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闽南本土文化生活小侃

七月半普渡节

2017-09-08  本文已影响95人  光鸽1982
转载百度图片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因祭拜是下界“神明”,而俗称“鬼节”。老家东山岛因属闽地最南端,偏偶一方。在崇尚自然崇拜的闽南区域里海岛对“神明”的信仰就特别的敏感。对传统中元节,我们称为“普渡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普渡节是满隆重的节日,有拜素食供品的称“菜元”,拜荤食供品的才称为“中元”。每个村落都会在农历七月十五至七月二十九中的一天祭拜。而在此期间有不宜远行,不于临水的忌讳。

转载百度图片

转载百度图片

       在中国传统节日记载: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及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而在我们的闽南地区对“孤魂野鬼”是雅称为“好兄弟”,在海边正常由“十八王爷公”管理。

转载东山网图片 转载东山网图片

       在闽南的海边村落都有着出海碰到无主尸骨需要捡回来陆地称之“好兄弟”用瓮中置于“十八王爷公”庙里祭拜,辅助供拜以助普渡重生。“十八王爷公”泛指有正义感的将军及地方人物,可以镇得住一方的神化人物,地方不同供拜的也不同。跟城隍庙有点类似,但是规格没有城隍高。

         记得有一次跟厦门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老师泡茶,时值普渡节。陈老师跟我分享了他对普渡节的看法。在过去特殊的年代里普渡节曾经是官方被视为封建迷信,是民间文化的传统糟粕。其实不然,有其社会积极的和谐的促进作用。普渡节就是拜“暗神”(孤魂野鬼),是我们的先祖遗留下的传统习俗,是以德抱怨的之心来筹备丰盛的供品,点香火烧“金银”(纸钱),甚至请法士来辅助各路的“好兄弟”(孤魂野鬼)早日重获新生。有畏惧感观念,有以德报怨的胸怀。另外在物质匮乏、交通不便利的农耕时代,在不同村落居住地的亲戚间好朋友间走动频率一般都不高。大多都是靠过传统节日农闲时间才会有往来。普渡节村落间的祭拜是分开的,不同日期时间的。闽南地区有招呼亲戚朋友一起来分享祭拜过的供品的习俗。大家有聚一起的机会,就会心情愉悦放松的谈聊分享彼此。其实在长期辛苦的体力生产劳作后又缺乏其他娱乐的方式渠道,因此此类的聚会其实也起到一种内心压郁的宣泄以达放松的效果。有往来有了解有交流,这就是和谐的现景。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体人群也一直在迭代。很多传统的习俗一直在流失,在遗忘。东山岛老家爸妈晚饭后都会给厅堂供桌上的神明上一柱香,以示感恩上天保佑平安渡过日常一天。而在厦门生活的我们,在自己的小家里已经没有供台这物件了。作为闽南的肖年人,其实我们有必要传承我们闽南乡土的传统。乡土始终是根的所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