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国学文化悦读

对日记的再思索

2020-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沧海愚夫

疫情蔓延,知识分子究竟应该怎样发声?

应该承认,我们国家的读书人最具家国情怀,这方面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历史典故等等都很多,大家都能说上一、两件。

当群体因为某个巨大的事物集体处于焦虑、恐慌,读书人应该沉默还是勇敢地站出来担当?显然是后者。站出来给处于焦虑的人群伤口撒盐继续制造恐慌还是对他们予以精神抚慰给予情感支持?显然也是后者。

挑错向来都比解决问题容易。盯着淌水的木桶缺口不补,扯着嗓子喊木桶有短板肯定比找来木板锯子锤子钉子修木桶容易,前者只需要嗓门儿,后者需要技术和责任。

很钦佩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几个教授,针对封城后武汉医疗机构被挤兑造成的困境,及时提出了对患者集中隔离集中救治的建议。随后方舱医院快速建设,武汉病患被妥善安置,疫情传播通道被有效阻隔,情况才大大缓解。教授们这样的做法,真的体现了读书人的责任担当。

但是也有人不这么做。有人天天发日记,说是记录疫情万象,但是据她自己说,记录的很多素材未经证实,来源于网络。当然,虽然她可以安排侄女出门,她自己也出不了门,即使出得了门,她也未必有勇气去她“记录”的现场实地采访。只是来源于网络的素材,不论真实与否,她挑选她认为有用的,可以让本就焦虑和恐慌的群体更加不安的,并乐此不疲。

或许她说的是事实。但是即便是事实,一味的陈述、堆砌就是对的?夺取街亭后,司马懿大军直取西城,城中空虚的诸葛亮无奈大开城门墙头抚琴。司马懿疑心城中有埋伏而后退。难道孔明身后举扇子的两个小童要对下面大喊,“懿叔,别走,城里没兵”,这样才好?

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晚上在楚军营帐外高唱楚歌,瓦解了楚军意志,随即取得胜利。所以,对本就承受巨大压力的群体,是依赖自己掌握的优势信息资源渲染“四面楚歌”还是给予他们希望,给他们情感抚慰与心灵安慰,哪个更具有人道主义关怀呢?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讲清楚了这个道理。

池莉就做得很好。在封城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她没有站在道德高地夸夸其谈,而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人性更深的理解,用作品给艰难的人们以精神抚慰与情感支持,告诉大家和引导大家如何度过那一段艰难的时光。相比蹭热点博流量,这样的作家值得信赖和尊敬,也体现了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事实当然可以说,事情处理失当当然可以批评,但是总要问问自己内心,把悲惨的悲情的悲苦的故事堆砌起来,对居于疫情中心的本就悲惨悲情悲苦的人们有多少积极意义?可以舒缓还是加剧人们的不安?

据说那个日记传播很快,传播很快就一定好么?现在就有个东西全球传播,好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