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名人名胜阅读与写作美人说

杨绛: 一生傲骨与柔情

2017-05-25  本文已影响5057人  陪你读书_

文|麦家理想谷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

谷主麦家曾说:

钱钟书一辈子恃才傲物,对杨绛却是只剩一副柔骨,是因为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博尔赫斯曾经梦想有一个女人:“既有金的炽热,又有银的柔软”,他的梦想没有成真,钱钟书无梦而得。毋庸置疑,钱钟书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杨绛先生是这世上最完美的女人。先生103岁还在写书,字字平淡,又尽得风流;她的长寿,让我误以为她是永生的人。她的离去,唤醒了我对她无限的崇敬,也让我感到无限的悲伤。此刻,为她及“他们仨”祈福祷告!

不知不觉,杨绛离开我们已经一周年了,我们怀念她,怀念她的不卑不亢,她的荣辱不争。我们试图以她的坚韧来抵抗我们的不安;以她的柔软来化解我们的孤独。

“我立志一生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她的一生曾遭遇许多磨难,但都温婉应对。在她身上,有学者的严谨和追求,有新时代女性的坚强和不服输,但她又不失中国传统女性的坚忍品德,始终做最贤的妻子。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男性都没有的风骨。傲骨和柔情,在她身上化为最好的时光。

杨绛是个书香门第的大小姐父亲杨荫杭是民国知名大律师,1902年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经常在当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申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写得掷地有声,浩气冲天。母亲唐须嫈虽然要操持一家子的衣食住行,但只要有空,就会翻翻古典文学和小说。杨绛从小就痴迷上了读书,尤其是文学书籍,在清华念书时,刚一入学,就展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

父亲杨荫杭还是一个非常正派的律师,他任京师高等检查长时,曾主办当时交通总长许世英的受贿案,当时很多当权者找到杨荫杭,许以官名利禄,让他对许世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杨荫杭坚持证据确凿要办许世英,结果,杨荫杭被人从检察长的位置上撤了下来,他被撤职,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但杨荫杭始终不认为自己做错,他反复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身教重于言传,杨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坚韧与柔情并存的风骨。

娶妻当如杨绛。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故事早就被传为一段佳话。如果钱钟书碰到的不是这样沉稳有度的杨绛,而是对生活琐事锱铢必较的女人,钱钟书可能就不是钱钟书了。对于杨绛来说,生命中的很多工作都是暂时的,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那就是“我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这是杨绛一生的执着所在。

作为一个在开明家庭中成长的新女性,杨绛嫁入一个需对公婆行叩拜礼的传统家庭却没有一句怨言。钱钟书完全是位生活白痴,“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才学会擦火柴”,处处依赖她。跟钱钟书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杨绛在产房的这段时间,钱锺书每天到产院探望、汇报,“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墨水呀!”“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杨绛也说:“不要紧,我会修。”钱锺书又放心回去。

在钱钟书身边,杨绛自愿从大小姐降格为老妈子,握笔的手烫起了泡,劈柴木刺会扎进皮肉,吃了不少苦头, 但对杨绛来说,这只是角色变化而已,很自然,并不感觉委屈。为什么,“因为爱,出于对丈夫的爱。”

在生活中,杨绛的镇静大方更是成了钱钟书最有力的支持。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门,杨绛泰然周旋,第一时间藏好钱钟书的手稿。钱钟书曾作文讽刺沈从文收集假古董,杨绛在解放后至清华任教,她带着钱的书主动拜访沈从文和张兆和,表示愿意修好两家关系。还有一次钱家与林徽因家的猫咪打架,钱钟书拿起木棍要为自家猫咪助威,杨绛连忙劝止,她说林的猫是她们家“爱的焦点”,打猫还得看主人面。

在油盐酱醋的平淡生活中,杨绛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她的爱是平稳的,婉转的,坚贞不绝却又韵味悠长。即使在钱钟书死后,杨绛依旧对追求她多年的费孝通说了“不!”。作为一个新女性,对爱情的坚贞让她足够强大。

杨绛先生虽然淡泊名利,“不争”是她伟大和不朽之处,但和谁都不争,不代表没有底线。杨绛不争的是名利,争的是原则、是底线。

1966年,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还被人剃了“阴阳头”。钱钟书比她还要着急,问她,明天这样可怎么出门啊?杨绛拿出女儿以前剪下的两根辫子,再找来钱钟书的发帽,做了一顶假发,第二天戴着这假发去买菜,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这般镇定的姿态着实让人佩服,实在是一般女子难有的。

后来形势越来越严峻,钱钟书在中国社科院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则在下边一角贴了小字报辩解,她因此被批斗,杨绛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

