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新到大师,你需要“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
有一段时间,一万小时理论很火,大意是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在这个领域里付出超过一万小时的努力训练,就可以成为专家,这是真的吗?很多人就开始拿自己对号入座,入职十年,在这个行业里混成了老油子,依然碌碌无为,看来我的人生真是失败啊。
很快有人出来证伪这个理论,举出很多这个定律失效的案例:看门的大爷,流水线的工人,体制内的公务员,大都是忙忙碌碌一辈子也没见成为行业翘楚。
2016年11月,《刻意练习》完善了一万小时理论。
所谓刻意练习就是说为了某一目的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旨在不断突破舒适区从而获得技能的阶梯式提升。
一万小时定律,侧重于变成高手和专家的关键在足够时间的投入,而刻意练习关键在于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两者相辅相成,从萌新到大师的过程,应该是一万小时时间框架内的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把人的认知区域分为三部分:“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一万小时理论的关键就在于在学习区刻意练习。
舒适区很安全,你熟悉完成任务的所有环节,过去成功的记忆让你无法创新,只能简单重复,但是这种重复既不能带来成就感,也无法带来进步。恐慌区处于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压力巨大,且缺乏动机,就像一个护士不太会去想要当一名律师,一个程序员不会想要去做党务管理,这种跨界会带来因为知识空白、能力缺位而带来的强大心理压力,重压之下也难以进步。
有人对专业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的日常训练研究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业余爱好者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从而使自己更加娴熟,发挥表现更加完美,而专业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不同高难度的挑战。因此两者最后所能达到的专业水准也相去甚远。
刻意练习,关键在于要在学习区训练,既不会因为特别熟悉而无聊,也不会因为特别有压力而放弃。所谓的职业倦怠大多是因为在舒适区呆太久了,组织缺乏充分的流动性而不能施以外部动力,而自身内在动力不足,只能呆在舒适区混日子。
刻意练习首先需要目标分解,模块化训练,就像健美运动员,你需要针对身体的各个肌群的不同特性进行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逐渐使分解开的小目标都进入舒适区状态。
刻意练习还需要有高效率的反馈,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学生和运动员需要雇佣专门的家教和教练,优质的教育大都提倡小班上课的原因,即时反馈可以让训练效果加倍,看不到反馈的训练更像是自娱自乐。当下,其实可以通过加入学习社群和兴趣小组的方式获得免费且优质的反馈,且不存在利益纠缠,能够听到真实和专业的声音。
刻意练习需要独立思考,我们读书、学习更多的时候是在汲取前人的经验,有的时候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具有长期实用性,但我们也会发现相互对立的观点,或者一些在当下就已经不再适用的观点,所以为什么我们一直说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重要,输入—思考—行动,是一个闭环,如果没有思考,人云亦云,那我们跟机器人有什么区别。不要以为只要努力就有回报,你前期的思考,掌握科学的方法,比盲目的努力更有价值。马云说,大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而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相信的力量就源自于独立思考。
《原则》作者,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说:如果你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蛋,说明过去一年你完全没有成长。“所以,如果你的工作总是顺心顺手,同事和上级对你的评价总是四平八稳,那么你要小心了,你的十年工作经验,可能只是用一年的经验,在同一个岗位重复了十年而已,一文不值。曾经看过一期《非你莫属》求职节目,一位在高校工作了十几年的高学历管理人员到应聘,即便是自己比较经验丰富的教育行业,BOSS和HR们也一致认为他只能胜任初级的岗位职责。所以,走出舒适区吧,湖畔大学梁宁说,想升级自己的能力,就去做自己最害怕的事。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出丑,除非你根本不想成功。
如果你每天都在前一天卑微的自己,每天都在做着和身边平庸的绝大多数一样的事情,却幻想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未来,这不是笑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