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写作7课之二《写出框架,写出逻辑清晰的文章》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芬兰童年
这堂课,让我从写作的入门,来到了写作的门厅。上节课提到的【卡片写作】就好像是将输入的素材们整合成一个素材库,但是如何把素材库的内容进行有序化的输出呢?并且让读者读起来愉悦呢?
小学语文课,我们了知道课文中有倒叙,夹叙夹议,议论文等等形式,我们是想呈现那样的文章给读者看嘛?显然不是,我们所写的文字面对的是日常生活里的人,他们需要看口语化的文字,而不是书面文字。何况,我们距离写书面文字的距离还很远。因此今天的这堂课,介绍了两个方法:口语化表达和写作三段式。
口语化表达就是需要我们建立写作的对象感,假设对面有一个人在听你说所写的文字,因此所写的内容就要确保让对方听得明白,听得舒服。如果仅仅按照有起点,有终点的方式,叙述123点,可以吗?当然,我们可能非常清晰的表达了一件事,但是会让读者感觉到困倦,因为所写的文字不够生动和有趣。
如何做到让线性表达更有趣呢?那就要在文字中建立落差感,先用常识和读者建立共识,然后打破共识的认知,去提出一个反常识,最后呈现你的观点。这样的开篇,会让读者对文章充满好奇。这部分是需要去着重学习的内容。
当一个好的开篇呈现出来,就可以按照故事+论点的方式呈现三段式,去讲述我们的观点。记得在每一段都拟好小标题,便于读者看起来轻松。
最后,用金句总结文章,并留有余味。
这是我今天的收获,很期待接下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