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年轻,你要学的是“辩论”

2019-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陸鋒

(作者注:读完全文最起码需要20分钟,属于“裹脚布”文章,观者自酌)

下雨天,有暇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说点自己想说的话。

最初写这篇“裹脚布”文章的动因,是因为授业恩师所托,想通过宣扬一下“学辩论的好处”,“引诱”还在读书的师弟师妹们“有志于辩论”。老师说,不用写太多,一千字足够。

然而擅于在文章中夹带私货的我,充分发挥了随心所欲、跑偏节奏的特长,将心中关于辩论的万千MMP热热乎乎宣泄而出,一不留神,就写到了八千字。

言归正传,那么,从哪儿说起呢?

先给辩论正个名

这篇”裹脚布“的本意显然是要给辩论唱赞歌,所以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直接告诉大家:辩论给了我什么,辩论有哪些作用。但是,如果不把一些基础的东西理清楚,我实在没办法回答这两个问题。

在我狭隘的认知体系中,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喜欢辩论,更甚一点,是讨厌辩论的。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辩论几乎持排斥态度的为多数。这句话一出来,作为辩手的你,是否马上想到要用“奇葩说”等辩论娱乐节目的热播等一些论据来反驳?是否马上想问我如何界定“大多数”?反应确实很快,但先请听我说完。

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荀子说,“口能言之,身不能行”,顶多是个三等公民。不论这些说法是否正确,也不论人们是否正确理解了这些子们所说的话,一个客观事实是,千百年来的沿袭和传承,使它们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确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君子就应该“敏于行、讷于言”,所以能说会道,一定是不能干事,至少是不能干大事的人,又所以,你要辩论,你就是个祸害。同时,辩论本身所具有的“巧思”“反驳”特性,本来就为不崇尚独立思考的“记问之学”的传统文化体系所排斥,加之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古希腊的雄辩臣服于马其顿的铁蹄”“清谈误国”“妖言惑众”等等,辩论不为我们的文化价值所推崇,“无怪矣”。

也许你会觉得,现在啥年代了,还在叨叨传统文化。很抱歉的说,传统文化是植根在我们世俗认知体系的血液中的,即便你想超脱,周围的人也会很轻易的将你拉回现实。一个很显著的例证是,在很多关于学术的严肃命题中,即便我们在辩论,也不愿意挂上辩论的名称,而代之以“讨论”或其他称呼。说的再具体一点,有人甚至会直接告诉你,学辩论有啥用?难道你去和未来的领导吵架吗?

所以,当身边的人用各种明示的、暗示的、讽刺的、挖苦的或者明褒暗贬的方式来告诉你闭嘴的时候,他们一定是可以很轻松地站在鄙视链的顶端的,因为他们的论据根本不需要引述,虽然他们自己不知道,这种对辩论的否定,本身就是一种辩论。

我们不妨追根溯源一下,所谓“辩论”,是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辩,从“辨”,本意为分析判断;论,从“纶”,本意为梳理归纳。用语言去分析判断和梳理归纳,才是辩论的本来面目。一问一答之间,是一种思考与反思的对话,是一种从输出、辨析到接纳的过程。曾经有些地方把辩论也叫论辩,本意为相比与辩论强调“辩”,论辩应该是更重视“论”。其实,在我看来,从词源意义上说,辩论、论辩与情色、色情的区别一样,就是把词儿倒过来而已。

事实上,孔子的意思是不懂装懂遭雷劈,老子的意思是懂了就无需强行争辩,荀子的意思是懂了之后做个言行一致的人就是人中熊猫、堪称国宝,没有一句是在否定语言表达、贬低辩论,因为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本身也是在辩论。即便是董仲舒最后让其他子闭嘴,树立“记问之学”的儒学体系,所用也是辩论之法。所以试图用文化或者价值评判去鄙视辩论,才是真正的没文化。可如果你要是觉得这种鄙视的原因完全出在所谓“非辩手”身上,那可能“值得商榷”,因为助长这种鄙视的人,更包括所谓“辩手”自己。为什么呢?请看下集。

辩论赛的异化有助于辩论能力的矮化

本来,辩论是以语言为工具,以期实现求知求解的终极目的,但辩论赛则未必,异化后的所谓辩论赛,或标榜自己是辩论赛的现代娱乐节目,更是将辩论推向了活该被鄙视的深渊,而很多辩手竟然乐此不疲。这需要从宇宙的起源……不,需要从辩论能力和辩论赛的诞生说起。

先来个小测试,活跃一下气氛,说到辩论,你第一反应是以下的哪副景象?

