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朔对女儿的教育,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文/赵晓旭
“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我相信很多人读到过王朔的这一句送给女儿的“座右铭”,一个老爸感人肺腑的期待,不仅温暖人心,而且让人感受到了最质朴的父爱。
一个“痞子”老爸,在宝贝女儿六岁时,与妻子离婚,他在《致女儿书》中这样写道:
“最后一次离开你们,你妈妈一边哭一边喊你的名字,你不应声,悄悄坐在自己屋里哭,我进你屋你抬头看我一眼,你的个子已是大姑娘了,可那一眼里充满孩子的惊慌。我没脸说我的感受,我还是走了。从那天起我就没勇气再说爱你,连对不起也张不开口,作为人,我被自己彻底否定了。从你望着我的那眼起,我决定既剥夺自己笑的权力,也剥夺自己哭的权力。”
我不知道一个男人在面对同女儿告别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尤其是,中国的父亲,中国的,责任感极强的父亲。
但是从王朔语气里,仿佛读到了最心酸,最不舍,最无奈的那一面。
她的女儿究竟如何了呢?王咪在失掉了完整家庭后,是选择了沉沦还是选择了奋发?
虽说她没有多么的飞黄腾达,大富大贵,但是她却成长的意外顺利,一生平淡无波。
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回国后,她做了《艺术财经》杂志的编辑,并找到了携手一生的爱人。
女儿就像一个幸运星,她成功点燃了王朔的创造才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渴望》、《阳光灿烂的日子》,一部部优秀的作品通过电视荧幕呈现给所有观众,并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与喜爱。
比起大富大贵,功名利禄,王朔对女儿,更加看重的是她的成长与快乐。
爱是这个父亲能够给予王咪最大的财富,他说:“我干嘛不对她宽容?我干嘛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嘛呀?我什么也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了。”
虽说,很多父母也许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是又真正有几人能够做到放手让孩子自由自在翱翔呢?
作为文学才子的他觉着孩子带给他的快乐早已经抵消了喂她奶粉所付出的那点奶钱。
“没听说获得快乐还让快乐的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吗?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
这种说法,暂且不论对错,但是却带给人一种沉重父爱的真实力量,爱是不求回报的,不是吗?
求了回报的爱就不那样纯粹了。
最近,邻居家的孩子因为成绩下滑了几名,隔壁就像是硝烟四起的战场,孩子成为了战场中的靶心,四面八方的指责之声纷至沓来。
看着小男孩蜷缩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模样,我作为一个旁观者都心疼到不行。
孩子是不是承受了太多他们不该承受的责任与使命呢,一代代相传下来的美德越来越少,如今只剩下了攀比,就真的没了真情了?
前几日,看到一则视频监控画面,一名男子,不断用手摔打着自己年仅10来岁的女儿,一个又一个耳光,让看者觉得揪心。
当小女孩踉踉跄跄走出监控范围时,那一瘸一拐的动作,那一脸的伤痕,这位父亲的罪行,下地狱恐怕都抵消不掉他的深重罪孽。
这还是人吗?同样是父亲,有些父亲,伟大到让人尊敬,而有一些,则龌蹉到让人不齿。
“慈母多败儿”?我想这个慈应该加一个双引号,真正的“慈”应当像王朔这样,给予女儿最好的教育,最放松的环境,最轻松的呵护,最无私的爱。
“慈”不意味着宠溺娇惯,但是“慈”一定意味着宽容与呵护。
王朔说,他讨厌驯服孩子,更觉着“赢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十分不道德的话,将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看似为孩子好,殊不知,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他送孩子出国念书的理由只有一个:
“她是念到中考的时候,我说你不要参加中考了,你要考过去你就是傻子,你要考不过去,你自信心就会受到很大打击。所以我送她去美国念书。”
“我说上学你就是为自尊心学习,你学习不好,老师会当场奚落你,你会很没面子。有些老师就很会这一套,打击小孩的自尊心。”
中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师资力量,的确参差不齐,很多老师比起刽子手还要可怕,他们怨毒社会,抱怨生活,戾气满满。
他们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只能看到他们“拖后腿”的成绩。
三毛就碰到了那么一位将她逼成“抑郁症”,一度割腕自杀的恶魔女老师。
一位在社会经历过种种坎坷的父亲,对社会的冷眼旁观看得透彻,他也用自己老辣的智慧为女儿选择了一条更为合情合理的道路。
比起外在的光鲜亮丽,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女儿的内在。
他自觉,内心的强大胜过任何其他,唯有自信,自爱,才能拥有幸福健康的人生。
很显然,作为王咪的父亲,他是合格的。
而同样,作为王朔的女儿,王咪也是十分幸运的。
一个给了女儿人格的父亲,这样的“富养”好过千千万万种“富养”亦或是“穷养”。
作者:赵晓旭,我不是女流氓,我只喜欢说真话,喜欢我就关注遇见自己遇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