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风雨欲来》(396)震撼人心(一)
王明陪朝廷来的公公和钦差们一玩就是三天,送礼都送出去了几千两!把自己累得半死,尽管升了官,但王明内心却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高兴不起来呢?王明升到五品的千户,依旧是归指挥佥事李彬管,还是属于江宁卫管制,民团练总依旧还是正八品兼任着的,文官的官职没有提升。也就是名声好听了一些,没有实权依旧没卵用,知府依旧管他,李彬还是管他,王明想翻天独立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点让王明头疼就是他以后有了守江宁城的职责,之前是武官是正六品的把总,相当于之前是百户身份。带百人上城是本分;现在升职了千户,有了初级将军的头衔。千户手里有一千零二十四个兵额,江宁练总能带一千个兵!
他能合情合理地带二千零二十个兵,要是加上辎重和伙夫,到达三千人也是能说得过去的。手里能合理带那么多兵就意味着要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因为这两千多人在战时必须上城楼做主力!
好不容易养的兵他不想白白糟践,以前乡兵的地位只是辅兵,主要运运粮食,搬运器械,运送守城物资,组织民夫人手帮忙等之类打打酱油的活,等到江宁卫的兵死绝了,才会考虑让乡兵担任主力守城!
现在倒好,王明即便不想带兵上城楼守城都不行了,而且还是主力!他自己又不会功夫,也不会躲避箭雨,刀剑无眼弄不好就挂了!年轻有为的他还没娶媳妇呢?
副千户还是决定提拔岳涛,陆宁和李淼吧?他们各自镇守一方,这几个都是他从一穷二白跟着起来的护院。论作战水平,忠诚度,功夫和性格都还不错。百户和总旗交给他们自己去分吧,王明不想操心,拿到报上来的名单核实一番再上报朝廷就可以了。
骑哨队的梁超和姜海怎么安置呢?让他们带骑兵营?再给梁超一个月在城里探索。等到王明近期带兵进驻江宁练总衙署之后,他打算开始在整顿江宁的地下钱庄、青皮和赌场等灰色产业!把那些贫苦百姓被害得家破人亡的毒瘤全部作一次清理!
王明现在就一心只想做甩手掌柜,家里交给杨顺,厂子里都交给了他们各厂长,产业运作和谋划之事交给了苏桓,要是没有周国南下的局势,王明基本可以考虑结婚生孩子的事情了。
苏桓去了黄州,王明开始坐镇城南大院,大院里的各种事情又开始让王明忙碌起来。回到之前的岗位,王明有些不适应,各种事情都需要自己来做决断,目前整个大院的各厂核心问题基本都是原材料供应问题。
最严重的就是酒厂的高粱采购难度极大,徐州如今被周国铁骑围了水泄不通,商贸通道基本都全部给封锁死了。
河南府,开封府已经成了周国的地界,两地的高粱也是无法运到江宁!两湖的高粱品质肯定没有徐州、青州,开封等各府的好,两湖的地方主要也只是种植各种稻米和粟米等产物,和江宁这边几乎大部分种桑麻不同。
江宁的口粮现在基本都是靠湖广水路供给,如果湖广等各府沦陷,江宁就是一座死城!囤积粮食备战是王明第一想到的要务!江宁至少要屯够一年的粮食,守住城池一年不被周国铁骑攻下来这是最基础保障。
酒厂如果着实买不到高粱就考虑停产,没有自己原材料就只能这样了!让李广茂和王庸去想想办法,酒厂没有收益,他们应该比王明还着急!老丈人杨世恭那里好久没去了,得去见见杨静怡拉拉关系,希望能试探问问老丈人允不允许修改一下《婚书》,王明想加一条平妻共伺一夫......
“老爷,周爵爷过来拜访!您是否有空接见?”王铁柱在门外大声通报,并没有开门。
他怕了,他怕王明再让他滚!所以门外问清楚了之后再来推门进来请示!
被门外王铁柱断思路王明好不恼火,心想周贤今天怎么过来了?难道是因为周碧茹?想想周碧茹也是,去成衣铺子什么都没买就回去了,到现在也没见到她过来看看自己。
难道一定是要男人主动吗?开玩笑,这是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时代。他王明日理万机忙的脚不沾地哪有空去谈恋爱?现在要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
会不会是这个爵爷老丈人带着女儿过来见我,顺带谈谈未来亲事方面的?
想到这些,王明差点哈达子都快流出来了,忙着对门外的王铁柱说道:“见,见,见!马上有请!去把仓库上好的雨前龙井拿二两过来招待贵客!”
等王明再一次见到周贤有些失望,原因是周贤此次过来没有带周碧茹,而是带了长子周谦。
但是礼节不可废,王明即便是正五品的武官,遇到了县子也要跪的,把一切形式化的礼节过场走完就开始寒暄起来。
“今日是什么风把爵爷给吹到小子这里了?”王明皮笑肉不笑关心道。
“诚德啊!几日不见十分想念,原本老朽老夫去了一趟江边办事顺道路过,来看看贤侄!”周贤说谎不打草稿张嘴就来了。
“哦?今日周大少爷也来了,好久不见!”王明继续客套打招呼,他哪有空去验证周贤是不是从江边来的?