请向柏拉图老先生学习,指天发誓,我觉得你的回答基本是第一种场景。

辩论能力的强弱并不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很多辩手都知道,特别是他含着小石子、迎着大风和波涛练发音的故事,激励了很多刻苦锻炼语言能力的人。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含石子太难了,还是因为包龙星口吐星星炸鱼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人们几乎忘却了德老师练习语言之外的苦学故事,比如研究诗歌、神话,找专家探讨著名历史学家的文体和风格,据说为了提升内涵,他抄写了8遍《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能倒着默写《三国演义》......不,错了,是倒着默写悲剧和喜剧,他常常坐听柏拉图的讲学却不会和柏拉图争执。虽然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却简单明了地折射出了辩论能力的五项基本素养。

庞杂的知识储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认真的倾听态度、快速的反应提取和出色的语言表达。缺失任何一项,都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辩论能力,其中语言表达排最末。如果辩论能力仅仅是语言表达的话,那么现在被“辩论界”奉为剑宗、气宗、净土宗......的那些咖和师们,有哪几个普通话是标准的?又有哪几个音质音色堪称出众的呢?语言气势强就是辩论好,那广场大妈的中气绝对甩你N条街;说话语速快就是辩论好,那相声演员的绕口令儿绝对一骑绝尘;发音字正腔圆、情绪饱满就是辩论好,那话剧演员绝对是佼佼者;能鼓动、能煽情就是辩论好,那你应该去搞传销啊,可是一千万传销人员中才出一个马云,那个马云一定不是你。

把辩论能力矮化等同于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一点上,辩论赛的异化可谓功不可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本来旨在锻炼五项基本素养的模拟游戏开始在华语世界中悄然流行,它叫辩论赛。不同于十年动乱时期的辩论批判,这种本来只是大专院校的“民间活动”,不论是话题的设置还是规则的设定,都以知识性为基本核心。也许是看中了这种模拟游戏的观赏性,很快,它被搬上了电视。听“天之骄子”们有涵养地吵架、掰扯道理,给全国人民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听享受,确实有很多人在观看这些比赛中受到了思维的启发。然而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观赏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观众寻求听觉刺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种需求也离知识性越来越远,本就诞生于知识性的辩论赛逐渐难以胜任。

于是,没过10年,电视辩论赛开始由盛及衰,终于快要在荧屏上绝迹。为了挽救收视,当时出现了很多近乎奇葩的评判和培养标准。比如,辩手在台上的站姿要像跳芭蕾;辩手的手势不能超过肩膀之外;辩手说话一定要有攻击性,要煽情,要技巧、技巧、技巧,认真地探究问题不是辩手应有的态度等等等等。然而,传统的电视辩论赛终究还是基本去世了,后几年中除了偶有特殊主题需要的比赛见诸荧屏,有当年“全国大专”影响力的电视辩论赛几乎绝迹。下面这一位,凡是能喊出他名字来的,一定暴露自己的年龄。

但方式可以调整,形式可以变化,近年来一些形式新颖的电视辩论又开始抢占荧屏,比如……这就不用比如了吧,人们似乎又尝到了当年那种新鲜的语言刺激,把其中的辩手一个个奉为语言表达的顶级人物,封神封王,却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它们无一例外是语言类“娱乐综艺节目”,绝大多数所谓“辩手”(请注意,是绝大多数)都有经济公司、经纪人、庞大的写稿团队。八卦新闻还是要搞的,要不然没有热度;节目当然是有脚本的,有导演的,只不过有些脚本宽松一点,有些严格一点,要不然放开让你胡说八道,这节目还怎么过审呢?说穿了吧,一定程度上,这种异化后的辩论赛,绝大多数辩手应该反复告诫自己,“其实,我是个演员”。

辩论赛本来是用来锻炼辩论能力的,如果将辩论赛等同与辩论本身,则矮化了辩论。而异化后的辩论赛又进一步将辩论能力矮化为语言表达。这一切,其实本来都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随着辩论赛的进一步异化,语言能力又被二次矮化为语言技巧,语言技巧又被进一步矮化为演技,这就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是匪夷所思、令人发指。

