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块现大洋(修改稿)
为了区区六十块现大洋,竟对昔日好友痛下杀手,这种酒肉朋友,让人细思极恐……
这是发生在民国时期河南农村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乡人李甲,住在柳村村东,是民国期间柳村一带有名的大财主。不但在本村有大量田地,在邻县也有良田千顷,因而远近闻名,号称李半城。民谣传闻“出了大柳村,土地都姓李”,“沈万山,多出名,不抵半个李半城。”
李甲性格豪爽,爱喝酒,爱打猎,所以常常结交许多的酒肉朋友,高乙就是其中的一位。
高乙,柳镇人,一个小地主,也是一个猎户。与我的故乡柳村相距仅仅八华里,在与李甲打猎时相识了。于是经常在一起喝酒吃肉,彼此也以好友互称。
在我的故乡做一名猎人,当年还是有一些猎物可打的。民国时期乡村荒僻,人烟稀少。柳镇东头就有一片野槐林,方圆几十亩,里面阴森森的。槐林再往东去,就是方圆十几里的杳无人烟的大荒坡,灌木丛生。槐林与大荒坡里,栖息着许多鸟兽,鸟类有隼、猫头鹰、白鹭、山鸡等,兽类有野兔、猪獾、黄鼠狼等。
高乙除爱打猎之外,还嗜赌如命,家产多被他败得差不多了。为还赌债,曾经借了李甲六十块现大洋。李甲土豪,而且为人极为仗义。因而几年过去了,也从未向高乙索要过这六十块现大洋。
柳村的老辈人都记得很清楚,那是民国三十年(1941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高乙突然骑了一匹高头大马,来到了我们村,还给李甲提了一些柳镇的名吃点心果子。李甲喜出望外,朋友相见,照例好酒好肉招待。
吃过午饭,两人都有些醉意了,高乙照例邀请李甲去柳镇东头的大荒坡打猎。李甲打猎有个原则,喝过酒后不摸枪(可能怕误伤人),但这次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架不住高乙一而再,再而三的邀请,只好二人,一人骑一匹高头大马,绝尘而去。
当天晚上,李甲没有回家。家里人没有担心,认为李甲住在了高乙的家里。
过了两三天,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李甲仍没有回家。家里人仍没有担心,因为李、高二人经常出去打猎,常常几天几夜不回来,家里人也就习以为常了。李甲有时住在高乙家,有时一时兴起,两人便去州城玩去了。
过了一个礼拜,李甲仍然没有回家,这时李甲家人有些不放心了,亲自带人去高乙家里来问,高乙一脸惊诧:“第二天上午就回去了啊,猎枪上还挑着几只野兔子呢?”
李甲家人这下彻底慌了,慌忙报案到了乡公所。乡公所来了几个人,装模作样调查了一番。民国时期,土匪横行,再加上跑日本,兵荒马乱的,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李甲家人当时的想法,估计李甲可能是被抓了壮丁了,否则怎么会从此杳无音信了呢。
孰料过了没几年,突然就有了李甲的消息。
解放了,柳镇土改,就在柳镇举行了一次土改批斗会。高乙是个小地主,所以被拉上台接受批斗。轮到批斗高乙时,柳镇一个拾粪的老头吉丙突然上了台,指着高乙说:“他杀了人了!”
台下的人一下子都楞了,大家都知道高乙平素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可杀人可不是个小动静,那得要多大的胆呢?高乙啥时候杀的人呢?!
工作队白队长示意拾粪老汉吉丙:“接着说!”
吉丙老汉盯着体似筛糠的高乙,哆嗦着说:“民国三十年那年的冬天,刚下过一场大雪,四周白茫茫一片。我拾粪时经过大荒坡,见对面来了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人,一开始,我以为是土匪,便躲进了旁边野槐林子里。两人下了马,我才认出来:一个是俺村的高乙,另一个是柳村的李甲。他们一个人扛一杆兔子枪,正在踏着雪打兔子。谁知两人在雪地上走了不大一会儿,在路过大荒坡南头那口枯井旁的时候,高乙突然就从背后一脚把李甲跺进井里去啦。李甲这时在井里还在哈哈大笑,说兄弟你跟我开啥玩笑啊,快把我拉上去啊!然而高乙不但不拉他,反而把砖头瓦块使劲往井里砸,不大会儿里边就没人吭声啦!看着李甲死了,高乙牵着李甲的马,也就跑了。”
真相于是大白,据高乙现场交待,他是因为借了李甲六十块现大洋还赌债,害怕李甲事后找他要钱,才出此下策,下此毒手,虽然以前李甲也从来没有找他讨过钱。
临枪毙高乙那天,在高乙现场指认下,李甲家人从大荒坡南面的枯井中捞出了李甲的遗物:一件羊皮大衣,一杆兔子枪,几年过去了,李甲的尸体也早已成了一堆白骨!
许多年过去了,故乡人还经常拿这件民国往事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交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千万别学李甲,好坏不分,交上了像高乙那样的酒肉朋友!落一个身死枯井,被人落井下石的凄凉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