周谦今日穿着很得体,一件长衫棕色锦缎福字大褂,头顶着黑色圆顶瓜皮帽,一副土财主打扮,之前纨绔子弟的气息要收敛了不少。兴许是经历了周家的兴衰荣辱,之前目中无人的眼神要比以往内敛了许多。
周谦微微一笑,抱拳作揖道:“王大人近日喜事临门,升官发财,真是可喜可贺呀!”
几个人尬笑寒暄,几个回个下来没有多少意思。如果周碧茹在场,王明可能心思会活络一些,但是几个老少爷们在一起相互问候多少有些无趣。
王明升官的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爵爷府收到风声王明并不奇怪。
周贤则有意无意地问王明今日是否空闲?
苏桓去黄州府购买铁矿,带着商队走了水路之后,王明现在是整个产业的负责人,各种事情纠缠着一阵头疼。
见周贤想要王明陪他去看看军营,王明本来是没有时间的,但是想着曾经在周府答应了爵爷,让周爵爷看看自己的实力是应该的,需要显示自己的诚意。城南综合大院自从许多项目完工了之后,周贤是没看过的。
如今院子几百亩地,带着他走完看整个产业要走大半天!
“刚好不巧!爵爷今日得闲小子确是有事。这样吧,小子这样安排!今日我让蒋校长带爵爷和大少先参观一下城南综合大院里的产业,让爵爷对小子的产业实力有个基本了解,等小子忙完手上一堆事情咱们去朋来酒楼吃饭,吃完饭后我们去青龙山看军营,看看爵爷意下如何?”
周贤本来就是没有预约,直接冒昧地来拜访王明的。他哪里会想到王明会当着儿子的面拒绝他,这让周贤内心有了一点抵触的情绪。
王明也不可能把手里的活全部推了去陪这个之前不看好他的爵爷吧?
周贤脸上虽然不悦,但是王明把话都说在这个份上了确实他也不好勉强。王明说得对,先去了解他的经济实力再去看看他军事实力不是什么坏事!这让自己更加有底一些。
带过兵的人都知道,兵是要靠军饷的,养兵就非常耗费钱财,兵又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只能靠战争胜利了才能弥补之前投入的一部分。去了解王明养兵的经济结构是很有必要的,以后万一爵爷府真到了揭不开锅的那一刻,王明可能是他周家的唯一救命稻草。
王明不像那些势利的贵族一样,见你衰落了就猛踩你一脚。反而他倒是处处地想着帮助爵爷府如何摆脱现在窘困的局面,那些平日看似友好的权贵大员们,看到日落西山的爵爷府谁会帮手搭一把?没有,完全没有!
周贤无奈地点了点头答应了,客随主便吧!从自己的角度去全面渗透式的了解王明产业,看看到底是不是坊间传闻王明富甲一方是不是花架子,这对自己未来女儿周碧茹也是有好处的。
王明让王铁柱唤来了蒋褚。蒋褚现在是教学楼的负责人,王明亲切的称为他校长。
对这个陌生的名词,蒋褚只能含蓄接受了。他本身就是辅导二十多间课堂的督导和组织工作。管理近百名的书生,这些书生作为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要想把这些人的优点全部用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就是三岁到十四岁的孩童,约有千人,分了城二十二个课堂。一个课堂大约有四十多人!好在教学楼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课桌椅都有配套。比较头疼的就是教材统一性是个大难题。
听了王明的意见,让初级课堂的三到五岁的孩童学《三字经》,《百家姓》、《诗经》、《算数》等,中阶课堂大约是五到八岁左右就开始要学《四书五经》,《军事理论》,《格物》、《医术》等课程,高阶课堂是九岁到十四岁的少年开始去熟悉产业各厂的基础知识,边学边实践为主。
这些高阶学堂就是为了给王明的产业储备大量的人才,有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孩子新鲜血液进入产业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蒋褚带着周贤父子站在教学的楼最高处,看着前面综合楼后面偌大的操训场,再看看左边整齐五列一排有一百多栋两层楼高的民用宿舍,医馆,食堂,仓库,浴室,公共厕所等各种便民设施,这些建规模都是按照一亩或者几亩地来规划的!这让周家父子内心泛起一片涟漪。
周贤是见过世面的,他之前是没有来到城南大院的后面,每次就直接到了综合办公楼就驻足了。
今日只是站在教学楼最顶端的房间里,鸟瞰一栋又一栋各千奇百怪造型的楼宇就十分震撼!父子两人长大嘴巴无不震惊,这方圆千亩地都是王明一个人的产业,而且这千亩地的产业不是种农产品地,而是一堆堆冒烟的厂房。
看着楼下井然有序穿梭地民夫们,还有来往络绎不绝地各种大车,俨然是一副热闹的街景,只是这个街景并不是在城南大院外面能表露出来的,而是在这一栋又一懂楼宇之间的,在外面看起来却是一片平静。
许褚指着四个方向给周贤父子二人热情介绍:“爵爷,那边一块绿色的场子有二百亩地的是家禽厂!稍后我们走过去看看!”
“那一片冒黑烟的是军械厂,那一片练习拳脚的是武馆,那一片三十亩地的瓦房是军服厂.......”
周贤父子两人如同提线木偶一样,忙着啧啧称奇!今天简直就是刷新了他们父子二人的认知——没想到这就是许褚口中的产业集群!
未完待续
PS:昨日就写了一大半没有发,今天本想写两更补回来的,但是太忙了,勉强把这章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