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大学生怎么样了
今天读在微博上看到一篇文章《农村女大学生在纠结中前行》,作为一个经历相似的人,也从自身的角度分析一下那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大学生怎么样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4123/42fa2154a4643a56.jpg)
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我算是从地地道道的农村走进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大学的四年是在郑州度过的,周围差不多都是河南省内其他市的同学,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但是总归是相差不大,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差距感。但是到了研究生,班上除我之外的其他8位同学都是来自城市的独生子女,刚开始的落差很大,我有些不习惯,也对自己的农村的出身感到羞涩,甚至羞以启齿。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4123/7bc506c27ef3acee.jpg)
但是我也很感谢这段独特煎熬的时光,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虽然我与他们有差距,但至少我能通过努力去一步步地缩小这些差距。而且我也渐渐地明白,其实我跟他们的差距在于我们父母之间的差距,抛开父母的身份,我跟他们是一样的,而且大家能够走到一起成为同学,表明那些他们有我没有的特点、优点也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我能够通过努力获得他们身上的特质,那么我就会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研究生毕业,我选择留在北京,可能某天也会无奈地离开,但是我总觉得自己能够看到多彩的世界,争取更多可能性的生活才没有遗憾。我至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视野,包括加入行动营,至少我没有屈服,没有妥协。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富二代,甚至我周围的人几乎都是城二代,但是我坚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走出农村进入城市的第一代,至少我已经走出来了,那么我的下一代至少能够拥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4123/7be79ba629cc0e9e.jpg)
但是我还是有很多煎熬和痛苦。不管是我这一代,还是现在老家的孩子,从小到大父母最关心的是学习,询问最多的也是成绩,因为只有读书这条路才能让我们走出来,当然这种观念也被根植到我的大脑中,我信奉着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但现实总归那么不如人意,看看每个月微薄的收入就知道了。
爷爷在家里过得特别节俭,有些行为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但我也没底气地跟他讲,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不用再这样不舍得吃穿了,因为我还没有足够的资本保证他衣食无忧。我也特别渴望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但是想想父母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辛苦钱的艰辛,各种计划也一再被搁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4123/a5bcce8d27933292.jpg)
研究生毕业了,家人也开始为我的终身大事着急,他们总说女孩儿嫁人不像男孩儿娶媳妇,除了看人还要了解对方的家庭,所以他们劝我不能太挑剔,要抓紧,否则好的结婚对象没有了。但是我还是期望因为爱情而结婚,而非一个合适的人。姐姐说我太理想主义,但我总觉得这样才比较安心。
所幸我的家人还是比较开明,他们是在给我提供建议,而非是我生活的决定者,允许我有自己的想法,也能给予鼓励和支持。但是他们的这种体谅让我也更加有负罪感,让我更加有压力。但是与其说是他们给了我这种压力,不如说是我早已把这些当做是我的使命,我希望给他们富足的生活,给自己想要的人生。所以有时我很急躁,总怕蹉跎了时光,碌碌无为。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也提到写这篇文章知识想说明一种生活状态,给情绪一个出口。是的,我也需要一个对自己状态的总结,接纳自己的出身,与过去相关的思维方式,接纳自己的情绪,接纳是改变的开始,并且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继续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6374123/0225718441e52d5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