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哲思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学会“理解”信息,是写出优秀文案的第一

2020-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君子九思焉
图片来自网络

在工作中,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向老板汇报工作时,报告还没汇报一半,老板就听不下去了;

一篇文案准备了很久,最后拿给客户看,客户却看不懂你写的是什么?

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出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不管是写报告,还是写文案,创作的过程就是逻辑思考的过程;

写不出好的文案和报告,往往是因为逻辑思考力不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写好文案的关键,就在于要正确认识和掌握逻辑思考的方式和技巧。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是作者高杉尚孝,根据自己在世界一流公司——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工作的丰富经验,总结了麦肯锡几十年的商务文案写作技巧,教你学会世界顶级的逻辑思考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逻辑表现力?

逻辑表现力,它的另一层表达意思就是“信息”。

在逻辑表现力的领域中,只要构成商务文案的所有文章,都可以视为信息。换句话说,大家可以把写作,当成在组合信息零件

文案的信息分类

我们可以把信息分为三种:记述、评价和规范。

记述信息: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

东京铁塔高333米,这是记述信息

评价信息: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

东京铁塔是一座美丽的高塔,这是评价信息

规范信息: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该采取的行动。

游客应该登上东京铁塔,这是规范信息

规范信息经常以“应该怎么样”或者“应该怎么做”的形式来表现。

有时候,巧用记述信息会达到“评价”的效果,巧用评价信息会达到“规范”的效果。

比如我们说:“这部引擎的功率有250马力”,那么,对方很可能就会解读为“这是一部很棒的引擎”。

而对方这样认为的前提是,他知道功率的马力代表什么,也就是他心中有这样的评价条目和标准。

所以,如果希望对方快点做出评价,那么我们只要配合对方价值观中的评价条目和评价标准,传递出记述信息,就能够有效地达到目的。

同样的,如果我们知道了对方潜藏的行动原理,评价信息也可以达到规范的效果。

再举一个例子,有这样一则信息:“为了恢复本公司的业绩,拥有XX技术是必要的。”

我们听到这条信息后,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①“XX是必要的”
②“缺乏必要的XX,是一个大问题”
③“必须解决问题”
④于是,“必须取得必要的XX”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无意识地跳过②和③,读到①时,就直接跳跃到了④。

事实上,这里面就潜藏着行动原理:③“必须解决问题”。

所以,只要知道了对方的行动原理,就可以用评价信息“四两拨千斤”,达到规范的效果。

灵活运用各种信息,事半功倍

当对方跟你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时,你是否有种想骂人的冲动?

我慷慨激昂地讲了这么久?你竟然没听懂?

其实,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逻辑思考方式的时候了。

当对方说听不懂时,你要会分析他为什么听不懂?

一种可能是,对方不理解记述信息。

可能你使用了一些专业用语或者惯用说法,超过了对方的认知范围,他其实是对记述信息里面的词汇本身不理解。

这个时候,你给他解释一下这些词汇的意思就可以了。

那如果解释了之后,对方还是一头雾水呢?

下一步,我们就要告诉对方评价信息。

比如,我们告诉对方这部电脑有4G的RAM,当我们跟顾客解释了G和RAM后,对方还是很茫然,这时我们就要再加上一条评价信息:“RAM的容量大,可以同时处理很多应用程序,尤其计算机需要下载很多软件,需要大量的内存,所以RAM必须要够大才行。”

这就是评价信息。

通常情况下,对方读取完评价信息后,会期待接下来出现规范信息,我应该怎么做……

所以,当对方不理解你的意思时,你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种类。只有传递给对方正确的信息,他才能够理解你,你们才有继续谈下去的可能。

还有一种情况,可以只表达记述和评价信息,故意不传达规范信息,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你向一位正在找停车位的司机说:“这里禁止停车”,他会立刻明白你的意思。

但是如果你非要说:“这里禁止停车,你不能停在这里,必须马上出去。”那么,你们很可能会发生一段不愉快的经历。

所以,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完全了解对方心里的评价条目、评价标准、行动原理才行得通,否则容易遭到误解。

主题不是信息,但是限制信息

什么是主题?什么是信息?

主题是传递者对于“关于什么”的表达。

信息是指传递者想“表达什么”。

主题就像一个装着信息的容器,限制了信息的内容。

写主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不要把主题写成一个句子

“现在的市场需求处于低迷状态”这是一个句子,它只适合表达信息,不适合表达主题。

如果要表达主题,可以用“需求动向”或是“需求状况”。主题是总结性的,不适合用具体的内容来表达。

②主题不要“太扯”,相关信息要足够多

请看下面三则信息:

“A先生毕业于横滨的小学。”
“A先生毕业于仙台的一所初高中一贯制中学。”
“A先生毕业于东京的大学之后,进入企业工作。”

如果我们将主题设为“A先生的学历”,那么最后一句就显得词不达意,就像罐子里溢出去的水;
如果我们将主题设为“A先生的履历”,那么整个信息说服力就太弱,就像一个大罐子装了一丁点东西,显得空荡荡。

虽然作者最后权衡利弊选择了“A先生的学历”这个主题,但是它终究还是有点勉强。

所以,相关信息一定要足够多,这是设定主题的关键。

③适当用“时间”替主题定调,增加吸引力

当信息中多次出现关于“时间”的信息,“未来,今后,过去,以前”等,而信息之间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时候,在设定主题时,就可以给主题加上“时间”。

比如,“Z市场今后的动向”就比“Z市场的动向”更加清晰和明确。

④主题定调时,给人的印象很重要

在没有确定信息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时,最好先不要在主题中放入光明美好或者糟糕的印象,以免最后主题与信息内容不一致。

⑤主题性质跟信息种类要一致

设定主题时,除了要考虑主题所涵盖的大小、时间轴、印象等因素外,还要考虑主题与信息的种类是否可以整合在一起。

主题是否能涵盖所有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否准确地表达了主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和辨别的。

写出优秀文案的的第一步,就是深入了解信息,只要对信息有很深的理解,就可以设计出优秀的文案。

关于信息,我们已经了解和掌握了,下一步,我们就要学习怎样去表达这些信息。

下一篇,我们将会针对“如何清楚表达信息”,来进行详细地讲解。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