也很尴尬——我在高中工作一年后到了高职工作。
很多同学不知道我的高中工作经历,再说我一直在教育口工作,知道的细节多,只能在一旁不去参入这个话题。那个宋老师参加了聚会,提及了很多事情,也感慨给自己的教育。
其实我也想,我从中收到的教训或是经验——“做人不能已甚”算是一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