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阁中华文学更文800字点赞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2022-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碧彧

作为书法爱好者,一直以来非常喜欢文徵明的字,也会时常临摹,怎奈本人愚笨,功力尚浅,只能照猫画虎,囫囵吞枣,始终写不出大家的精髓和韵味,只有静下心来,反复揣摩,反复推敲,认真临帖,希翼取得一点进步。

好,今天我们就来聊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人。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文徵明是自元赵孟頫后,诗文书画的集大成者,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

文徵明鉴识精明,立意高远,又泳涵经史以通名理,有正人君子醇正清雅之风,绝无跋扈嚣张之气。

特别是应诏入京的三年,因专业书写诰敕,不仅书艺大进,且书风尚渐整齐。

梁巘评“文衡山书方整遒劲,力追唐人。晚年始一意永师,求之圆润,而神韵蕴藉矣。”

文徵明汲取了赵孟頫的圆润、欧阳询的严整、二王的飘逸和黄庭坚的清劲。

起笔多用露锋,或露藏兼之。行笔中锋,筋骨血肉匀当。转折处方圆兼用,富于变化。点拂波捺之间,使转运行之际,笔笔有自,处处见法。

用笔之妙,珠圆玉润,清气拂颊,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姿媚之内。

特别是八十岁以后的作品,心手相忘,全以神运,出神入化。

清人评价道“衡山太史书画瓣香松雪,笔法到格,乎入吴兴之室矣。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味,别敞逕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我们今天不聊文徴明的书法哈,我们聊聊他的诗。

虽说文徴明是吴门四才子之一,在民间,虽没有其他三位才子的故事、轶闻多,但他在历史上的成就却是最大的。

谁曾想,有如此成就之人,却是天资愚钝,九次科举均落选。

文徵明是一个晚慧的人,史料上称他七岁才能站立,八岁“语犹不甚了了”,到11岁还是口齿不清,更别说写字背诗了。

而他的父亲文林却格外喜爱这个看似不太聪颖的孩子,常对人说:“此儿他日必有所成。”

他虽然晚慧,却敦厚温和,心态超然,大器晚成,福寿年高。

明代的才子一直有着考取功名当官的愿望,文徵明一生经历多次科考,却屡考屡败。

他19岁应岁试,因为考卷上的字迹不佳,被考官置于三等,他由此发奋习书。

26岁参加乡试,来来回回9次都没有考上,这让文徵明苦恼不已。

1498年,文徵明已经29岁,与唐寅一起参加乡试。这是唐寅第一次参加乡试,但唐寅天生聪慧,又有好友祝允明曾经指导过,让他第一次考试就得了解元,而文徵明还是名落孙山。

