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

2020-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阿海与简生

刚刚听书的时候,听到一个关于孝道的故事:话说一个母亲,很早的时候就失去了丈夫,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拉扯大唯一的女儿,好不容易把女儿培养成人,并把她送入了国外的高等学府。后来女儿学业有成,不久就顺利步入婚姻殿堂,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哪知那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女儿离婚之后,又把外甥女交给了自己的老母亲抚养,而她则继续寻找属于她自己的幸福。这位老母亲把外甥女抚养到了12岁,后来还把在北京唯一的房子卖了,只为了外甥女能就读国外的高等学府。可这一切的付出换来的是什么呢?女儿虽然事业有成,可是她没有给予母亲最基本的关怀,只知道一味索取,甚至她的第二任丈夫也很不喜欢这位母亲,这位老母亲在女儿家自然无法呆下去;而当当她去投靠外甥女的时候,换来的却是回中国的一张机票,更可恶的是这个外甥女竟然把她年迈的外婆提前三天就送到机场,把她扔在那不管不问,直到这件事情上了报纸。

听完这个故事,我不禁为这个老母亲深感不值。可是换个角度想一下,又觉得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情结就是:为了孩子,父母愿意牺牲自己所有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诚然,父母应该爱孩子,但在爱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能迷失了自我。父母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轨迹,父母也有他们的人生道路,不要生生地将这两者捆绑起来。

父母为孩子操心太多、承担太多,就会让孩子失去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孩子们自然而然什么事情都会依赖大人,而懒于自己思考。孩子会觉得我不努力,自然有人在我背后努力,供我一切;我不思考,自然有人在背后帮我安排好一切。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一种心安理得的心理,他们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哪天父母突然做的不如他们的意,孩子就开始抱怨、责备,唯有到这个时候,父母才幡然醒悟,自己养了一条白眼狼,养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上例中的那个老母亲,就是这样。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在为孩子付出的过程中,完全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她的女儿和孙女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长辈的付出当做了理所当然,因而当长辈来求助她们的时候,她们才会表现的如同路人一般。这样的孩子没有感恩心,她们不知道感恩父母,也不知道父母养大自己的不容易,她们只是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

想到这,我就会想起我逝去的奶奶。自从上小学起,我和哥哥就被留守在老家,给奶奶照看。奶奶待我哥哥,真是如掌心中的宝,生怕摔碎了,总是时时小心地呵护着。从小到大,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紧着我哥哥,等他吃的不要的时候,才会轮到我们丫头片子。就是在这样的宠爱下,哥哥长大后,却没有学会去体谅他人。他出外打工赚了钱,也不会想着给我奶奶买什么礼物,更别说逢年过节给什么钱之类的了,自己都还要我爸妈救济。记得有一年,我回家奶奶哭诉着跟我说:“养你哥哥真是白养了。前段时间,你哥哥买了几个包子回来,你哥哥宁愿把包子给狗吃,也没想着给我这个奶奶吃。”我听后,只能不停安慰奶奶,说哥哥可能觉得那些包子有问题,怕吃坏了你老人家的身体,你不要多想。除了尽力安慰,我总不能去责怪老人家吧,说她以前就不应该那么惯着哥哥。奶奶那一辈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这也不能怪她,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改变不了,唯有适应。

联想到我现在的儿子,我时常都教导他,别人帮他做什么事情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别人不管给他什么帮助,还是给他什么礼物,都要向对方说声“谢谢”。我是这样教的也是这样做的,我每每让儿子做了什么事情,都会真诚地跟儿子道谢。耳濡目染下,我现在帮儿子做什么事情,他都会跟我说:“谢谢妈妈”。还会经常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我喜欢你。”那一刻,我的心感觉都要融化了。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说的一点都不假,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父母想要拥有什么样的孩子,自己就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这样才能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