后来钱钟书去世后,他的一位朋友竟然要拍卖钱钟书、杨绛写给他的书信及手稿。杨绛闻讯怒了,亲自出面诉诸法律,最终让拍卖会取消了。

杨绛绝不是一个娇弱女子,她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

“杨先生这个人,没事,绝不去惹事;有事,也绝不怕事”。杨绛的抵抗无关乎抱怨、追究,完全是为了尊严与事业,展现出一身的坚韧与硬气。

▲杨绛书法《长歌行》

“刚开始是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杨绛深信在痛苦中仍能坚守信念是人类存在的最大价值。她相信信仰,相信爱。在艰难忧患中,她不被摧毁,反而越走越远。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杨绛先生不愿对路上的日军行礼,往往低头而过。有一次起来得慢了,被日军觉察,日军她低着头,走过来用手指将她的下巴猛地一抬。杨绛先生大怒,喝道:"岂有此理!" 日本兵对她怒目而视,她不能"挑衅"对视,只好气冲冲地瞪着车窗,相持了一会儿,乘客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日本兵终于转身下车。

别人问杨绛为什么不离开中国,杨绛说:“我们不愿意逃跑,不愿意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和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在学问上,杨绛更是从不懈怠。“好的教育”几乎陪伴杨绛一生,启明、振华、东吴、清华、牛津、巴黎大学,她从小到大都在上名校。但她却始终不满足小成绩,一直都在自学。

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20世纪40年代,杨绛的几部喜剧在上海名声大噪。但她却在多年后告诉刘梅竹,李健吾对《弄假成真》的评价“大约是广告行的吹嘘”,而《游戏人间》的底稿是自己“毁了,不要了,没有了”。她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一部是满意的。

50年代,因为翻译法国作家勒萨日的小说《吉尔•布拉斯》受到好评,没学过西班牙语的杨绛接到了一项意外的翻译任务——重译《堂吉诃德》。于是杨绛开始每日自学西班牙文,期间因文革中断多年,1972年不得不从头翻译,直到78年《堂吉诃德》才得以出版。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杨绛被安排种菜,这时她已年近六十了。在翻译家叶廷芳的印象里,杨绛白天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

从干校回来八年后,杨绛又动笔写了《干校六记》,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胡乔木很喜欢,曾对它下了十六字考语:“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她笔下那些受苦难的日子,语气平和得让人怀疑。

杨绛有一种“向上之气”,它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总之,有信念,就会有念想。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仍然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的坚韧,着实让人敬佩。

杨绛这个倔强又温婉的奇女子,到了暮年更显风华。

1994年开始,钱钟书住进医院,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儿钱瑗也病中住院,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辛苦异常。钱钟书病到不能进食,只能靠鼻饲,医院提供的匀浆不适宜吃,杨绛就亲自来做,做各种鸡鱼蔬菜泥,炖各种汤,鸡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没有,鱼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在爱女、丈夫相继辞世之后,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痛不欲生,但是她还是撑著不走,她说她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应尽的责任。

女性的慈爱与对家庭的责任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杨绛开始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并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她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出版了很多优秀的作品。2003年,《我们仨》一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外读者。

时隔四年,96岁高龄的杨绛又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评论家盛赞其文字“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2014年,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杨绛先生会封笔之时,她又为《洗澡》撰写续作《洗澡之后》,收入怀念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瑗诗作的《杨绛全集》亦如期出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杨绛先生晚年一直栖身于北京市三里河的一处小区,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杨绛的家里没有书房,只有一间起居室兼工作室,但每间屋子里有书柜,有书桌,所以随处都是书房。她非常满足并且坚持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在几百户中,先生家是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据说,这是“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一百多岁的老人了,脸上还有孩子的纯真,这如同她晚年的作品,充满生命力和对世界的热情、好奇。把所有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变为享受,把生活的不如意过成了如意,坚韧化为了淡定,这就是杨绛的人生哲学。

杨绛的淡定、从容是很难学得来的。她从家庭与文学中获取温暖和智慧,外表温情脉脉、通情达理,但内心却坚定无比,无所畏惧。无论发生什么,她都对世界温柔相待,又从未被风浪打倒。

她的温婉,可以为了钱锺书先生的《围城》当两年灶下婢;她的坚定,使她可以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可以为了翻译《堂吉柯德》,自学两年西班牙语;写过剧本,写过散文,翻译过文章;可以将丈夫留下的零散的手稿,整理好,成为《钱锺书手稿集》……她做了太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其风骨和柔情,高山仰止。她在战火纷飞中依然保持坚强与乐观,在十年动乱时依然那么平静与理性,她坚守知识分子的良心,坚守于传统女性的慈爱,在漫长婚姻中一直大度和乐观。

杨绛的内心是坚韧的,又是柔软的,刚和柔在她身上融合得恰到好处。

“绿树已失绿意,朱栏也无复朱颜。”杨绛这样的女性,值得被铭记,也值得被仰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