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话92: 家庭和学校影响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6人  秋雨茗青

今天读的是第五章《家庭影响》和第六章《社会影响》。这两章和我的工作密切相关。作者的话指出了很多存在于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话语也是似曾相识的熟悉。也许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已经潜移默化地使用了作者使用的理论。

“那么,老师需要怎样去帮助他们呢?首先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母亲,与孩子们亲密相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对于他首先接触的人的兴趣大小,会决定他今后改善的好坏程度。训斥和惩罚是绝对不可以用的,因为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如果对一个不想融入学校环境的孩子进行训斥和惩罚,就会给孩子一种错觉:我想的没错,学校果然是令人讨厌的地方。以我所见,如果我在学校常常受到老师的惩罚和训斥,肯定不会再愿意和老师碰面,也会尽力让自己逃脱这种环境,不受学校的束缚。

那些逃课、调皮、成绩差、看似愚笨的孩子们讨厌学校的原因多数是人为造成的。他们并非天生愚笨,因为在编造逃学理由和模仿家长笔迹方面,他们总是比别人略高一筹,然而在学校几乎没有人肯定他们的优点。走出校园,他们就会和其他逃学的孩子混在一起,在这里他得到的赞扬总是多于在学校的。所以,和他们在一起,他会有一种成就感,认为能够显现自己价值的地方不是学校,而是在他们这个群体中。从中我们就了解了,那些在班里被人看成另类的孩子为什么总是容易被犯罪分子诱骗。

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老师若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要知道这个孩子以前对什么感兴趣,并且要告诉他,不管是在以前感兴趣的方面还是其他方面,他都会取得很好的成就。如果孩子对某一件事充满了自信,那么对其他事物同样会有信心。所以,我们需要知道这个孩子最初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什么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以及他们的优势所在。有的孩子喜欢观察,有的喜欢聆听,有的则极为好动。视觉型的孩子会对那些运用眼睛的方面感兴趣,比如地理或绘画。但是如果他们没有机会在视觉方面发挥作用,接受知识就会很慢。比如,他们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这时,他们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因为遗传因素造成的智力有问题或者天分不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