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这场月子病3——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前文提到,因为曾经那些疑难杂症的治愈,就有了对传统中医理论的信赖,但苦于身边缺乏值得信赖的中医医生,就萌生了自学中医的想法。曾经我也买过《中医入门》这样的书,看了两眼就晕了。什么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什么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什么营卫表里寒热虚实……太难懂了!不仅没有入门,还打击了我的学习积极性。刚好那时候社会上流行一股中医养生热,正是这股热潮对我进行了最初的中医的启蒙,同时我也开始了自我治疗。
不过,还是建议各位月子病姐妹,月子病还是要找真正的医生治的。因为我自己养生两年半,没养好身体反而越来越怕风,自己的水平还是有限的。最后还是用了更专业的中医治了三年才痊愈。中医有些养生方法确实简单易学,但是中医的道理其实很深。易学难精吧。古人说,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古人读书人都懂点中医,但古人那是为了辨别庸医,让家人不为庸医所害,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了医生。所以自己治疗还是要慎重(给普通人的建议啊,特别聪明的人可以自学成才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人)。
回到正题。
那时有位朋友送我一本中医方法养育孩子的书。我看了书觉得好亲切,因为语言通俗易懂,中医名词不再那么可怕了,有些中医观念也很容易理解,好多方法也很容易操作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买了许多中医养生方面的书。当时养生的那些书多如牛毛,我只涉猎了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作为受益者我非常感激这些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作者。如果没有他们,我可能就放弃学习中医了,而会选择奔波于各大城市的名医之间。是他们让中医从医院高不可攀的诊室,走入了我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里。而且这个过程也让我发现,我的身体其实早就不好了,生孩子没坐好月子、劳累只是一个诱因而已。
(一)马悦凌《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我最早接触的养生书是马悦凌女士写的。2011年马女士因为学历低,还有某些偏方被媒体批判。就我来讲,本可以避开这位作者,换个别人来写。但是那既不符合事实,也对不起良心。马女士提供了很多方法,我只捡了对我有用的部分。当然,这已经让我受益良多了。马女士给我的启发:
1)气血不足会生病。
“气血”这个词,当时的我并不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气是什么?太抽象了吧,让人云里雾里。虽然我妈妈也得过被气出来的病——梅核气,但是我仍然不理解“气”。
可是,我能理解身体某个器官或部位失去新鲜血液的滋养就会萎缩生病。比如大脑某部分供血不足就会有功能障碍,像老年痴呆。因为血液循环带来养分,带走垃圾。这个是初中生物就讲过的。当时我把“气血”这个词,仅仅理解为血液而已。
我判断我的身体早就气血不足了。因为,我在怀孕前就常年手脚冰凉,夏天反而手脚发烫,一到空调屋里不一会又手脚冰凉。我忽然想明白了,这不就是血液循环不畅通吗?手脚在身体末端,冬天温暖的血液过不来,所以手脚冰凉;夏天手脚的热量没法通过血液循环带走,又很热。夏天到了冰冷的空调房间,又出现了末端温度低,像冬天一样的,血液过不去,又手脚冰凉了。完全解释得通。
2)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这是马女士的一本书的题目,可见温度这个事有多重要了(后来搜索发现有好几位作者写的书都叫这名字)。水加热后的分子运动速度是加快的,这是初中就学过的知识啊。放在人体里肯定也成立的,人体大部分都是水分嘛。如果身体冷了,血液和体液运行慢,就像水结冰了,自然流不动,无法给身体末端带去营养,带走垃圾,那不就气血不足了?就要生病了?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却是第一次听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当时,还发现有个日本人叫石原结实,也写了一本书叫《温度决定健康》,基本上是一个道理的。后来,也看到一些科学资料显示,体温低的人确实容易长癌症。据说当体温低到35℃时,是癌症最活跃的增殖期。可是偏偏现代人的体温都偏低……
后来不断的发现有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梁冬在他的《处处见生机》的书里也印证了这一点,他说“这个世界没有冷,只有热不足”。这是他总结了李可老中医和刘力红医生观点得出的结论。据说,徐文兵医生的厚朴中医的工作人员穿的比一般社会上的人多,喝的是温水,空调也比别的地方开得晚⋯⋯确实是啊,活人和死人的区别不就是身上的这点热乎气儿嘛。
可是,为什么现代人体温都偏低呢?因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空调冷气、冰箱、冷饮到处都是;还有女孩子爱美,一年四季穿的很少,美丽冻人啊;还有,现在人打吊瓶多了。我有过感受,冰凉的吊瓶打下去,半边身体都凉透了,这对身体的温度不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吗?!(我下定决心,从此以后,坚决不给孩子打吊瓶!我也真做到了,八年了,我家大宝没打过一次吊瓶)
我的这个月子病这么怕冷,连凉水都不能碰,会不会有以前那些冰冷的吊瓶给我做的“贡献”?忽然想起来,我生完孩子前三天在医院还每天打吊瓶……
3)食物有温热寒凉。
为什么现代人体温偏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吃的食物寒凉!
