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纵然无常,但也别忘了走向远方
中秋节,首先祝每一位读者节日快乐。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旅行,以及旅行的意义。
旅行、阅读、见人,是我特别重要的学习方式。
虽然....我已经很久没好好旅行了,看到一些照片,还能想起一些有趣的经历,对一些城市的回忆。
但我有一个特别大的爱好,就是旅行。
我也去过很多地方,德国,挪威,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南极,北极,瑞士、秘鲁,阿根廷等等等等。
我们经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把读书当成是和一个人交朋友,那旅行,就是跟一群人去交朋友。
是去阅读一群人的生活,阅读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其实也能学到非常多的东西。
当你去的地方越多,你就越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
你就不会把自己那一点点的见识,当成是100%正确的道理。
比如,我去旅行的时候,喜欢拍照,看到很多有趣的景色都会拍下来。
有一次在南美洲,我在拍风景,突然拍到了一个人。他立刻拿手挡起来,示意不要拍,不要拍。
这是我在其他很多国家没遇到过的,比如,在法国如果拍到了一个人,他不仅不会拦着你,还会非常高兴地摆个poss配合你。
但在南美洲,就算你不小心拍风景的时候拍到了,对方也会很严厉地拒绝。
为什么?
因为他们特别注重隐私。
所以,你会发现不同国家,不同的人,对一件事的看法和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我在美国遇到一件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我刚去美国的时候,感觉一切都很新鲜,很多同事就托我买东西。
比如,微软的鼠标,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等等。
有一次我拿着一个长长的单子去购物中心。
走进去之后,看到一个老太太,我就把单子给了她。
我记得大概是92多美元。
我习惯性地拿出100美元,又拿出2美元。我想,你找我10美元就行。
但是那位美国老太太,非常诧异,非常不解地看着我。
说多了多了,然后非常坚定地退回了2美元。
接着,她把92美元的商品推给我,又翻了很久,给我找了剩下的零钱。
这次经历给我一次很大的震撼。
后来我慢慢理解,原来不止是美国人,还有很多国家的人,找零钱的方式都是这样的。
原来,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是有巨大差异的。
你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人家那里就完全不能理解。
感受不同,理解不同,是旅行特别重要的意义。
当你会理解和包容更多的不同,不会用浅薄的经验去给一个人,一件事下定论。
我刚去微软园区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微软的园区没有门呀。
后来发现,不仅是微软的园区没有门,美国很多地方都没有门。
后来,我又去了华盛顿大学,我想大学总得有门了吧。
发现,还是没有门。开着车,就能直接开到宿舍楼下了。
不光是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也没有门。
所以你就知道有些政策在美国是行不通的,比如把小区门给封上,是不可能的。
这个事情太神奇了。
随后,我又碰到了一件神奇的事。
我在微软开完会后,同事说,要不要开车送你去啊。
我说,不要,我叫辆出租车就行,多麻烦你。
这时候,我同事非常诧异地看着我说,你确定吗?
我说,我确定,这种事我在上海天天干,一出门叫辆出租车回家,多方便。
然后,我就拖着行李走出门了。
我感觉他的眼神还在诧异地望着我,好像在说,你....真的....想好了吗?
走出去后,我站在路上,等出租车。
我等了半小时,没有出租车。
后来明白了,美国人基本都有车,出租车不是在路上跑的,他只会等着你叫他。
因为你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就会很自然地把在这里的习惯带过去,理所应当的认为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
但是,到了纽约又不一样了,纽约人口非常多,大街上到处跑的都是出租车。即便大家都有车,但是交通太拥挤了,还是有大量的人打车。
所以理解了这件事之后,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原来这么不同。
我刚去美国的时候,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我准备从微软园区的一栋楼,去另一栋楼。
快过马路的时候,从远处来了一辆车。我站在路口不动,等着让它先过,不然被撞了算谁的呢。
没想到,这辆车居然远远地停下来了,他居然不走了!
我估计它的意思是,你先走,你先走。快点,快点。
我想我也是个文明人啊,我怎么能先走呢。我既然站在这里,就是让你先走。你先走,你先走,我不赶时间。
然后,这辆车看我不走,它也不走。
接着,这个司机做了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情,他居然...把火给熄了。然后换了个姿势,坐在那,把胳膊伸到了窗外。
好像在说,我火都熄了,你到底走不走。
我估计无论如何是耗不过他了,就只好过了街。
看到我走了,他才缓缓地启动。
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震撼:美国人的文明程度,居然高到了这个地步啊!
回国后,我想,我也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我不能仅仅指责别人不文明,我要从我做起:以后开车,我也要谦让行人!
