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民币汇率会扭曲?
最近在看到一篇周其仁关于中国汇率机制的文章,发现一个他有一个非常好的视角来看待汇率政策。
中国经济对出口依赖非常大,周其仁通过对温州一部分从事出口业务的商家的调查发现:因为人民币锚定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中国的出口商品不但价格对欧美客户来讲非常便宜而且微薄的美元利润在换回人民币之后与国内贸易对比还更有利可图。
与国内贸易对比,外贸的好处如下:
1. 单特别大
2. 回款有保障
3. 交易简单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企业一旦上了外贸生产这辆车,长久之后就会产生下面的后果
1. 因为外贸简单,又能赚钱,所以企业就开始放弃国内市场,长期的结果就是彻底失去了对国内市场感知的能力,变得越发的外贸依赖。
2. 为了应付一些外贸大单扩大了产能,而因为没有跟国外市场直接接触,所以缺乏对市场前瞻性和趋势判断的能力,往往只有等到单子失去的之后才能意识到问题,但此时已经没有转型与转向的时间与空间。
3. 因为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也会因为汇率的波动而失去,所以长久一来,通过汇率扭曲的价格不但没有让企业获得真正的产业竞争力反而退化成依赖汇率扭曲来产生利润的物种。关键当这个物种的产能和雇员还非常庞大的时候,就与汇率机制形成了一种双向依赖,即汇率一往上走这个物种就会因失去价格竞争力而陷入困境。
换个角度看,扭曲的汇率就像是国家大水漫灌式地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再仔细想想,如果对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纯代工接单企业来补贴,本身就是在阻碍产业接收到正常市场信号开始转型,转向之路吗?
更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有的放矢补贴,而且不能是长期补贴,否则企业就会依赖,就像扶贫越扶越贫一样。
但是有的放矢的补贴是行不通的,因为各国都盯着你,一旦你明着补贴就会面临反倾销诉讼。
所以一条现实的路径是国家采用缓慢的波动汇率上升方法,让那些依赖扭曲汇率利润的出口企业按利润从低到高开始慢慢从这个领域离开。
一旦形成汇率上升预期,就会引发国际资本涌入国内继而引起国内资产价格上升。所以简单粗暴地升貌似行不通。
具体如何操作上升可以商榷,但是人为扭曲汇率一时爽,现实的情况却并非一直扭曲一直爽。最终还得让美元和人民币按各自实际的购买力体现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