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艰难词汇: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
*01
跨过大西洋,抗下人生中所有悲伤,究竟会有多难……
所有的负面情绪里,我最痛恨悲伤。
压抑教会我耐心和忍让,愤怒让我懂的理智和冷静,嫉妒和焦虑给我动力去努力和拼搏。
只有悲伤,让我无力和绝望。
悲伤像一个不请自来的朋友,你心里讨厌他,憎恶他,但他却总是要出现在你眼前,纠缠你,无论你怎么赶也赶不走。
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完全不会游泳的人,被扔进大海里,只能慢慢淹没在深沉的海水中。除了挣扎和认命,你什么都做不了。
而我总是会陷入无尽的悲伤,为囚禁在笼中的斑马和猎豹,为流浪在大街无家可归的小猫,为高楼林立下宛若蝼蚁的我们……有时候听到一首歌,会不自觉的流泪;遇到一个人,也会想要猜想他的故事。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偏生很早之前就学会了“不要把悲伤传染给别人的美好品德”。
*02
记得第一次感觉到那种窒息的悲伤时,是在16岁的秋天,那时我刚上高一一个多月,外公就去世了。从六月份确诊癌症,到手术化疗前后才短短5个多月的时间。
而在之前,我以为开过刀就会好起来的,只是他日渐消瘦的身躯让我隐隐有些担忧而已。关于死亡,我好像自动地过滤掉了这种想法,或者说是潜意识地拒绝往这方面去想。
那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地面对至亲至爱之人的死亡,眼泪像坏了的水龙头,怎么也关不掉。我从来不知道我可以哭的那么频繁,那么悲痛。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心里好像始终有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悲伤之海,它就在那里,我甚至可以触摸的到它。
和外公之间欢笑美好的记忆画面一帧一帧地在脑海中放映,然而却是故人已去。那种感觉就像有人往你的胸口刺了一刀,但偏偏不能立即将刀拔出来,你只能慢慢看着血流干,而束手无策。
记得《大鱼海棠》里有一段台词,他说 “我告诉你什么最可悲:你遇见一个人,犯了一个错,你想弥补想还清,最后你才发现根本无力回天,犯下的罪过永远无法弥补。”
在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如期而至。
最悲伤的事情是那人已远去,你思念千万遍而不得。
所有的眼泪都有一个名字,最苦涩的那种,叫做遗憾,遗憾而无力回天的只能转化成悲伤。
*03
人生最艰难词汇: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刚刚读完了Kline的《孤儿列车》,买这本书之初也是因为书名和推荐书评,以“爱与勇气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
因为长大后的世界,成人世界的法则是学会自愈一切的能力,懂得不要随随便便找依靠的人情世故。
主人公薇薇安九岁失去了父母、两个胞胎兄弟和一个生死未卜尚在襁褓中的妹妹。从爱尔兰来到纽约,横跨了大西洋,到成了在异乡的孤儿,继而跟随自美国东部出发的孤儿列车前往中西部地区,在沿途各站变成令人挑选的“商品”。
她辗转流落了多个家庭,名字也从最初的妮芙,到多萝西,再到成了替代品的薇薇安。寄人篱下,辗转飘零,悲惨的身世裹挟着人生最初悲伤的色彩。
里面有一段关于薇薇安的心理描写,读的时候,也十分真切地感受到了因她的际遇而产生的悲伤,让人哽咽
“我感觉自己正一步步躲进内心深处,明知自己无人怜爱,无人关怀,永远是个局外人——这是种多么悲惨的童年。我感觉自己比实际年龄苍老十岁。我懂的事太多,见过人们最卑劣、最绝望、最自私的一面,而这一切让我变得小心翼翼。于是我学着伪装,学着微笑与点头,学着在毫无触动时佯装感同身受。我学习装模作样,装作与众人一般无二,即便心中早已支离破碎。”
到了二十三岁时,挚爱又成了幽魂,因为太过害怕人生的一次次失去,于是把刚刚出生的女儿送走了。从此,为自己筑了一道钢铁之躯。
91岁时,故人几乎都成了幽魂。她才得知妹妹当年并没有死,一直康健地活着,而失去的女儿带着孙子孙女与她终于能够重逢。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是她的一生。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而薇薇安唯一可以拿来慰藉自己的则是,失去的故人都成了守护在她身边的幽灵,也许幽灵无法代替活生生的人,但她别无选择,人生的前91年都别无选择。
她没有被命运击垮,尽管一次次地被玩弄,所爱之人都离她远去。我只知道的是,她没有轰然倒塌,她心中始终有所挂牵,始终存在一望无际的勇气,尽管她试图变得坚硬。
*04
人生最艰难词汇: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桑德伯格2016年在伯克利大学作毕业演讲,演讲的主题是——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
