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选择股权投资?
前言
投资,投的肯定是一种资产,目的是希望这类资产在未来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现金流
而资产分很多种,现金、房产、债券、黄金、珠宝等都可以被视作资产,股权也是一类资产
之前在写 读《投资的本源:稳健均衡投资策略》 这篇文章时,我就接受到这么一个观点——
股权是近百年来长期收益最高的资产
但是如果不能更深层次地去理解这个结论背后的原因和逻辑
不仅会导致投资人在持有股权的过程中表现得缺乏信心,容易受到市价波动的影响而动摇和自我怀疑
而且可能诱使多数人忽视股票的本质和市场的规律,沉迷于跟风炒作和追涨杀跌
那么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正视股票的本质
把它视作一种资产,是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而不是当作一种筹码炒来炒去
接着,我们可以试图从以下角度来剖析并理解股权资产能带来高收益的缘由:
一、近百年来,总的蛋糕正在加速变大
这里的蛋糕可以理解成财富总量,而人们对财富的理解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包括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大部分人一开始也像我一样,简单的把财富等同于金钱、货币
但其实对于国家来说,货币只是对财富具有索取权的债权凭证,没有对应的财富,货币与白纸无异
后来读了几本书,我又模糊地意识到,财富源自人们所创造的价值之和
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应该与其劳动力和生产效率有关
但除了生产,交换也满足了人类的许多需求,那它也创造了价值
而近两百多年,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使得人类的生产速度和交换效率大幅提升
在短短的时间内,经济整体呈现持续性的陡峭式增长,即所谓的总蛋糕在加速变大
股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而企业又是贡献经济的一份子,持有股权的投资人所能分到的蛋糕自然也会变多
二、相对于人力资本,股权分得的蛋糕更多
上一条提到生产和交换能够创造价值,而这些活动其实就是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结合的过程
其中,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与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
冯导的代表作《天下无贼》里有句脍炙人口的台词:“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
显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它比物质资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但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是,做得多并不一定分得多 —— 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
体现到一家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当中,常常表现为股权资本占有了部分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可能就会理解,为什么自己明明给公司带来了100块钱的利润,却只能分到10块薪酬
《投资至简》一书中也给了个例子:
2017年A股19家白酒上市公司合计支付给员工的工资薪酬是72亿元,而他们创造的净利润合计为522亿元
2019年,茅台股份员工薪酬为30亿元,而净利润为412亿元
五粮液董事长李曙光和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都只有70余万元
还有这句话也可以仔细品读下
人力资本的回报是薪酬,作为营业成本,是“优先的”
而股权的回报主要来自于利润,是“劣后的”
“优先的”并不意味着占据主导,“劣后的”反而是有主导地位
除此之外,税收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因素,而这是大多数人可能未经留意的——
国内针对财产性收入的资本利得税税率明显偏低
大家经常接触到的个人所得税过多的侧重于劳动性收入而忽略了财产性收入
过去国人以劳动所得为主,这个税制无可厚非
但现在劳动收入的占比越来越低、财产性收入越来越高,这个税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比如股票的买卖,国家为了鼓励股市的发展,现在就没有征收资本利得税
而针对股息等收入,也仅仅采用了20%的比例税率
相较而言,高工薪人群反而被征收了高比例的税率,但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高收入群体
毕竟真正高收入的群体主要还是来自于财产性收入,而不是劳动性收入
另一方面由于物质资本更具有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导致部分应由人力资本获得的回报被以物质资本回报的形式留在了企业中
对该论据还有个佐证,现在的公司对核心人才的奖励大部分偏向于通过股权激励的形式来体现
除了增加员工的动力和凝聚力,其实也是为了使得对人力资本的回报更加“公平”
三、股权回报再投资
市场上有些优质公司分红少得可怜甚至不分红,对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它们小气
很多时候是因为这些企业想将该部分利润留存下来用于扩大再生产
对于投资人来讲,虽然拿到手的现金白银更能令人心安
但理性告诉我们,将这部分利润交给更优秀的人才和企业去管理才能真正发挥其复利效应
例如,我们可以简单地用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来衡量一家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
根据2020年的财报显示,贵州茅台在过去12个月内的 ROIC 为 29.45%
再结合资金成本端,按照大多数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在8~12%之间计算
毛估估直接用ROIC减去WACC便是投资人能够获得的超额收益
大概20%的超额投资收益岂不是比我们个人拿着这部分现金去做资金管理强得多的多?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已投入资本的回报率做了个极其模糊的估算
至于再投资的资本回报率能够达到多少,还需要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态势和盈利增长能力进行判断和预测
四、政策导向,发展股市
一直以来,中国居民家庭有着最主要的两个投资渠道——房市和股市
过去二十年,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年代
但是,城镇化进程带给房市投资的时代红利已经过去,这一点也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达成了共识
当下,相关政策方针的大方向也非常明确,就是防风险补短板,控制房市,发展股市,加大内循环,促进产业升级
针对房市,国家不断强调“房住不炒”,对需求端宣布限购,资金端实施限贷,供给端也给房地产商划下三道红线,土地端因城施策个性化供地
针对股市,国家推行注册制的实施,A股和港股通扩容,中概股开始回归,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衣食住行等各个行业上市并崛起
普通人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去挑选并陪伴这些优秀的企业一起成长和分享成果
当然,与此同时,对优秀公司的甄别、洞察和选择也会变得越来越难
小结
除此之外,股权投资还有流动性高、准入门槛低等优势,这些因素也使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投资方式
然而,尽管股权投资有着这么多的优点,股市却始终流传着“七亏二平一赚”的箴言
股市本是为普通人提供了投资优秀企业、购置顶级资产的渠道,却被许多人误解成一夜暴富的捷径
站在国家层面,一方面需要促进更多普通人进入股市,能够进行物质资本投资,从而分享企业和社会的发展红利
但是另一方面,人性的缺陷只会诱使大多数人在贪婪和恐惧中被市场一次次地收割却不知悔改
要解决这个矛盾,可能需要管理者设计出更加精妙的制度和产品,或者通过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能够真正地理解并接受价值投资
对我而言,在兴趣范围内,我最喜欢拿健身和投资作类比
我健身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规律的饮食和睡眠,同时在刻苦的训练过程中去感受对精神意志的磨炼
而好的身材和精神面貌只是努力的结果,不能将它们本末倒置
同样,投资是因为享受阅读、观察和思考的过程
最后的收益也只是其附加产物,不能理解这一点就很难做到可持续
我希望所有的爱好和追求最终都能够回归生活本身,帮助提高生活品质,从而更好地去享受生活
而我们只需要做到专注、认真和努力,最后的收获都会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