终于让我等来了一个机会。
有次在上海,我开车到了个小路口,看到几个行人正要过马路,于是就减速缓行,慢慢停在路口。等他们先过。
他们过了之后,我心里有一种极大的满足感。非常的开心。
但是,我正要放开油门,往前开的时候,发现又有三五个人在过马路。那就再等等吧。
还没等他们走完,又是一队人,然后又是几个人,又来两个人,后面还是人……
我开始额头冒汗,我意识到再这么等下去,我可能这一天也走不了。
于是,我只好一点点往前挪,直到过街人群终于开始选择从我的车后过街,然后,我才成功的驶离这个路口。
我有些自责,为自己没做到所向往的“文明”。
后来,我又去了很多次美国,发现美国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文明礼让”。
在纽约的街头,出租车开得居然比上海更加疯狂。
见缝插针地过街,成了在人口密集的纽约基本生存技能。
原来,在资源缺乏的地方,美国人也这样!
我突然明白,道路资源的稀缺度,几乎决定了开车行为的文明度。
之后我去了全世界很多的国家,南北穿越两极,东西环行世界,足迹踏遍七大洲。
我终于开始理解,原来所谓的“文明程度”,和“资源密度”,强相关。
资源密度越低,人们获得资源的难度越大,“文明程度”就比较低。
资源密度越高,获得资源越容易,“文明程度”就越高。
所以并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群人,比另一群人更文明。
在每一个你能看见的表象背后,还有很多你可能不知道的原因。
至于这些原因是什么,不是靠想象,猜测,和道听途说。
可能只有真的看到了,才会明白,这件事为什么是这样。
你可能知道,在一些国家是可以一夫四妻制的,比如,埃及。
我去埃及的时候,就特别想知道,埃及也有更现代的“一夫一妻”,怎么做到保留“一夫多妻”制的?
埃及4600万男性中,到底有多少是“一夫多妻”的?
但结果让我特别吃惊。
在埃及4600万的男性中,只有4万人娶了一个以上的老婆。
而在这4万人中,只有2000人娶了4个老婆?
这是为什么?不是允许一夫多妻吗?
因为埃及这个国家有一套特别厉害的制度:
首先,你可以一夫多妻,因为你的宗教文化,我不拦着你。
但是,必须让第一任妻子同意,她不同意,你不能娶。
如果怎么也说服不了,你还想娶,怎么办?
那你就要离婚再娶。
离婚再娶,那你所有的财产,全部都要归女方。
除了资产,如果你们有孩子了,孩子没有满六岁,那这个孩子就要无条件地跟着妈妈。
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一个男的要再娶,那他就得冒着妻离子散,净身出户的风险。
这时候你还要问问,你要娶的人还愿不愿意嫁给你。
如果真的娶了呢,这时候法律规定,你给第二任妻子买任何东西的时候,也要给第一任一模一样的一份。
这样一来,埃及的制度就和宗教文化形成了均衡。
你发现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
原来在一个这么矛盾的事情上,还能有这么一套制度。
在旅行的途中,看到了更多有趣的风景,有意思的人和事,你的视野就会慢慢打开。
当你发现的不同越多,你就越能理解,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有那么巨大的差异,为什么会有那么截然不同的思路。
我是2004年考的驾照,有了驾照之后,到美国就自己开车。
我住的地方是在市区,微软的总部是在郊区,从市区到郊区要经过一座大桥。
大桥有四个车道,每天早上我开过去就会被堵在车道上,当时就觉得堵就堵吧。
但是我突然发现,咦?旁边不是还有一个车道嘛?为什么没人开呢。
后来一看,车道上有一行字,叫carpool。
就是车里超过两个人,那你就可以去这个车道。
这说明你对这个世界是有贡献的,至少比一个人开一辆车环保。
所以这个车道只允许超过两个人以上的车去行驶。
我觉得很神奇的,并不是这个制度本身。
而是大家真的不去这个车道,即使现在的车道堵得一塌糊涂。
这让我觉得很震撼。
在国内开车,尤其是到沪宁高速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堵车。
高速旁边,通常都会有路肩,路肩一般是临时停车用的。
但是一旦堵车,就一定会有人开到路肩,他们可能有一种心理,我开到前面,再拐进去。
但是开到前面,也很难拐进去。
还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
大概是19年前,2003年左右。
那是我第一次去德国慕尼黑。
我在慕尼黑是不敢开车的,因为慕尼黑是右驾左行。所以下了飞机之后,就去坐地铁。
进了地铁站,买了票之后,就去坐地铁,我一路走一路走,发现就走到地铁上了。
我突然意识到,居然没有人检票啊,也没有闸机,我就在地铁上了。
在国内坐地铁会有闸机检票的。
我特别好奇,会不会是下车的时候才检票呢。
但是并没有,一下车就直接走出站了。
我就想,天呐,这是怎么回事。
如果没有闸机,没人检票,那意味着是不是不买票就可以进来了。
后来发现,它有一个制度,检票员会在地铁上随机抽检。如果发现有人没买票,就会罚款。
跟carpool的制度一样,它是一种后期严厉的惩罚制度,但前期的管控成本非常低。
怎么理解这套制度呢?