我没有半点否定演员的意思,真正的老戏骨、中坚力量,并非是徒有虚表之辈,甚至能通过一部戏,学会一项炸裂技能。每当听到大家将这些娱乐节目奉为辩论的本源和圭臬时,我都特别想推荐小黑胖子郭老师和抽烟喝酒烫头的于大爷,在通过语言冲突展示娱乐性的这方面,这两位才是典范。可如果大学院校的辩论赛,都要被矮化成观赏性的话,那么你还上什么学?初中辍学去学相声不好嘛?一个最简单的判断是,如果辩论秀娱乐节目里的高手是真正的辩论大神,那中美贸易风波、新闻发言、商务谈判、法庭审判这些辩论的实务领域才是最需要他们的地方。

技巧、技巧、技巧,重要的妖怪打三遍

技巧,本意为“机巧”,是一个暗含贬义的中性词。辩论没有技巧不行,但凸显技巧则本末倒置,这本是不用多言的事实,然而现实却往往比本末倒置还离谱,“满眼树梢,不见树根”。

“不用管对方怎么说,你就说……”,这句话的流毒之广,相信对辩论赛,请注意,是对辩论赛有所接触的人都听到过。这泛滥到什么程度呢?给大家讲一个不是笑话的笑话。某地某行业举办对抗辩论赛,邀请了全国知名的某前国辩高手高手高高手前往指导。这位高高手同学教给大家的第一句金科玉律就是这句流毒,而且还换了好几种变化,比如“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是我认为”“你无非是想说什么,但是我认为”“你说的问题其实是这样理解的”,美其名曰“接话头”技巧。可能我还没想明白这种“接话头”在法庭、谈判等辩论实务中到底有什么用,但最起码,当时参与比赛的法律人感觉甚为受用。紧接着,这位高高手拿出了辩论赛三大致胜法宝:一是把稿子写好,背好,不要听对方说什么,只要情绪自然饱满地完成稿子输出就可以了;二是自由辩论不要和对方冲突,不要回应问题,安排好一二三辩的轮流起立,“整体印象分”就高;三是怎么解决临场感呢?和对方对对稿子吧,最起码对对观点,不要太偏,不然看着像假的。

在这种导向下,好的辩手不多见,好的“杠精”满地都是。

我想起了我的师兄,当年赴美帝学法律、做律师,在邮件的交流中,他说他在拼命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古英语文学,不了解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岂敢和他们辩论?这是要被帝国主义笑掉大牙的。我当时很惊讶,要知道这位师兄在赴美之前是被国际仲裁员评价为“英语肯定是他的母语”的神级人物。我还想起了我的校队队友,在指导师弟师妹们学习辩论的第一课中,他说先不要着急问辩论技巧,先去学学哲学、修辞学,基本的法理学、法哲学的读物你总要看完吧,要不然你说什么呢?然而现在学所谓“辩论”的同学,你听到的第一句指导又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首先辩论赛是需要技巧的,因为辩论赛的双方观点本身就不是周延的,在面临一些难以回答的质问和逻辑上的矛盾时,必然是需要通过使用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的技巧去解围的。其次,辩论也是需要技巧的,在辩论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技巧可以让实现辩论目的事半功倍。而且,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尺二寸半”,如果遇到并非抱着辩论态度的对手进行无理攻击或者胡乱使用技巧的时候,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四两拨千斤。从这个意义上说,辩论赛锻炼技巧也是为辩论的终极目的服务的。

电影里的霍元甲说,武术没有高低之分,习武的人才有高低。同样的,人分三六九等,辩论技巧却难有高下之分。引证、类比、归谬、逻辑陷阱是技巧,语势、语气、语调是技巧,甚至偷换概念、机械类比、循环论证、答非所问等诡辩之术也是技巧。技巧用的恰到好处也是需要思考和积累的,并非拾人牙慧、寻章摘句就能成为高手。这点和武术类似,没有坏的技巧,只有滥用技巧的人。可如果把写好稿子按流程背诵,对好稿子和观点进行表演等也当成“技巧”,甚至等同于辩论,那就连滥用都算不上,只能算是诈骗。

所以,当你听到别人对辩论赛“没啥看头,都是假的,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评价时,先不着急生气,因为可能辩手们本身就难辞其咎。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小学生都可以“打辩论赛”,那所谓“辩论赛”是假的可想而知。回到我前面说的那个不是笑话的笑话,那位高高手和那些“辩手”们不仅是在侮辱辩论,侮辱所在行业,更是在侮辱自己。

