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吃起来~
秋风送爽,水八仙之一——菱角在我们的期盼中,飘然而至。鲜嫩营养,怎可辜负?我毫不犹豫在某宝下单10斤,对于两人之家,多乎者?不多也,因为我们都爱啊。
菱角是一种长在水底的蔬菜,它的花生于水上,花落后花梗则下垂至水中,开始孕育出果实。因此,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水中落花生”。
菱角在长江下游太湖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常见,不过,北方的山东、河北、东北等地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菱角很低调,虽然人家是水八仙之一,却远远没有莲藕、鸡头米出名,价格也不高高在上,可以说是相当亲民。
然而,营养却绝不含糊,绝不负水八仙的盛名,它的营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健脾养胃。菱角味甘,能够健脾胃又不伤阴,补五脏、强腰膝、健身益气,效果是杠杠的。
其次它高蛋白、低脂肪。每100克菱角蛋白质含量4.5克,比补钙盛名在外的牛奶还高,更是莲藕的3.75倍。
而每100克的菱角,才含0.1克脂肪,高蛋白又低脂肪,真是减肥的好食材啊!
最后,它有助于保护心血管。我们都知道镁元素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律动,还能降低胆固醇,增加血管弹性。
而每100克菱角中含镁49毫克,远超莲藕、茭白等水中仙食材。
不过,菱角的时令性很强,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成熟上市。除此之外,想吃到它可就有难度了,抓紧吃起来吧。
要说现代的我们可真是幸福爆棚,迢迢千里之外的湖北菱角,2、3天就翩然飞到了。立刻电压锅走起,一会儿功夫,就煮好了。
想起来前两天刚在视频上看到的剥菱角妙招,忍不住手痒。于是照葫芦画瓢,先将大牛角平平的那一端切去少许,然后握着两个角一掰,菱角就脱了壳了,白白胖胖的,元宝样,看得我心花怒放。
“术业有专攻”,不假呀。从此后,挥别一刀两半、用牙咬硬壳野蛮吃菱角的岁月了,咱也能做个精致人了!
从外形及角数来分的话,菱角主要有两角、三角、四角以及无角的。两只角的乌菱比较常见,我剥的就是这种。不知道三角、四角的又该如何剥壳?不过,吃货是挡不住的,必然山人自有妙招呀。
想想我们小时候的菱角就是4个角的呀,小小的菱角尖尖的角,肉挺少的。以至于后来见到角少肉多的乌菱,真有从地狱进了天堂的感觉。
可小时候对于那四角的小菱角也很是热爱呀。模模糊糊记得在我们家西边不远处有一条河,每到秋季就长满了菱角,大家就热热闹闹去捞菱角。
哥哥那时虽然只有十几岁,可是个子长得高,他也去捞,往往都能满载而归。然后我们家就沉浸在欢声笑语中了,我们忙着吃菱角,个个眉开眼笑,像过年一样。
现在想想那4个角的菱角,也不知道家人怎么剥的。反正到我手里时已经去了壳,小孩子总是被偏爱呀。
岁月悠悠,现在我们这儿也很难看到那种小菱角了。可是无论在哪儿遇见它,纵使只是遇到图片,都会有一种亲切、一种温暖从心底升起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时此刻,这句诗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也有一种殷殷的期盼呀——如来能再回到小时候,家人围桌而坐,欢欢喜喜共尝那小小的四个角的菱角,该有多好呀。
菱角是真正的美味,就像西湖的“浓妆淡抹总相宜”,老嫩菱角都美味。
嫩菱角吃着清甜脆爽,老菱角吃着粉糯甘甜,而菱角入菜,更是让美味升级,令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
而我最爱的是妈妈做的菱角炖黄鱼,好在我已经学会了,虽然离妈妈的味道总是差了那么一丁点,真是一直在模仿,却永远无法超越。
黄鱼去鳞去腮去内脏,清洗,剞上斜花刀,加盐腌制,再用厨房用纸吸干水份,最后在鱼肉表面撒上一层淀粉,两面煎黄。
锅中留底油,下入姜片、整蒜、葱段煸香,加入少量的水、料酒、生抽、老抽、白糖,放入黄鱼。
再加入洋葱片、红绿甜椒块、香菜、芹菜、菱角,加上锅盖,大火烧开,转成小火,炖煮20~25分钟,美味即成。
此刻的菱角除了粉粉的甜甜的,更是携裹上了鱼的香、菜的香,真是香菱了。是啊,香菱!
小时候喜欢菱角,纯粹是因为好吃。自从读了书之后,看到它就会想到《红楼梦》中的香菱。
香菱本名英莲,说到这儿真是佩服曹雪芹起名字的本事了。“英莲”谐音“应怜”,那确实是一位应该被深深怜惜的女孩子。
后来改名香菱,这菱虽然也是水生植物,却并不扎根于泥,暗示香菱已经失去父母。比“英莲”更加可怜了,毕竟莲是有根的,有父母的。不过,也仍然是美好的,所以叫做“香菱”。当薛蟠娶了夏金桂,“香菱”被迫改成了“秋萎”之后,就真的是悲剧了。
好在时代不同了,再也不会出现香菱那样的悲剧了。好的时代里,让我们好好珍惜、好好享受吧——美美的菱角,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