她说最终塑造我们的,是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光,而非浮名虚利。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我们记忆深处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日后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人生最艰难词汇: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桑德伯格是谁?曾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厅主任、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现任Facebook首席运营官,被媒体称为“Facebook的第一夫人”,她也是第一位进入Facebook董事会的女性成员。同时,她还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 的商业女精英之一。
然而围绕她的光环始终这样显著,令人羡慕的事业,幸福的家庭……但就在2015年,上帝关上了她的幸福之门。她的丈夫在健身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只剩下她和年幼的孩子。她说在那之后的好几个月,在那之后的很多时候,“我感觉我自己要被悲痛所吞噬了。那是种填满你的心脏、你的肺、限制你思考,甚至让你无法呼吸的空虚。”
我想我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我知道那种悲伤的深度以及痛失挚爱的残酷。
人生最艰难词汇: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能力但她熬过来了。因为还要呼吸,因为还要行走,因为还有其他深爱的人,因为还有漫漫余生,她要一个人把和丈夫的那份一起走完。
我不能说我们可以让悲伤这种情绪完全消失,因为真的办不到。但我们可以把悲伤的周期缩短,悲伤的程度降低,然后变成砥砺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05
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发现,三个P 理论,可以将它理解为我们从悲伤中振作起来的关键。
即个人化(Personalization)、
普遍性(Pervasiveness)、
持久性(Permanence)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你要知道,并不是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由于你做错了什么才导致的。
第一个假象是个人化:总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才导致不幸的发生。
这与承担责任不同,责任是该做的。但是应当要懂得的是,并非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不幸都是由我们自身引起的。
研究显示,停止埋怨自己是可以逐渐让你变得更加强大的方法之一。一个有能力但是却无法令学生适应他教学方法的老师在走出自责之后,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得更加出色。而学校的游泳运动员在原谅自己偶尔的发挥失常之后,也通常可以获得更加出色的成绩。不要总是将失败完全归咎于自己。这样你才能够快速走出失意,甚至做得更好。
第二个假象是普遍性——以为某一件事会影响到你生活的全部。
被悲伤裹挟时,觉得这世上一切都是灰色的,别人的喜怒哀乐都与我们无关,但其实我们的生命中还有其他并不可怕的东西。因为我们都健健康康的,我的朋友和家人都深爱着我们,都陪伴支撑着我们,或者这是一个和平的年代。
第三个假象是永久性——以为悲伤将永远持续下去。
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现在感受到的情感是会无限期地存在的,然后我们会经历由情感衍生来的其他情绪。我们首先会感到焦虑,然后会为自己的焦虑而焦虑。我们觉得伤心,然后又会为自己的伤心而伤心。
实际上,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感情。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明白,它们并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
悲伤有时候也是我们心中有所爱的证明,因为爱,所以害怕失去,所以失去便会感到悲伤。既然害怕,那么去拥抱它吧,试着将悲伤转化成爱的力量,感恩拥有,感恩生活赐予的一切美好。
我知道黑夜是如此地漫长,但黎明总会来临。梅雨季节再长,阳光也终将会成为温暖我们的力量。
你要拥有扛过一切悲伤的力量!无论生活赐予怎样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