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2/100 数字化赋予新生命——观“汉无极”马王堆展
现在是2023.3.27,晚上10.16,记录周末。
这周末是独立住后的第一个周末,周五晚上回爸妈家吃了晚饭,和姐姐一家小聚一下,周六就开启忙碌的周末小假期。
周六去了预约已久的闵行博物馆看《汉无极》展览。
汉无极,是长沙马王堆遗址的特展,带来了西汉时期顶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场景,这次展览中,有博物馆志愿者每半小时带着游客讲解游览,也有很多的小团,由独立讲解员详细讲述一些重点文物背后的故事,可以说现场的学术氛围特别浓厚,比之前的《乐居长安》展览隆重许多。
现场学习
其实我原本是抱着走马观花去的,却被一个学生团的讲解吸引了。在马王堆汉墓中,一共出土了约500多件漆器,而且至今看来都是崭新的,在独自游览时,我只是觉得这些漆器的颜色很庄严,都是黑色朱红色的,漆器上的纹饰简洁又看着很复杂,在一个君幸食猫食盘中,有许多猫形图案,这些都成为了现场的装饰,正当我还在想这狸猫纹和“君幸食”什么意思时,旁边的学生团来了。
讲解员拿着ipad,出示了一个“漆”字,开始娓娓道来“漆树”和漆器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漆字上,有树的图案,而我们看到的漆器的漆,就是漆树的汁液,这种特殊的汁液。割开漆树树皮,会流出白色的生漆,在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成虎斑色,最后变成黑色。接着继续讲漆器颜色为什么以“红黑”为主,这是因为从先秦开始,就依照传统“禹作祭器,墨染其上,朱画其内”,而且在汉代,已经有专门管理和生产漆器的机构,足以说明西汉时期漆器发展的鼎盛。
在漆器陈列的地方,有一些特别的漆器,如辛追夫人用的“双层九子漆奁”,外黑内红,九个格子分别摆放在专门的凹槽内。在漆奁外盖上,复杂的工艺+贴金箔的豪气,隔着玻璃都能看到它的金光闪闪,这里又涉及到了制作的工艺(没听太懂,直接略过),但是足以见得辛追夫人是多么有地位的一位夫人。
除了九子漆奁外,还有“君幸酒”漆耳杯,以及摆放漆耳杯的容器,都是非常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
如果我自己去看,根本看不到这么深刻的内容…
后来因为讲的太多了,人也太多了,我们就自己继续看了。
但是突然发现,自己来看展览,确实一次是不够的,或者是半天是不够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当场查,又或者来一次后回家查,第二天继续去,才能对展览有更深的认识。
数字化布展
在本次展览中,除了文物本身的价值外,还有非常先进和有趣的数字化呈现,会动的《车马仪仗图》、指导养生的《导引图》、拆解版的《T形帛画》都是。最精彩的是,博物馆用3D方式呈现了辛追夫人灵魂升天的想象,再现了古人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这些文物与数字化的结合,可以说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种推广宣传的方式,也能让观者更容易看懂文物中的细节。
这也正是“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一个场景,文化遗产+科技,让文物们在新时代有新的生命力。真为文化工作者们点赞,在严谨的历史下,为文物们赋予了新时代的新基因,迸发出新的活力,也更有生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