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手机「锤子」,遭遇方言“锤子”的尴尬
关于「锤子」手机的由来,以及罗永浩改名「锤子」为「野望」的原因,「灰犀牛」就不在这里炒冷饭了。
有关“锤子”方言,我专门请教了成都的同学,在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区域的方言中,主要语境是表达:
否定、不满、不屑于、抱怨、责怪、笨蛋、有病、不识时务这些。
所以人家问你买了个啥手机啊!你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难道捂着脸说我买了个「锤子」?
你跟人说我买个「锤子」,别人也会理解为,你买“锤子”,意思买不起。
工匠手机「锤子」,遭遇方言“锤子”的尴尬尽管如此,对于改名,作为吃瓜群众,「灰犀牛」有不同的看法。
乍一听,「锤子」在这些地区语境不是很好,其实不全对,能说这个话的,大都是关系不错的人。
生活本来太严肃,很多时候一句“锤子”调侃或自嘲,反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至于严肃的场合,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什么是理性客观,无伤大雅。「锤子」手机面临的尴尬,太多的品牌遇到过,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例如比亚迪,在南京那一带谐音就是骂人的;美食品牌“叫个鸭子”让人浮想联翩、梅赛德斯.奔驰谐音没得晒.奔死、丰田谐音粪田、本田谐音本填(本钱都赔没了)……
工匠手机「锤子」,遭遇方言“锤子”的尴尬你看,关键不在名字,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至少能说明两点:
一是这家企业营销意识和营销能力强;二是这家企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如果品质、品牌、影响力等形象深植消费者内心,岂是方言和谐音可左右的?
笔者还是喜欢老罗以前的态度:改名这个事,我认为没有必要,不会因为一个地区而改名字。态度很明确,质量第一。
如果老罗能坚持“工匠精神”的那股执拗,对于「锤子」这个寓意工匠精神的品牌,我还是有信心的。
工匠手机「锤子」,遭遇方言“锤子”的尴尬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氛围,一切皆是流量入口,争议才能引起关注,多好的广告传播呀。
目前来看,改名已是实锤,让人不免担忧,原来象征“工匠精神”的「锤子」,在面对成都市6亿元投资和方言时是可以妥协的。
当然这是对投资人,地方ZF,民俗的尊重。相信老罗的工匠精神本身并没有妥协。
「锤子」挺好的名字,你改个“锤子”呀!罗老师最后如果不改,这种“工匠”的执拗精神更是绝妙的营销。
而「野望」这个名字实在是糟糕,网上分析的很多,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
「灰犀牛评论」系头条签约作者,已委托快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