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空气
自从朋友告诉我,简书上的文字是作品的原创首发,会影响在论坛和微信平台发表,现在的简书便有所顾忌。
10月的3、4号,是妹妹照顾父亲的生活,3日一大早就告诉蒲先生我要去外面喝茶,把家里的零食和方便面、方便饭带上,再带二个暖水瓶。怕回锦苑躺平内卷,那就去大自然呼吸自由的空气。
3日早上8点刚过,蒲先生就把车开到了父亲小区大门外,我立刻打开车门坐了进去。“你今天打算去哪里呢?”“我就想去一个环境好的郊外,我们把小桌子和小凳子拿出来,在大自然中喝茶。”蒲先生问我:“这样的地方在哪呢?”“我也不知道,就像北湖那样的环境。这样先往安仁古镇方向去,看看路边有没有这样的好地方。”
这次的外出要尽量避免与人群大面积的接触,就是想独自拥有。刚上汽车感觉很热,成都节日里的温度的确有点高。
一路上,都没有看到想要的喝茶环境,就是像北湖那样湿地公园的景色。或许今天是节假日的中间,往来的汽车较少,一路顺风就到了安仁古镇。
来到了丁字路口,往左就是安仁古镇,想象着那里人山人海,就少了游兴。往右就是城区,那就去逛一逛吧,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停了车下来喝茶。
一路上没有看到想象中的城区,倒是看到棕色的标识牌,只见上面写着“邛窑遗址博物馆”的字样。于是决定去邛崃,那里还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
汽车行驶到凤求凰公园,已经是中午12点过了,正准备下车去游览一番,汽车玻璃窗前落下了雨点,越来越大。索性,先吃方便面权作午餐,等雨停了再去游览。拿出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开始阅读。这是一本普及本,浅显易懂。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雨点飘洒在玻璃窗前,不远处的凤求凰公园的金菊开得正艳,做核酸检测的人们撑伞有秩序地前行,人与大自然是如此和谐。
秋天的雨来得快来得急,去得也匆匆。雨过天晴后,空气格外清新,令人舒心舒畅。
走走停停穿越汉朝,沉浸在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里,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下午去了邛窑遗址博物馆,观看了邛窑遗址展览。邛窑遗址,用一种诗意的方式,诉说着邛崃曾经的繁华,是邛窑的“文化之根”。于是,对邛崃这座城市,立刻充满了好奇心。
步行遇见“散花书院”,正好进去买一本关于邛崃的书。可是,很不凑巧,卖书的茶厅有人消费,只好望书兴叹。
后来,我们在城里转了转,就是觉得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街道也比较宽阔。一座座高楼大厦全都建在公园里,真是一座宜居城市。
离开了邛崃城上了高速公路,准备往名山方向去。到了邛崃高速公路服务区,感觉这里洗漱方便,就决定在这里休息,明天早上再出发。汽车在此时就发挥了多功能,放下后面二排椅子,就是一张小床。
闲下来的时光里,发现停在这里除了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是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此时的自己,就是时间的富翁。于是赶快拿出《梦溪笔谈》阅读,当暮色来临的时候,就在手机上阅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