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为何思无邪

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记得在初中时,学到诗经中的名篇《蒹葭》,可爱的语文老师提到这句话,还对孔老夫子的话提出了质疑。老诗说其实诗经中很多讲到情爱之事,并不像孔老夫子所说的思无邪。
最近有幸读完了韩育生的《诗经里的植物》,终于明白了孔圣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
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
诗经最多纪录的是人们的所思、所闻、所感,随处可见的植物自然成了咏诵的最爱。
《诗经里的植物》中所引用的诗经篇章每一篇中都出现了至少一种植物,经常是一篇中出现了三四种。
赋、比、兴是诗经中最常用的三种表现手法,而其中的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用之词」。诗经中这种手法的应用比比皆是,而先言之物多为植物。
而更有趣的是,在诗经中,每一种植物都被赋予了一种品格,或欢喜,或忧伤,或相聚,或离别。
读懂诗经,更能领会大自然的美妙。
2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自从夫君东去服役,我的头发已乱如飞蓬。难道是因为没有梳洗用具?只是打扮的漂漂亮亮又给谁看呢?
看到这里,首先不自觉的会心一笑,一个头发和鸟窝一样乱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然而仔细品读,其中夹杂的对夫君的思念又让人心有戚戚然。
女为悦己者容,没有了欣赏自己美的夫君,失去了梳洗打扮的心思。
如此任性的女子,如此纯真的感情,然而如果把时间推后一千多年,当儒家思想已经占据社会主流,男尊女卑,糟糠之妻不下堂等思想已经禁锢了人们的头脑。
如果以当时人们的眼光来看,这样直接的表达对男人的思念,或许就是一种「邪」吧。
3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这是诗经中最受争议的篇章之一了吧。
上面所说的女子表达思念之情如今已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之事,人们可以直观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然而有一件事依然是国人心中的禁忌,那就是「性」。
有位少女春心荡漾,小伙子来追着调笑。情之所至,两人在野外开始做爱。虽未明说,但描述起来更是让人面红心跳: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 !
如果在道德家的眼中,这或许近于放荡了吧。然而放下所有的道德评价,伦理束缚,你会发现诗中所写如此美好。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老邻居日本,这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而我觉得最神奇的一点是,日本的影视作品即可以放荡到极点,也可以纯情到极点,以前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在日本,性爱不是禁忌。
放下了这个包袱,我们会发现,性爱只是一种表现手法,就如同对白,如同打斗,都只是推进情节的一种工具。
《挪威的森林》中村上春树描写的几段性爱,放下成见,你会发现那只是表现人物关系、推进剧情发展的正常叙述,而如果去掉的话,小说中所表现的主人公的迷茫,那一代人的迷失都会失去很多味道。
4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吟诵出这段诗词时,她自己和评委全都会心的笑了。这是长诗《七月》中的一段,所描写的是普普通通的田园生活的一角,然而用这种朴实的文字记录下来,却别有一番田园野趣。
高二时,学校搬到了郊区的新校区,而在新校区的两年学习生活中,蟋蟀是很好的陪伴。
因为是新建好的教学楼,楼外荒地蟋蟀很多,夏末秋初,经常有很多蟋蟀钻进教室,躲在后面的拖布、扫把堆里,老师在上面讲课,蟋蟀在下面唱和。有时蟋蟀叫的太吵了,上课上到一半,老师带着我们一起清理蟋蟀。
想起当时大家齐动手的场面,老师有点气急败坏的神色,非常怀念,非常温馨。
或许因为这些有趣的经历,在听到武亦姝吟诵出这段诗词,她所感受到的、诗人所传达的那种趣味便能清晰的感受到,便也莞尔一笑。
试着放下我们头脑里的条条框框,或许怀春的少女与小伙子野外做爱,和蟋蟀从田野一步步侵入我的床下,其实都是一样的有趣。
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读这本书收获最喜欢的诗句,遇到这种美妙的诗句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
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归途中,大雪纷纷漫天飞。
这大概是诗经精髓的体现了吧,寥寥数语,其中的寂寥与思念之苦已经满溢。
而这种看似含蓄,其实直白的描写,便是诗经的精髓之处。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认为艺术价值最高的《风》,大部分都是民歌,是民众在田间地头劳作,在街边树下休憩时唱诵的歌谣。
简单质朴,没有多余的粉饰雕琢,记我所见,咏我所思。
6
孔子所说的无邪便是如此吧。
其实这其中存在一重误会,这是大部分古人言语传至今日都会发生的误会。
无邪,如今之意多是指天真、思想纯正无邪念。而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可以翻译成「思无不可对人言」,心中所念所想敢于示人,没有什么不好的。
孔子说出了诗经的精髓,没有扭捏作态,没有矫揉造作,表我所思所想。诗经向我们展示了天地万物最原本的美好,展示了人心最单纯的思想。
以灵性学的观点来看,万事万物,其原原本本即使无比美好的,不需要任何的装饰。
然而,以今人之意理解其实同样没有问题。
所谓的淫邪,其实是我们头脑中的禁忌,情便是情,爱便是爱,一如花花草草,一如雨雪纷飞般,是人类美好本质的一部分。
以我们的眼光,看封建时代的价值观,会觉得如此泯灭人性,然而,如果以诗经中的先民来看,如今的我们是否也荒唐的可以呢?
诗经告诉我们,去掉条条框框的价值观中的禁忌,以纯净的眼光去看诗经中描述的事物,去看身边的万事万物,那里有最单纯最极致的美好。
诗经,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