辩论何用

说了那么多,是不是感觉还没进入正题?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那这篇裹脚布还是失败了,虽然它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此处应有捂脸表情)。为了避免它的彻底失败,还是要来“功利”一把。既然辩论有那么多人反感,既然辩论赛的异化这么无用,既然假辩论、“演技派”当道,那么多既然,那干嘛还要学辩论?学辩论有什么用?而且还要乘年轻去学?当然,首先如果你有天赋的口才、头脑、表演力,学不学辩论其实无妨,而参加辩论赛也只不过是众多可以使你获得关注的途径之一,仅此而已。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学辩论,我是指通过正常的辩论赛去学习辩论,那么所获虽会因人而异,但至少可以获得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思考的能力,一种表达的态度。学辩论的人,不仅知道该说什么,而且知道该怎么说,更知道该怎么做。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只会去找人吵架,只会成为杠精呢?所以换句话说,以抬杠为终身成就的,一定是没学会辩论的。

辩论何用?它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辩论赛尚未异化,站在辩论场上,如果翻来覆去就是那两句逻辑矛盾,看似声色俱佳,其实是最明显的无话可说。对一个辩题的探究,往往会促使自己去寻找一切与之有关的答案。很多辩手在初识辩论赛时,知道面对一个辩题要去厘清概念,但所用的方法,不过是去查个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然而事实上,与辩题稍有关联的所有内容,自然科学、人文经典、历史时事,几乎无一不在涉猎范围。久而久之,必然形成丰富而深厚的知识基础,更关键的是,它会形成一种学习习惯,在未来更长的时间中影响你。直到现在,在我的工作中,这种学习习惯仍然保证着我的知识更新速度。比如,办理生物科技的案件,必须去寻找生物科技领域对争议问题的百家学说,才能厘清事实;办理贸易纠纷案件,必须去研究贸易规则的演进历史和相关国家的贸易规定,才能判断准确;研究金融犯罪问题,必须搞清楚金融工具的原理和属性,才能找准方向……什么情况下你会比别人高一点?往往是你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至于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不论是强迫的还是自愿的,人所增强的记忆能力,那属于附带产品。

辩论何用?它是一种思考的能力。人都会思考,它就像内裤——后半句就不用说了。众所周知,思考的起点是问题,却很少有人会想到问题的起点是怀疑。这种怀疑并不全然是以拒绝和否定为目标的,相反,很多时候否定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完善与周延。

有次,某位全国知名的文化大师在一次文化座谈上说“中华民族是不远征的民族”,当时我马上暗自怀疑,因为很明显嘛,蒙古族不是中华民族之一吗?即便是单纯的华夏族,从黄河流域把疆土推开,哪一点是“不远征”呢?但很快我又开始怀疑我的怀疑,因为我都能想到的这些理据,这位货真价实的文化大师不可能不知道,于是很自然地就开始思考他这句话的文化背景、阐述的角度和理由、涉及的地缘因素等等,会后还专门拜读了他的著作,最后虽然我未必同意他的那句话,但也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人的思考都有盲点,而只有通过不断的否定、否定之否定反复推敲,才会更好地理解你所处的环境、将要采取的措施和可以达成的目标,而锻炼这种怀疑最好的方法即是辩论。尚未异化前的辩论赛,给这种怀疑提供了最为合适的训练平台。我们以前经常听老师讲,辩论赛不是为了你对我错,而是为了在两边肯定都是偏颇观点的交锋中,找到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学会这种怀疑和思考的能力,你会知道哪些知识是对你有营养的,你会知道所谓“大咖、大神”们讲的话并不全对,你会在你未来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中不至于因为某人是权威而随意写出“笔者同意他的观点”。而最关键的,是你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可能是永远正确的,而别人永远都是错的。

去年,一位法学家的名言在朋友圈里刷屏过一段时间,“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朋友问我怎么看,我说,不想讨论这句话的对错,因为这句话对我没有意义。朋友似有不悦,我解释到,不知道这位法学家是否固执于他所说的这句话,如果是,那么他的这句话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与我无意义;如果不是,那么他等于承认,某些时候的固执还是有高水平认知的,而这是常识,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没什么意义。当然,辩论所赋予的思考能力还远不止这些,比如结构化的思考方法,可以使你在面临任何问题时,都能有条不紊地寻找到出路,这就不再一一唠叨了。

辩论何用?它是一种表达的态度。辩论赛有预设立场,所以“我对你错”是必然的游戏目标,但辩论则未必。然而明白这个道理很容易,懂得它却很难。以往我在点评辩论赛输赢时,几乎不去评价败方的缺点,而去评价胜方的明显错漏,因为逻辑很简单:这么明显的错漏,败方竟然随意放过,不更能证明你败的天经地义吗?

