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有的无忧无虑,不过都是提前透支
1、
昨天,同学H找姐。
H是一家银行地市公司的中层。
曾经是同学圈子里提拔得最快混得最好的H,现在也陷入了中年危机。
她在公司负责后台运营,压力小的同时也意味着晋升之路漫漫看不到头。
周边的同事,年轻有实力的,要么不断内部晋升,要么索性辞职另闯一片天空。而她,却一直留在原地。最近恰逢部门工作量剧增又不给加人,她多去找领导哭喊两次,还和领导心声嫌隙,两头受气。
眼瞅着40岁在前方招手,工作又各种不顺,H萌生辞职之意。
姐:想好辞职后干什么了吗?
H:还没呢,得先找好下家,才敢辞职。
姐:对下家的要求是什么?有方向了吗?
H: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你说我现在是个中层,换个公司怎么也得是高管吧,但业内问了一圈,高管基本都是内部晋升,除非愿意去外地。但如果是去外地,薪酬总得至少翻一番吧,那还留在业内干啥?早就和之前辞职的那些同事一样,去互联网公司了。但是,如果去互联网公司,听说工作量得翻倍,还几乎等于从头学起。而且,这些前提都是,得去一线城市,咱们这种二三线城市没这么多机会。你说到我这个年龄,拖家带口的,怎么去外地工作?
姐:有没有考虑自己创业什么的?
H:目前手头没有好的项目,再说我也不是那种豁得出去的人。
姐:我有大学同学在当猎头,要不要帮你问问?
H:那最好,但一定要在本地工作,薪酬要比现在翻番,最好能够是高管。
姐:这些要求估计有点难,那你有什么特殊的技能?
H:还真没有啥特别的。你也知道,我一毕业就在这里工作,前几年过得还挺舒服的,当时就只想着在这个公司终老了,根本也就没有想着去学习些别的。
姐:。。。。。。
2、
H的情况是不是也同样发生在你的身上?
之前只顾着埋头工作,在公司里一条道走到黑,当碰到瓶颈时,才想着要换一条出路。
可是,在你埋头工作的这几年,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你自以为支撑你走到现在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么过时,要么陈旧,你想跳出温水,张张嘴发不出声,伸伸腿浑身无力,挥挥拳只是击中棉花。
或者破釜沉舟也行,你却过了光脚穿鞋不管不顾的年龄。家里的房贷怎么办?去外地工作见不到孩子怎么办?薪酬还不如现在怎么办?新公司倒闭怎么办?社保医保新公司不给交怎么办?
你就像西西弗斯一样,每天将那块圆形巨石从山脚一路推至陡峭的山顶,一不留神就要滚回山脚。即使推到山顶,自以为能得到片刻喘息,没想到巨石又一次不可阻挡地退回原地,周而复始。你的所有精力,都被巨石牵制,无处可逃。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埋头的过程中,你主动断裂了与外界的连接。等你清醒过来,想要和世界重新建立连接时,却发现,连接的方式都变了。
当年,顶着42岁高龄从央视辞职的张泉灵,在那封著名的关于生命的下半段的辞职信中写道:
总之,这是另外一个世界,不是我积累了多年的知识和逻辑可以解释的。
我开始有一种恐惧。世界正在翻页,而如果我不够好奇和好学,我会像一只蚂蚁被压在过去的一页里,似乎看见的还是那样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无关。
3、
你会说,
姐,我忽然发现自己也是这样啊。每天埋头工作,以为这样努力就可以带来安全感。可是,现在才发现,我也许只是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了,真的世界与我无关。我该怎么办?
姐想说,从来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带来一劳永逸的安全感。
你还记得当年被奉为经典管理类读物《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及的11家卓越企业吗?现在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苟延残喘,甚至破产倒闭了。
经济学揭示的最重要的世界运行规律之一就是边际效用递减原则。
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没有什么可以永远壮大不倒,除非紧紧跟上真实世界的变化。
那我们能怎么办呢?
第一:时刻保持警惕
无论你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工作,都要时刻警惕外界的变化和自己的能力边界。
曾经以为是垄断大型企业中国联通,都首当其冲进行股权改革,总部编制裁剪近50%。
曾经以为保持高速发展的大型民企华为,都在变相“清退”34岁以上员工。
那有什么一成不变?
