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有意思好玩的历史

《历史梗》——苏秦梗(1)

2018-06-05  本文已影响118人  崔鸿飞
剧中苏秦

苏秦运气不好。

他到秦国的时候,商鞅刚被诛杀不久,新即位的秦惠王最讨厌像商鞅、苏秦这一类的凭嘴巴吃饭的人。

于是,根本没听他把话说完,就摆摆手让他回去了。

苏秦想起之前游说失败后回家受到的侮辱,回家是肯定不行的。刺股也是不行的,大腿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他只得离开秦国到了赵国。

赵国当时是赵肃侯在位,不过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奉阳君的手里。

奉阳君跟秦惠王一个性格,都讨厌苏秦这类人。所以苏秦再次吃了闭门羹。

苏秦又到了燕国。这回总算碰上个识货的——燕文侯。

燕文侯虽然没有立刻重用苏秦,但是他资助苏秦金银车马,让他作为燕国的使者再次出使赵国。

这回到赵国,苏秦的身份便不一样了。

而且对他而言,最好的一个消息是:那个屁都不懂的奉阳君前些日子呜呼哀哉,死掉了。

赵肃侯为人年轻,即位不久,被苏秦三寸不烂之舌一鼓捣,立刻崇拜得五体投地,当即赐了他更丰厚的金银车马,让他作为赵国使者去游说他国。

这样,六国合纵的形势,就被苏秦的一张利嘴,三下五除二就给说成了。

这回苏秦成了大红人,佩戴六国相印,牛逼得不要不要的。

得志便猖狂,苏秦立刻以六国的名义写了封信给秦惠王,大意是说:你不收留哥,自有留哥处。你丫等着吧,不久六国的大军就要兵临秦国的大门函谷关了。

语气中除了显摆之外,还充满了威胁。

秦惠王吓惨了,惊吓之余,连连后悔当初怎么就脑袋发热,将苏秦这么个人才给拒之门外呢?如今别人找上门来报仇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不过光着急也不行,秦国也不缺脑子好使的人。

其中一个名叫公孙衍的立刻献计说,既然苏秦要合纵对付秦国,那就趁他们合纵阵营还不坚固的时候各个击破吧,只要打翻了一个,杀鸡儆猴,看谁还敢跟着他苏秦胡闹?

秦惠王一听,连称好计,不过先拿哪个国家开刀呢?

毫无疑问是魏国。

为什么是魏国呢?原因有三:

1、魏国与秦国接壤,挨得最近。

2、当时魏惠王刚死,他的儿子魏襄王新即位,国家处于更新换代期,有隙可乘。

3、魏国从魏惠王开始就在走下坡路了,而且这坡路还下得很快,不断丧师失地。秦国之前跟魏国打了几仗,都很轻松就取胜了。可以说,秦国要再攻打魏国,就跟吃碗小面那么简单。

于是秦国派出公子卬和公孙衍领兵伐魏,魏国派出大将龙贾,双方在魏国的雕阴嗨了一把,结果龙贾没嗨赢,损失了8万人马不说,自己也被俘虏了。

这一仗下来,魏国只好把河西的全部地盘都让给秦国。

秦国赢了魏国,接下来就打算继续向东推进,去打赵国。

只要兵临赵国,苏秦历经千辛万苦,刚刚建立的合纵阵营立刻就瓦解了。

苏秦当然不干,那么,他又该如何抉择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