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住了两天
文/阿斌
在山里住了两天,这里没有城市里的喧嚣,没有网络信号,与宁姐彻夜长谈。宁姐讲她的人生经历,讲她的事业,讲她的婚姻,讲她的孩子,讲她对社会的看法……
我是她忠实的听众,有许多我们共同认识的人,知道的事和共同的感慨。
世界变得很安静,窗外是低吟的山风,像是为我们的谈话配上了低声部的和旋。
我沉浸在她讲述的故事中。
宁姐告诉我,人生关键的就是几步,她最正确的选择就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当初她已经是一家大型国企的中层干部,手里有一定的小权力。但她还是选择了去中学教书。
校长是位复旦大学毕业的老大学生,问宁姐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宁姐告诉校长她大学的校名。
校长又问宁姐中学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师大一附中,宁姐回答说。
正是这所有着金字招牌的中学,校长当即决定接收她,并问宁姐,希望教什么课和不希望教什么?
宁姐回答,希望教化学、生物、数学、语文,不希望教音乐和体育。
结果校长安排宁姐教英语。
宁姐从初一新生开始带,教四个班的英语,一直到这一届学生的毕业。
之后教高中英语,最后的几年,只教高三英语。她带出的学生,许多考入一流重点大学,甚至遍及欧美许多国家。她本人被评为特级教师,许多年的模范教师。
宁姐和我说这些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宁姐说,她当初从工厂出来时,除了父亲,周围所有的人都反对,特别是她老公,坚决反对,认为她是瞎折腾。到了学校,工资待遇比在工厂里还少,这是为什么?
但是宁姐很坚定,认为从事与文化相关的职业,才是她的向往。
因为宁姐有很好的家庭背景,从小积累了大量的阅读量,做教师后又能把握高考的考点,她把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为重点得分项。在平时教学中,也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眼界。
宁姐告诉我,她的阅读得益于她的父亲。
宁姐的事业很成功,但是家庭却是不幸的。
一个女人对于男人的爱是建立在对对方欣赏的基础上的。但她当年只是觉得到了结婚的年龄,就结了。虽然有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但阴错阳差错过去了。
丈夫比她大12岁,把家里所有的事都承担了下来,把她宠成了公主。但是在精神层面上还是有欠缺的。尽管他在他的专业领域已经做得非常棒,但是,谈莎士比亚,谈贝多芬,他是一无所知的。
我说,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宁姐夫为了你们这个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宁姐说,这一点,我不否认。但在家里,他很少尊重我的意见,总是把我当小孩儿看。除了当初我调工作时的坚持外,儿子当年考学,本来学校里保送儿子上清华,学校里只有一个名额,班主任老师打电话通知,结果他爸坚决不要这个保送名额,非要让儿子学医不可。他是个很实用主义的人,认为学工科,工作没有大发展。儿子心里很不高兴,但家里一言堂,又拗不过,只好上了医学院。结果儿子在读研时出了车祸。
我知道我们遇到了谈话的禁区,这是宁姐的伤痛。我不再插话,静静地听着宁姐一个人叙述。
时间像流水,缓缓地流淌,宁姐还有许多故事。
因为山里冷,我给宁姐带去了一条毛毯,深蓝色的底色,上边有白色的羽毛和点点的小红点。毛毯很轻软,也很暖和。宁姐很喜欢。
我们一起吃月饼,吃葡萄和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