不如学着从现在起,像特劳特在《人生定位》中说的一样,每天学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从现在起,你打算在这家公司干5年吗?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你已经找到自己的坐骑了,要全力以赴;
如果答案是“否”,那么你要立刻着手寻找另一匹坐骑;
如果答案是“没想好,不一定,也许”(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这个答案吧),那么你也要采取行动,就像自己不会再工作5年一样四处寻找新的坐骑。
不要以为身处大企业就可以安枕无忧,除了防止被裁员,防止丧失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度,你更要警惕的是大企业的温床对你的洗脑。
什么是洗脑?你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公司的能力当成你个人的能力,把公司的发展当成自己的发展,把公司的流程规范放大成你的世界观。而当你一旦离开这个公司,你就会发现你不仅与世界脱轨了,更可怕的是,你还很难适应别的公司了。
姐的一个女朋友,原先在某大型IT企业做销售工作。后来碰到企业变相裁员,她就去了业内另一家大企业。结果,所有的流程、决策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甚至部门内部文化都跟原来那家企业不一样。她咬牙坚持了整整半年还没能调整过来,后来又找了其他关系回到了原企业。
所以,身处温床、埋头在企业内部冲刺时,更要时刻保持与外界的连接,才不会错过让你发展的机会。
比如,当时还是记者胡炜伟,就是在和一群朋友聚会时,听到天使投资人说“怎么没有人想到做共享单车呢?”时,毅然决然转行创业。
在内心深处,始终要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自己:从现在起,你打算在这家公司干5年吗?
第二:调整思维模式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认为,
我们的大脑,经常会陷入“偷懒模式”。一旦熟悉,就会放松,就会依赖直觉做出判断,而直觉通常都是错误的。
而这种思维模式,才是最限制我们的。
专栏作家李刚讲过一件趣事。
几年前,他老婆想要买一套学区房。他一算存款,连首付都不够,就建议说等再攒点钱再说。
结果,最后胳膊没能拧过大腿,老婆东挪西借,硬是把首付给付了。结果才过两年,房价就翻了倍。李刚这下高兴了:幸好当时买了。
李刚说他自己有十几年的投资经验,再复杂的金融工具都能弄得懂,但他老婆连买个银行理财产品还要问人家保不保本。
可回到买学区房这件事情上,李刚一开始就陷入了思维陷阱:他没有思考他们家的学区房是不是一个必须而且合理的目标,首先考虑的是家里的钱够不够。
这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
是直奔目标而去,然后再去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一想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产生放弃的直觉。
而一旦陷入这样直接放弃的惯常思维中,我们的格局就会越来越小,小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第三:未雨绸缪规划空闲
《魔鬼经济学》的联合作者都伯纳讲过自己的成长故事。
小时候,他随长辈去钓鱼。经过千辛万苦,他总算在湖边钓到了几条小鱼。这是他第一次钓到鱼,还想着多钓几头,结果就被长辈带到了较深的湖区,学着去钓大鱼。虽然这次没能钓上大鱼,但都伯纳从中学到了关于机会成本的道理:
如果你将所有的时间都浪费在钓小鱼上,你就不会有时间——或发展技术,或锻炼耐心——去钓大鱼了。
同理,如果你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放在娱乐休闲上,那么,你就不会有时间去实现你和外部世界的重新链接。
查理.芒格说,他所认识的所有聪明人中,没有人是不爱读书的。他自己本身就经常被称作行走的书本。
著名的房地产界段子手冯仑,说他经常碰到一些人,岁数不大,但给人感觉很老旧。细想才发现是因为他们讲出来的词汇,大都是20年前的。不经常读书的人,他的词汇就容易枯竭,思想就容易停滞,更谈不上跟上这个世界的变化。
除了读书思考,还可以把空余时间用在自身素质的升级上,或者培训提升,或者培育爱好,或者修炼技能。
那句鸡汤怎么说的?
你怎么度过空余时间,就怎么度过一生。
4、
龙应台对安德烈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句话,同样适用已经工作的你我。
我们要求自己始终努力用功,不是为了要和别人比较,而是因为,希望自己能随时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那些有意义的、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