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家长的需求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2020-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TT高中生涯教育在河北
图片来自网络

做生涯高报的过程

5月,和所有付费家长做完前期沟通,请家长们按照我们提供的地域、行业等要点梳理资源,做好高考前孩子心理调试……

7月7日,8日高考完,和所有的孩子做咨询,完成职业性格测试,介绍大学13个学科门类主要专业极其关联职业,提供职业信息(含职业要求,晋升途径,薪资等)。从优势科目—结合职业能力性格给孩子们留作业,请他们出分前确定大学专业范畴。(多数孩子做的很棒!)

7月23日,高考分数,分数线公布,报出分数覆盖的全部高校,根据前期工作划定叠加区域(其实细节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根据大数据,压专业线报志愿。


多数家长们的心理历程

5月,觉得高考很重要,自己很焦虑,通过咨询开始理性的梳理,觉得有了依据。

6月,开始频频咨询和参与提前批招生各种工作,焦虑升级

7月,出分后,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忘记自己前期准备好的案头资料,唯一要求变成“老师,千万要分数压线上大学!!”

多数家长开始双重趋避焦虑(双重趋避,简单点就是选择多,个个有好有劣),低分家长要求有学上……

报志愿的倒数开始,随着方向确定,多数家长们回归理性,少数家长乱了方寸,只恨分数少没得挑。很有点像年三十的感觉,不到春晚开始(系统截止填报)的最后一刻,总觉得还有啥没干好……

填报完成,大松一口气!

家长和孩子都觉得自己填出来的志愿,如果能够录取上前边志愿A志愿B志愿C的几所学校就好了。

………………

8月,等待结束,真正出了学校结果。真的录取了志愿ABC目标学校!

家长们会喜出望外?

不,我们的经验是,家长们已经进入了下个阶段,开始习惯性的“拔高”——

如果我孩子多考*分,就进了****大学了,好可惜!

当初自己千挑万选定下的专业,也会有点质疑——好考研么?好就业么?

填志愿时候想着“能录取就好了”的学校,会开始考虑录取学校太远了?宿舍条件不好?食堂口味不习惯……


年年岁岁,极其相似。

我写在这里,并无他意,作为母亲我也一样的心路历程。因为所有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值得更好的。

好了还要再好,有了还要完美。天下父母心❤️

希望我们都满足于现有的,脚踏实地争取可以尝试的,一起越来越好。


我是TT,一个来自高校的高中生涯教育教师,一个有温度的国家注册职业指导师。和你一起科学定位高考志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