唐寅本就高调,中了解元就请好友一起吃饭,还做了一首《金粉福地赋》助兴,丝毫没看到文徵明眼中的落寞。

回到旅馆后,文徵明想想自己前两次的失败,失落的写下《客夜》“男儿莫恃方年少,触事撄愁念已非。”好在他的父亲安慰他:“儿晚成,无害”。

1519年,宁王朱宸濠正在招纳贤纳才,他对这文徵明的兴趣很大,让他不必再去考试,直接来为自己做事,还允诺给文徵明更好的待遇,并派人送去礼物。

文徵明此时已经50多岁,称自己有病不能前去,写了一首《病中遣怀》“不妨穷巷频回辙,消受垆香一味闲。”表明自己不愿意曲意逢迎。

时来运转,文征明入朝为官

乡试三年举行一回,文徵明熬了这么多年,考了九次,未曾中举。终于在1523年,文徵明的运气却来了。

虽然此时文徵明已经五十三岁了,但政治权贵的愿望让他没有放弃科举。

可他已经不符合乡试的要求,只好以“岁贡生”来参加礼部的考试。还好朝中几位官员赏识文徵明,特意举荐,文徵明这才得到翰林院待诏。

后世又称其为“文待诏”,这年文徴明已经54岁。

虽然是个九品官员,但是翰林院待诏的政治地位很高,文徵明已经很满意这个职位。

刚到京城的文徵明对,这个气势恢宏的宫殿充满好奇,写下一首《实录成赐燕礼部》:“北府书成奏尚方,南宫拜诏许传觞……浓恩恰似朝来雨,散作槐厅六月凉。”以表感谢之情。

文徵明是位刚正不阿、温和之人,对于官场上的那些勾结、暗通,他无法应付。

然而,有些好事者视文徵明为画匠,有意的贬低他。

如此进退两难、徘徊不定的局面,纵有满腹经纶,却又感到前路迷茫,感慨自己命运不济、生不逢时。

为此让文徵明产生了归家之意,并写下一首《感怀》。

《感怀》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明•文徵明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前半生浪迹江湖的自由生活和为名爵所累的矛盾;后四句写做官后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诗本愤世,但作者从自责出仕切入,谦和温婉,用典贴切,如同己出。

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三十年来一直过着隐居生活,怎么老了还跑到官场里受束缚。

麋鹿踪:喻隐居生涯。若为:为什么。

老去:作者出为翰林待诏时已五十余岁,故云。

樊笼:喻官场,出自晋陶渊明《归田园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首句“三十年来麋鹿踪”一句概括了文征明前半生浪迹江湖的生活。

苏轼贬黄州作《赤壁赋》云:“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这种生活虽不富贵,但有淡泊自甘,闲适自在之乐。

“若为老去人樊笼”一句则表现出深刻的思想矛盾。一方面他已经应试得官职,这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强加,说明诗人入世出仕之心未泯。

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若有所失,想起像是背道而驰似的。显然,待诏翰林的文征明,这时已是悔恨代替了如意。觉得“老去人樊笼”,是办了一件错事,弄得前功尽弃。

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

这句是说我时常梦到雨天去五湖划小舟,现在却在秋天离乡万里,感叹衰鬓如蓬。

五湖:向来说法不一,这里应泛指吴越一带湖泊。

扁舟:小船。春梦:春日之梦,喻作者官居翰林的处境。

宋赵令畴《侯鲭录》载,苏轼谪在昌化,有老妇谓日:“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此句用典。

“五湖”“扁舟”指春秋时范蠡之事,他在灭吴之后,功成身退。乃乘扁舟,入五湖,隐姓埋名,过着悠闲的生活,事见《史记》及《吴越春秋》。

此二句以景语承上句抒慨,其间融入了范蠡和张翰的故事。一正用,一反用,诗人本来梦想如范蠡一样潇洒度日,却为名爵所羁,落得秋风万里,两鬓萧瑟。可见这一联全是虚拟之景。

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

这句说远志出了山便成为小草,神鱼失去水便会被沙虫所困。

远志:草名,高七、八寸,茎细;小草,中药名,远志的苗。

沙虫:水边草地的小虫,能入皮肤害人。

此二句继续写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是全诗警策所在。

“远志”名义颇寓豪情,而其实只是一种“小草”,本无在山出山的区别。

诗人用《世说新语》郝隆的名言巧妙地将此物名实分属,写作“远志出山成小草”。就综合了“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杜甫《佳人》),这两种意思,意言一念之差,可以使一个人的名节受到很大亏损。

“神鱼失水困沙虫”,与俗语“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同义。在庸俗势力的包围下,高尚没有用武之地。

这两句既有对上层社会的厌恶,也有对个人失策的反省。当然是有感而发的,可见文征明待诏翰林的处境,比李白待诏翰林时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

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

最后一句是说直到白头才被朝廷征召,可我无法像东方朔那般诙谐调笑自遣。

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或被征召,皆由公车接待。

东方朔官至太中大夫,在朝廷其实也不顺心,只能自称避世金马门,多以诙谐调笑自遣。而诗人以白首待诏,似又不能如东方自寻开心,故末句云云。

读竟全篇,可见文征明在应试求职之前,曾对步人仕途有过良好的愿望,是抱着试一试的机会主义态度。殊不知官场比他所想要复杂得多,他便很快的失望了。这时已有进退失据之感。

正是这种矛盾尴尬的状况,使他写成这篇言志感怀之作。诗中多用昔人故事,只因情与境会,故信手拈来,皆成妙谛。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