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路口》
【文章标题】《路口》
【文章作者】语聆眸
【文章来源】《精选好文专题》
这是一篇很特别的散文,一篇现实主题题材的散文,题目叫路口,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就是在路口,一个办公用的建筑,而这栋建筑十年前还存在,文章中的“我”当时就在里面工作。
文章一开始就是“我”在路口感慨,十年前的建筑已经灰飞湮灭,忘不了的却是“我”回忆中的一个人和几件事。
回忆中出现的那个人,我们姑且用X表示,在这个建筑里面,X三次与“我”相遇,是什么事情呢?事情不大,因为X是退伍军人,他原来也在这里工作,为了响应精简干部的号召,回到农村,每次来都是为了领取补助的事情。
三次见面都在不同的年份,前两次的时间是:1998年,2001年,最后一次的时间就是大楼准备拆迁前,我们姑且算2010年吧,时间跨度12年。
X单身一人,从能干活的人,逐渐衰老成病人,每次相遇,“我”与X都有着简单的攀谈,仅此而已。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1033元,而他的补助才提高到960元。在“我”的眼里,他的选择一点也不是最优选,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而补助款这样低,只能生活中温饱线上,也没有多余的钱改善生活。
最后,“我”再也没有见过X,而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建筑也被拆,文章在最后一次见面攀谈中戛然而止!让读者自己去回味。
这一篇散文好在哪里?以小见大,从“我”与X的几次对白,体现出作为一个现代城市人的“我”的功利思维,和X自己的朴素思维,对同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侧面衬托出他做为一个普通军人和党员,所体现出了一种英雄气质和真挚的情感。
文章就止步于这里了吗?没有,随着后面X不知所踪,以及代表着一段历史的建筑被拆除抹平,在历史长河里面,这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又有多少人记得住,这样的奉献又有谁记得住呢?我们会因为这样,而认为人生没有意义吗?
作者在文章结束后,额外附加了一段话,出自电影《海上钢琴师》:“那个世界好重,压在我身上。你甚至不知道它在哪里结束,你难道从来不为自己生活在无穷选择里而害怕得快崩溃掉吗? ”
X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却离我们的心灵很近。
好作品,希望大家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