我家有本《本草纲目》,老早就看见过每种食物都有有温热寒凉的属性,但根本不了解其中的意义。现在知道了温度的重要性,食物的寒热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吃了寒凉的东西和吹了寒风、淋了冷雨是一样的效果,都会让身体变寒。
西医只有温度概念,没有食物温热寒凉之说。可是西医没有这理论,并不代表食物的寒热属性不存在。也许只是西医科学在这方面相对落伍,说不定哪天科学家们就会发现食物吃下去对身体寒热有影响,然后就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我对食物的寒热属性有过一次记忆深刻的体验。有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从冰箱拿了一个面包出来,放在室温半个多小时,手感觉不凉了,吃到嘴里也觉得不凉。但是吃下去几分钟立即觉得腹痛难忍,我想大概是那个面包还是有点凉。然后想到生姜是热性的,中国俗话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早上应该吃点姜的。想到这里我立即冲到厨房,切了两片姜直接嚼碎咽下,胃里顿时热乎乎的。神奇的是,两三分钟以后,腹痛就止住了,一点都不疼了。我们总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效就是硬道理。
看到了书里马女士说的,香蕉大寒!我惊呆了,因为我生完孩子当天就吃了若干香蕉,月子里也一直吃香蕉,那是为了防止便秘!因为大家都说香蕉治疗便秘啊……我们祖国坐月子的传统是不能沾凉水,不吃凉水果,总之就是避免寒凉。而香蕉水分少口感不凉,又能解决便秘问题,我就吃了。可万万没想到香蕉是寒性的!欲哭无泪!老祖宗以前在北方确实吃不到南方的香蕉,所以没说过香蕉的事。
当时的我怕冷怕风很严重,已经不能吃水果了。可是我从小就是一个很爱吃水果的人,可以夏天只吃西瓜不吃饭的(西瓜也大寒),冬天也吃过西瓜,生大宝之前连续四天每天半个西瓜。因为据说水果好处多多嘛。现在回头看看,我爱吃的那些水果绝大部分是寒凉的!这就打下了我寒凉体质的坚实基础。月子里受风、洗澡、劳累等等,可能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意食疗,最初只是注意食物的寒热属性,注意吃温热和性平的食物。因为当时我的身体怕冷,特别爱吃辣,热性嘛。现在身体好了,口味也变了,已经不嗜辣了。后来,又知道食物的颜色和味道也对应着五脏,五色、五味对五脏嘛。后来又学了根据不同季节来吃食物,什么春天少酸多甘,夏季吃苦就是吃补……越学越觉得复杂。
所谓五色对五脏,五味对五脏,这是中医的五行学说的应用。我在《中医入门》书中找到一个表,中医五行学说的应用,可以看到火对应红色、对应心、对应苦味、对应夏。以前不知道这啥意思,现在明白了,夏天心火旺,容易急躁,吃点红色东西败火:西红柿、西瓜都是红的嘛、凉性的;苦瓜是苦的,寒性嘛。而西红柿和西瓜、苦瓜按照自然规律的话,恰恰就是夏天成熟。所以所谓养生又一下子变得简单了,就是徐文兵医生说的那句话“吃当季、当地、自然成熟的食物”。其实这就叫“天人合一”啦!老祖宗的东西如此复杂,又如此简单!
感恩这场月子病3——温度决定生老病死还有一个事,马女士在给孩子吃冷饮的问题上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她自己的孩子长到三四岁没吃过冰激凌,不喝饮料只喝白水。我很佩服,这才是知行合一。我也下决心不给儿子吃冷饮。我家大宝确实做到了,八岁没喝过饮料没吃冰激凌。而孩子从小已经养成饮食习惯,长大了也不喜欢这些东西了。其实习惯真是大人给培养的。我家先生也认可这件事,他觉得这些冷饮的添加剂太多了,小孩吃了没好处。后来遇到了使用多成中医的妈妈们,知道有好多人都是这样的养孩子的,我很欣慰。
马女士还公开了改进的阿胶的吃法,就是著名的固元膏。我按照固元膏的配方自己制作,吃了一年多。这期间阿胶从两三百一斤,涨到快一千元一斤。要是换别人可能早就注册个专利,赚得盆满钵满了。在这个逐利的时代,马女士能免费公开配方,真的非常难能可贵。当然后来才得知,补品不能乱吃,因为不见得对症。吃错了食物和补品都是对身体有害的。
马女士书里也介绍了艾灸、刮痧、拔罐、经络、手诊、脚底反射区……等等好多信息。就像给我开了一扇窗,当时的我没有全信,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还是比较谨慎;但也没有不信,就找别的书籍来看是否能有验证,再慢慢的去实践这些方法。实践才出真知嘛。
值得一提的是,脚底反射区治小毛病立竿见影。我先生工作需要经常看电脑,眼睛会干涩疼痛充血,以前就简单滴一下眼药水。但是知道眼药水有副作用,有的严重的会伤骨髓,不敢多用。后来看到脚底反射区有对应眼睛的部分,就活学活用,给我先生捏捏脚,结果他疼的哇哇叫,过一会儿眼泪出来,眼睛居然不疼了。后来数次试验,都是立竿见影就好,再也不用买眼药水了。当然后来才知道,肝开窍于目,可能真正的问题可能在肝上。
学习和实践中医的过程,真的是一个不断刷新三观的过程。后面还有更多未知在等着我发现……(待续)
—————————
补充1:我怕风怕冷,一直以为自己是身体虚弱了,养养生就好了。我要是知道是月子病,我肯定会掉进这个病名里,搜罗各种偏方秘方,以身试法。而不会亲近中医养生的理论,从而真正爱上中医。现在想想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补充2:我在看了马女士的书之后,主要精力放在食疗上,觉得吃对了身体就会好了。药食同源嘛,每种食物都有它自己的药用价值。此后我重新翻看了家里那本《本草纲目》,觉得非常有意思。食疗确实有它的作用,药王孙思邈就非常注重食疗。后来听说曾经辅佐商汤灭夏朝那个丞相伊尹,曾经是个厨师,非常擅长调和五味。伊尹写了《汤液经》,后来对《伤寒杂病论》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医方剂的基础。在伊尹身上真看到了,治大国若烹小鲜,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啊。
个人经历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