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成语(2)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1988天2023—12—2
16.绝圣弃智
【解释】指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
【出处】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17.少私寡欲
【解释】减少私欲之意。
【出处】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18.相差无几
【解释】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出处】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19.如登春台
【解释】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好像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处】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20.飘风骤雨
【解释】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1.余食赘行
【解释】余食,即剩饭;赘,即多余;行,古多作形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处】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22.天大地大
【解释】形容极大。
【出处】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23.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出处】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3.道法自然
【解释】指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出处】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知白守黑
【解释】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
【出处】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25.去甚去泰
【解释】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处】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26.天道好坏
【解释】天道:天理;好:常常会;还:回报别人。指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出处】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坏。”
27.佳兵不祥
【解释】意为好用兵是不吉利的,即好战非祥事。
【出处】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8.知止不殆
【解释】指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处】第三十二章:“知止可以不殆。”
29.自知之明
【解释】指了解自己的情况,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出处】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0.淡而无味
【解释】泛指菜肴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出处】第三十五章:“淡乎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