直到一次比赛,败方的队员集体哭着来找我要说法,认为他们的观点是无懈可击的正确的真理,因为我在点评时明显说了对方那么多错漏,所以这届评委有黑幕,至少是这届评委不行。面对着集体的哭泣和控诉,我竟无言以对。因为,此刻我面对的不是辩论赛的辩题,而是人的情绪。虽然内心进一步确信了我对比赛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也许我之前的点评忽视了听者的感受。我知道没有得到答案之前他们是不会罢休的;我也知道,此刻和他们说什么是辩论赛的意义简直形同放屁。所以我选择了静静地听完他们的宣泄,听完他们所有的控诉,直到他们哭诉的没有力气、嗓音已经嘶哑的时候,我微笑着离开,因为在情绪的对抗中,是没有输赢对错的。

听者思维,换位思考,这才是辩论的表达态度。如果未来你是名执法者,那你会随时面临各种对法律不公的哭诉或者上访;如果未来你是名律师,那你会随时面临当事人或者家属在败诉后的恶言相向;如果未来你是名商人,那你会随时面临来自各方对你商业行为合法、合理性的质疑……

在很快会到来的未来,辩论的表达态度会让你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据理力争、什么时候该放下身段、什么时候该见好就收。如果别人微微一挑衅,你就不管三七是不是中药,便跳将起来指出“对方辩友”的错误,那在别人眼里,和逗一只脾气不太好的宠物没什么区别。很多时候,审时度势,因势而动,才是对辩论的懂得。

不是总结的总结陈词

我常常听到这样的自我介绍:“我是打辩论的”,即便态度谦和,言语中也透露着自豪感。我很高兴,不论他所说的“打辩论”是不是辩论,是不是真的辩论赛,我依然很高兴,至少在辩手心中,辩论肯定是值得骄傲的经历。但请理解,参加辩论赛也许是一种“加分”经历,可只有当它转化为辩论的能力时,这种“加分”才可能持久。

我也常常被问及:如果对方不回答你的问题你应该怎么办?一句话我应该怎么说更有攻击力?我很无奈,因为这些技巧即便我教了,他学到的也只是形式。这就好比一套武功,一招一式可以模仿的很漂亮,但如果不会拆开用,顶多是一种类似广播体操的广场舞。参加辩论赛确实可以学到一些语言技巧,但只有当它转化为对问题分析方法时,这种技巧才可能是能力。参加辩论赛,如果是兴趣所致,那请将它看得厚重一些;如果是为了将来的履历,那请将它看得长远一些;如果是迫不得已,那至少请将它看得有益一些。

我更被常常问及:我们要搞个辩论赛,单位让我参加,我又不会,你能不能给我一些秘籍?我往往无言以对,这个时候再教他从基础读物开始看么,拜托,人家有很多工作;再教他什么是辩论么,拜托,人家只是为了应付一个比赛;再教他辩论能力的培养方法么,拜托,人家有空还要回家带孩子。我只能很委婉地告诉他,我听说那个某某稿子写的非常好,我推荐他帮忙。

所以,去学辩论吧,乘还年轻。因为这时的你思维还活跃,求知还旺盛,反应还灵敏,体力还充沛,时间还富裕,对未来还有各种的期许和期待,而辩论是寻求这种期许和期待非常值得信赖的一种途径。真等到你处在工作、家庭的生活重压下再想到辩论时,它肯定只能是电视里搏你一笑的娱乐综艺。

所以,去参加真正可以锻炼你辩论能力的辩论赛吧,乘还年轻。不要在意你是不是会获得“世界最佳”“全球最强”“宇宙第一”的头衔、称号,因为“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其实和你的辩论能力没有太大关系。比赛的输赢其实无所谓,应为年轻输得起,享受挫折、体验失败、从胜负之外获得足够多的营养,可能比获得一场似是而非的胜利更有价值。毕竟,参加辩论赛是一种锻炼的“术”,学会辩论才是可追求的“道”。

(全文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