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渡》读书笔记:如何与孤独共处

2024-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静迎

第一,淡化“孤独羞耻感”。

每个周末,我都会抽出一天独自逛逛公园、看看展览。刚开始,我总是隐隐担心:独来独往会不会看起来有些奇怪。如果再与身旁群聚的人们比较,内心难免会产生寂寥之感。

后来,我在路上发现不少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他们背着背包、戴着耳机,很自在地于城市中穿梭,步伐轻快,状态自由。看到有这么多同路人,我内心的“孤独羞耻感”减轻了不少,渐渐地将“我好孤独”这件事抛在脑后。

孤独,是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人生课题,不必因孤独而感到羞耻。相反,请好好享受那些独自一人的时刻吧,那是滋养内心的好机会,倾听心灵的好时机。

第二,创造性独处,与事物建立联结。

应对孤独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向内探索,发掘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并与它们建立联结。

兴趣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它让我们有成就感;第二,它让我们感觉生活美好。要想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很简单,我们可以翻看自己的手机相册,看看大部分的照片是关于什么的;可以观察自己一天,除工作外,花费时间最长的事是什么;也可以找出一张白纸,直接写出“我喜欢做××”。

自己感兴趣的事不一定要做得多么熟练、多么专业,也不要给自己定下“我要每天练一小时书法,画一幅素描……”这样的任务,否则很可能会抹杀热情。只有随心而行,才能把热爱发挥到极致。

我们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还可以参加一些兴趣群组和线下活动,比起无目的的社交,这些活动更容易让我们获得内心的归属感。

第三,允许自己脆弱,倾听内心的声音。

孤独不是一种生存状态,而是一种内心体验。有的时候,即使身处热闹非凡的人群之中,我们也会感到无比孤独。不能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露自我,害怕不被接纳,是孤独的根本原因。

我们把内心的担忧与恐惧投射到外界,并默默地在自己心里筑起铜墙铁壁,阻挡其他人进入。一边难过地说“没有人愿意靠近我”,一边把自己包裹得更严实。有时,我们穿上厚厚的铠甲,不是因为外界有多可怕,而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不要寄希望于外界,没有人能够透过面具发现你的脆弱。很多时候,他人就像一面镜子,会把你展现出来的样子反馈给你。你是可依赖的,大家自会依赖你;你是需要关怀的,大家自会关怀你。试着在让你安心的朋友面前展露一些软弱吧!你可以说一句“我好需要你抱抱我”,也可以像孩童般放肆地哭泣一次。总之,请大胆地做你自己吧。

当你小心翼翼地向世界敞开心扉、袒露脆弱,甚至大声哭泣时,你会发现你可以相信这个世界,可以拥抱爱人,可以拥有真挚的友谊,你不是孤身一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