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天地婚姻育儿

《都挺好》:“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越来越像一个童话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4人  一贰叁肆

最近,《都挺好》这部电视剧刷爆朋友圈,我用两天时间追完了这部剧,感慨颇深。

苏明玉生活在一个极其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家里两个哥哥一个小妹。

吃饭的时候哥哥们喝牛奶,苏明玉就吃白开水;

哥哥们吃鸡腿苏明玉吃青菜;

大哥要去美国上学,父母把苏明玉的房间卖了;

二哥想去旅游,父母给了两千块钱,苏明玉想参加一个尖子生强化班父母连1000块钱都不想出;

甚至在高考的时候,父母让学习优异的苏明玉放弃清华梦,把她扔进不要学费的师范学校。

1.不是所有的孝顺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

苏明玉按照父母的想法去了当地免费的师范学校,父母为了给二哥买婚房却在卖老宅,就像高考那年未经允许卖掉自己的房间一样。面对父母的偏心,苏明玉再也不能视而不见,和父母大吵一架之后,双方立下字据,苏明玉从此以后生活自理,父母也不用苏明玉养老。苏明玉十年不回家,寒假暑假勤工俭学,自力更生。

很多人拿《欢乐颂》中的樊胜美与苏明玉作比较,做事能力强,人长得又漂亮,却同样遭受着来自原生家庭的压榨。面对贪得无厌,重男轻女的家庭,樊胜美一次次的妥协,换来的确实变本加厉的掠夺;苏明玉就像个女战士,说走就走,不带一丝挽留,所有的累都要比委屈来得强。

大家都在唱“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清贫也是你。”在一切都尚不明朗的未来,在永远不知道谁笑到最后的现在,有没有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每一段没有你的日子里,都有我自己。

一个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捋不顺,怎么有勇气才能去踏足别人的生活圈?又怎么能让别人践踏自己的未来?

即便那个人是父母。

不是所有的孝顺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当面对原生家庭的不断剥夺,你的善良就是祭祀自己未来的帮凶!

2.不是所有的疼爱都答应孩子你什么都可以拥有

大哥苏明哲读书十年从未回国。二哥苏明成十年如一日啃老,以至于两个退休金8000多的老人存折上只有4万块钱,苏父还要把钱藏起来,不能让二儿子知道。

父母的宠爱就像一罐蜂蜜,今天吃一勺,明天吃一口,吃多了是会上瘾的。上瘾之后,就学会偷蜜吃,偷不到,那就巧取豪夺。

父母总想着给孩子最好的,但是给着给着就像变了味的扶贫,只要父母在,他永远不会选择成长。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大多数的父母总是不想亏待了孩子,尽自己所有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是又有多少孩子体恤父母省吃俭用的心酸,少部分的孩子发现父母的钱比工作的钱的好赚,从此开始一点一点啃老,直到心安理得、变本加厉的不再工作。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不是所有想要的都可以得到。否则,你踮着脚撑起来的房子首付,你盘着腿啃着的馒头咸菜,都在无形之中把孩子往寄生的深渊推了一把。

3.生活的花销可以用钱衡量,感情呢,该怎么偿还?

剧中,苏父有记账的习惯,把三个儿女的开支从小记到大。明玉的半个本子,大哥明哲两个本子,二哥明成整整六个本子。

钱的帐可以记得请,但是感情呢?真的可以具体到每一分吗?父母用青春养育孩子,孩子为父母带来家庭的欢笑。这笔账又该怎么算?

人世间,与生老病死相关联的喜悦、心酸、悲伤、痛苦又该怎样用金钱衡量?人生的参与感,满足感,又该以怎样的时间刻度来计算?

我们在成年人世界里越来越世故,他们在垂垂老矣中越来越天真。他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回家陪他们,不需要买绫罗绸缎,也不需要吃山珍海味,只要陪陪他们就好。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父母一个小小的要求我们其实都满足不了。我们也成为那个开空口支票的人,所有的美好都定格在许诺的那一瞬间。

上有老,下有小的无奈;旧父母与新妻儿的权衡。越长大,我们越来越深深地体会到那种苍白的无力感,陪伴只能靠电话,关怀只能靠快递,在一起吃顿饭是珍贵的,一起出去旅游那是奢侈的,那是那些“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像是一个听起来很美的童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