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解读人世

柴是山上捡的,但是捆柴的绳子得是你自己的。

2021-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李砍柴

最近点评小伙伴们的文章,发现很多差不多类似的问题。

第一,文章完全陷于套路,尤其是切入点过于套路化,典型的一个几句话对某个人物的总结,然后再说,他是谁谁谁,缺乏新意,也没有非常强的钩子,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

我之前说过文章开头一定要先声夺人,一鸣惊人,惊艳亮相,起要浩荡。这个部分没抓住人,基本后边也没人看了,所以一定要从海量的素材里优中选优,而不是随意套一个开头进来。

比如如果我写弘一法师,我一定要在开头讲一个故事,他的日本妻子含着泪来求他回家,他无情拒绝。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故事非常具有戏剧冲突,有很强的画面感,能够勾起人强烈的好奇心:弘一法师为什么会这么无情,为了做和尚连老婆都不要了?

这个时候就有了一条主线,读者就被你的叙事节奏带着走。

文似看山不喜平,就跟一个电视剧一样,你一上来全是旁白,他出生于1985年,他是个好孩子,他事业很成功……这是最低级的宣传片的写法。真正好的电影电视剧,一定是先声夺人,情节曲折,这样才能把观众固定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进去。

第二,文章的结构相对平庸,没有足够的节奏感,基本属于平铺直叙的写作模式

我之前一直在反对把文章写成百科体,类似于“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生平,作者小时候如何如何,长大后多么牛逼”这样的结构。

第三,很多作品缺乏灵魂,基本上很难把作者的人物特征写出来,文章的整体节奏平缓,没有起伏,没有戏剧冲突。

第四,缺乏故事性,缺乏细节性描述。文字平铺直叙,寡淡无味。

第五,结尾平庸,像中学生作文的写法。结尾一定要升华,要提炼出来观点。

目前最讨厌的就是百科体,完全不去提炼人物特征,不去寻找好的故事,一味地照搬老旧素材,一样的选题,大家用的素材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兼职太可怕了。

其实写作就好比是砍柴,很多人砍了一大捆柴,但是找不到一根绳子把它们捆起来,所以这个柴还是散的,但如果说有了绳子捆住,这个柴才能称之为一个整体。

比如我写沈从文,我在看到《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本书时,发现有很多关于沈从文“哭泣”的描述,于是我就用沈的各种“哭”来串起整个叙事,进而剖析他的性格,别人对他的误解,以及他对文学的贡献,这样一来,人物形象变得清晰立体,沈从文的个性也就跃然纸上。那么“哭”,就是我看了很多沈从文的书之后找到的那根绳子。

我们现在写文章,面对素材都懒得嚼,懒得消化,恨不得素材拿来改几个字就用,根本不去思考,不去消化后变成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风格呈现出来,就好比我们习惯性地把一堆柴堆在一起,以为就是一篇文章了,殊不知,这样的文章就是垃圾,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核心,没有灵魂,它是“死”的,一旦你找到了你的切入点——观点——主线,那么这个文章才“活”起来。

比如六神磊磊《一个小号的逆袭》这篇文章,就属于非常高级的人物稿写法,把杜甫放在了当今自媒体的环境里,立刻推陈出新,让人耳目一新,被作者的才华和幽默折服。

我们现在写人物,很容易就把人物形象脸谱化、扁平化:全是在写这个人多好多牛逼,却不敢去呈现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

我们现在最欠缺的,就是“提炼”,就是要找到那根捆柴的绳子。如果没找到,那你这篇文章就不成立。咱们现在很多文章基本都是一个套路,连素材都大体一致,这不被人认为是洗稿才怪。还是咱们挖掘素材挖掘人物特性太浅了。

咱们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独立观点。万事万物都可能是你的素材,你的论据,你的切入点,素材(柴)俯拾皆是,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到那根绳子,把柴捆起来,你要学会驾驭他们。

柴可以是山上捡的,但是捆柴的绳子得是你自己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