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力量的文字想法每天写1000字

如此努力的你,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2019-08-15  本文已影响1人  屠夫1868

文:屠夫1868

欢迎关注:基业长红1868

转载需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我爸妈月薪5万,

我也要月薪5万。

这是屠夫的第 88 篇原创,全文 2700 字

阅读时间 5 分钟,建议先【收藏】后阅读

金钱永不眠,屠夫问候各位早安。

最近一部叫《寄生虫》的韩国电影拿下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在影迷当中也很火。

住在廉价地下室的一家四口本各有才能,却因为缺乏上升通道而成为无业游民。尽管一度有过阶层跃迁的机会,最终还是倒在了阶层固化的现实面前,沦为社会的“寄生虫”。

影片的最后,是深深的绝望

出身贫穷的长子,注定无法买下那套别墅、救出自己的父亲。

父母辛苦一生,但没能给他留下任何东西。

仅凭一己之力,终究无法实现阶层跨越。

他的子女,注定也要重复这样的悲剧。

如果说夫妻属于家庭的“这一代”,那么子女无疑就是“下一代”,两代人之间牵涉到“继承”问题。

每天辛苦工作的你,是否想过——

你的奋斗成果,如何传给下一代?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可继承”与“不可继承”的话题。

01:毛骨悚然的放牛娃笑话

先说一个让人听完背脊发凉的笑话。

一个大山里的孩子被问道:“你长大了做什么?”

答:“放牛。”

问:“放牛干什么?”

答:“卖钱。”

又问:“卖钱干什么?”

又答:“娶媳妇。”

再问:“娶媳妇干什么?”

再答:“生孩子。”

最后:“那生孩子干什么?”

答:“放牛。”

屠夫第一次听到这个笑话后,觉得细思恐极

我们每天努力工作,希望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但会不会有那么一种可能:

我们的努力终将徒劳——

我们的孩子,继承不了我们的奋斗成果。

就像那个放牛娃,每一代人都要从0开始

对于上班族而言,这是有可能的。

无论你多么努力,工作多么出色:

你的公司职位不能给孩子,

你的工作业绩也不能给孩子,

甚至你的毕生所学也不能。

那我们只能任凭奋斗一生所得,止于自己一人吗?

当然不是。

有的东西不能继承,有的却可以。

把可继承的东西留给下一代,不要让他们“从头来过”。

关键在于,你要弄清楚“什么能继承”。

02:职位不可继承,但是公司可以

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里,有个观点令屠夫印象深刻。

拿破仑都当上共和国第一执政了,为何还要“多此一举”加冕称帝?

因为第一执政只是官衔,只有皇位可以传给下一代。

套用到现代生活里,这个逻辑也很浅显:下一代不能继承我们的职位,但可以继承我们的公司。

如果你是E象限的上班族,无论职位多重要,都不可能传给孩子。

老一代的国企中,存在“孩子进父母所在单位”这种近似“职位继承”的情况,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现代化的企业里,亲属关系必须上报,工作内容尽量回避,哪还见得到“子承父职”(不是子承父业)的情况?

退一万步说,就算企业允许你把职位“传”给自己的孩子,你不觉得怪怪的吗?

留给儿子女儿的,是一个给人打工的机会?

但是B象限的企业主,是可以把自己的奋斗成果转移给下一代的。

这种“继承公司”的方法,并不仅限于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还可以是股权转移。

如果自己的孩子对这份事业感兴趣,直接继承固然好;

就算孩子不感兴趣,也可以持有股权、分享公司收益。

毕竟现代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股东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也是常有的事。

说到股权,我们投资所持有的股权,也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

无论是直接投资持有公司股票,还是间接投资持有基金份额,其本质都是“公司所有权”。

B象限的企业主和I象限的投资者,通过拥有“公司的所有权”可以实现代际传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E象限的上班族,却无法将毕生的职场奋斗成果传给下一代——

你的孩子,还要从头再来。

03:工资不可继承,但是财富可以

上班族无法传给下一代的,不只是职位,还有收入。

无论你是月入5千还是月入5万,都不会对儿子女儿的工资产生半点影响——工资无法继承。

“我爸妈月薪5万,我也要月薪5万。”

——总不能让孩子面试时这么说吧?

下一代可以继承我们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可以继承我们的被动现金流

诸如租赁性房地产、版权和有息证券等财富,还能以房租、版税、股息分红等形式,实现“被动现金流的代际转移”

大家还记得财务自由的“被动现金流 > 2*月均支出”标准吧?

继承了上一代人被动现金流的子女,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更容易实现财务自由。

现金流比资产总额更重要,下一代“继承被动现金流”比“继承资产”更重要。

这也是各大银行“家族信托基金”业务的重要目标:被动现金流的代际转移。

有同学说:

可是高工资家庭的孩子,

通常长大后的工资也更高呀。

高工资家庭有更多的财富,可以给孩子更优渥的成长环境,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从而“赢在起跑线上”。

起作用的是“财富”,不是“工资”。

反过来思考一下:

你的公司老板没有工资,

ta孩子的成长环境,

比你家孩子差吗?

04:知识不可继承,但是思维可以

出身985/211高校的父母,都是“知识的既得利益阶层”。

他们必定会要求子女用功读书,和自己一样考上好的学校

——且慢!

为什么纵使你已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你的孩子依然要从识字和1+1开始学起,

依然要经历寒窗苦读,中考高考,

而不是生来就会吟诗作对、求解偏微分方程?

因为知识,无法继承。

老朋友们都知道,屠夫反对读书无用论。

遗憾的是,知识这一宝贵财富,确实无法传给下一代。

有没有曲线救国的方法呢?

当然有——比如思维。

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

复利思维、批判思维、归纳演绎……这些都是思维的典型例子。

那些优秀得让人折服的学霸,思维也异于常人。同样的一天24小时,同样的学习内容,他们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不一样,最终导致知识的掌握效果不一样。

再比如说,同样是追求财务自由。

有人“月薪1亿”的道路上辛苦半辈子,最后落得个裁员的下场;

有人洞察到“被动现金流”这个根本因素,轻轻松松提前退休。

这都跟知识无关,思维使然。

我们毕生所学无法被下一代继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思维。

思维,是可以继承的。

思维,会影响孩子一生。

05:代际复利

表面上,我们今天在谈“奋斗成果如何传给下一代”;

实际上,我们谈的是“代际复利”。

复利思维很多人都在谈,但谈的都是“一代人之内的复利”,没有考虑继承问题。

指数思维》谈到的商业模式、知识累积和财富增长,都把讨论重点都放在了自己的人生上。

但是“代际复利”,即“让下一代人更好地继承上一代的成果”,同样重要。

没有代际复利,就谈不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没有代际复利,每一代人都是重复和死循环。

没有代际复利——

你奋斗半辈子,拿到很多学位,做到很高职位,挣到很高工资,也只能对子女说:

孩子,

参照我的人生,

重新奋斗一遍吧。

会不会太残忍了点?

***

你可能还喜欢

***

财务自由的对立面:致贫的5个因素

拿什么拯救你,摔碎的铁饭碗

财务自由,多少钱才算够?

[ 作者简介 ]

屠夫1868,一个秉持价值理念、专攻资产配置、追求财务自由的量化投基者。

更多投资思考、心得分享和「半天候资产配置」在【基业长红1868】更新,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