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品无寒士到寒门出贵子,我们用了八百多年的时间
帐下笑谈出品
《军师联盟》里,司马懿为了推行九品中正制,为百废待兴的魏国积蓄青年才俊,不惜与整个曹魏集团的宗室开战,虽千万人吾往矣。
不过好在现在有了高考,不需要司马中丞去孤军奋战了。
虽然有不少人拿着素质教育来吐槽高考,把高考说成是现代社会的科举,但不可否认这已经是当下社会里寒门能够出贵子的最简单直接、效果最明显的选才制度了。
不相信的话你可以穿越回隋朝之前,通过那个时代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来实现一下自己的抱负——若没有一个好爹,恐怕你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得不到。
因为这两种制度终究没有打破阶层固化的魔咒。
先说察举制。出现在西汉时期,就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这对于原先实行的世禄世卿制来讲,是一大进步了。
但是由于被举荐的门槛不断地人为抬高,到后来慢慢变了味,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怪现象。
而地方官员会推荐自己的人,形成自己的集团,不仅影响真正有用之人的选拔,还会造成权力割据的现象。一旦形成人才垄断,阶级就会迅速固化。
再说九品中正制。到了东汉末年前后,由于察举制的弊端已经尽显无疑,此时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就是名士的评价,也就是《军师》剧中的通过月旦评来识别有才之人。
但是月旦评更偏向于才学文艺,没有应用于官场选拔。
所以后来魏国借鉴这种方式,在魏文帝曹丕推动,吏部尚书陈群的主导下,才建立了后来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主要有三条:
第一,设置中正官,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
第二、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才能定出个人品级。
第三、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的根据。
这里的关键是定出了一个人才选拔的标准:家世和个人品行才能,这个就给了底层优秀人士一个仕途缺口。
和察举制相比,这又是极大的进步。
当然九品中正制后来也变味了,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考虑了家世的因素。有势力的家族自然会想办法垄断这个官员进阶的口子,个人品行才能如何也是这些家族说了算。
于是到了晋朝,基本都是按家世选拔人才了,形成了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人才依然垄断。直到隋朝的建立,隋炀帝杨广推出了科举制的雏形。
从察举制到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再到晋朝的九品中正制,我们看到了底层人民突破阶层的困难,阶级固化的严重程度。
《军师》中,露脸的大多都是背景深厚的。比如荀彧,荀子之后,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杨彪(杨修父亲)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太尉。司马防(司马懿父亲),祖父司马量,东汉豫章太守;父亲司马儁,东汉颍川太守。
这些人都是世代为官,因为后代人数的增加,其家族官员也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更加狭窄的人才通道。少数底层优秀者只能通过幕僚、门客等途径参与官场,博取功名。
跟此时的人才选拔制度相比,科举凸显其无比的公平性。要知道那个时代识字都是一个很奢侈的事情,就更别谈读书了,百姓写信都要找人代写,根本原因是上层对知识的垄断,进而对信息的垄断,造成阶级的固化。
在古代的农业文明社会,食物链其实只有一条,就是仕途为官,其他行业地位及其低,无法形成健康的生态链,都需要寄生于官场才能发展。
而现在信息垄断的壁垒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极大减少了信息上的不平等,导致各行各业都把其价值发挥到最大,人们每个环节都能谋生了,每一个行业都形成了一个食物链。人才规则完全脱离了九品中正制那一套,人有价值就一定有其位置,我在自己的位置上干好自己的事情,发挥自己的价值,自然能丰富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时代变了,但愿个时代不止只有杨修的那个月旦评,更有到处都是月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