假设每个人都不会自觉买票,前期就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比如,用闸机检票,费用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我能不能假设,大部分人会买票,中间只有一小部分人是不买。
那就让大部分人都上车,我来抽检,那小部分人就要赌自己被抽到的概率。虽然抽到的概率确实不大,但是抽到一次就重重罚款。
假设一张地铁票是2美元,如果被抽到就罚600美元,用600美元乘上被罚的概率,就不小了。
不仅是这样,还会在你的社会记录里重重地扣一笔,以后连信誉都会受影响。
用重罚的制度去惩罚不自觉的人,而不用闸机这种预设的制度去拦住所有人,这样前期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当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匹配不同的制度。
但见到的越多,你越能理解不同,自己也会变得更包容开阔,而不是在自己的逻辑里自鸣得意。
最后,如果你想扩展自己的眼界、智慧和格局,如果以后有机会,请允许我给你推荐三个地方。
这也是我去过之后,给我特别大震撼的地方。
第一个地方,我建议你去意大利,去罗马的梵蒂冈。
梵蒂冈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国家,总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据说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
到2020年,梵蒂冈的常住人口只有618人。
但在那里,你会重新认识和理解信仰这个词。
你会看到,在进化论和基因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居然还会有很多人相信上帝。
去了那里你才会发现,进化论、DNA、基因科技已经如此清晰的证明,人类是演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这已经是你认为的常识了,可是那里依然有很多人相信着上帝。
如果你认真感受这样的不同,你就能感受到这些信仰基督教(东正教)的人是如何做到逻辑自洽的。
你也就知道,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逻辑自洽的信仰。
你原本以为是你在理解他们的信仰,其实他们也在包容你的信仰。
你也会从心底里去接纳这种不同,你就会活在“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的这种状态。
我不同意你,是因为我们有不同的信仰。
我支持你,是因为我理解你的信仰,就像你理解我一样。
如果有这种心态,你也会有不一样的世界观。
如果你时间充裕,我还想给你推荐第二个地方: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诞生地。
这座充满悲情的城市,被征服了44次,其中22次被毁,23次在废墟中重建。
它用三千年获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被征服次数最多的城市。
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军队,十字军、马穆鲁克、土耳其人、英国人、阿拉伯人、犹太人,都曾为控制这块这座城市战斗。
因为它是圣城,一个超越了尘世属性的存在。
一直到今天,很多犹太人来到这座圣城前,在不同年代的城砖垒成的斑驳的哭墙(Wailing Wall) 前,嚎啕大哭。
犹太人,这个被一些人认为是最聪明的民族,同时被另一些人认为是最劣等的民族。
在二战期间,希特勒针对一个种族,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屠杀。
几百万犹太人在这场灭绝人性的屠杀中丧生。
集中营,成了混合着纳粹人的残暴,和犹太人的苦难的,最黑暗的词汇。
如此苦难的民族,终于在二战结束后,有了自己的“Home”。
英国撤军当天,以色列建国;第二天,就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后来,又打了4次,总共爆发了5次中东战争。
站在以色列人的视角,我们看到的是犹太人的英勇。
但对埃及人来说,却不是这样。
而且你知道吗?我们去耶路撒冷这个地方,是不用贴签证的。
为什么?
因为耶路撒冷这个地方,以色列说是他的首都,我相信很多人也认为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
但是我们去了埃及之后,埃及的向导说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的首都,到今天依然被以色列占领,依然没有解放。
所以埃及人的心目中间,耶路撒冷是有待解放的一个地方。
我想给你推荐的第三个地方,就是埃及。
在埃及,你会明白,为什么在埃及人眼中,巴勒斯坦才是耶路撒冷的真正主人。
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圣城,是三大天启宗教信徒们的精神家园。
但是耶路撒冷到底应该属于谁呢?
欧洲人、犹太人、阿拉伯人,在这件事上到底谁是好人?
当你去过这几个地方后,你会发现,你居然无法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题是无解的,是很难用对错来评判的。
比如,站在犹太人的角度,犹太人觉得,这是我们祖先的,我们是上帝的选民,这地是我们的应许之地。所以我们回来了,这有什么不对?
巴勒斯坦就会觉得,我们在这也住了一千多年,管你是哪来的?
你听完以色列的故事,再听阿拉伯的故事,你会发现阿拉伯人也有他的道理。
阿拉伯人认为,这就是他们生活了上千年的领土。
现在突然有个民族说,他的祖先生活在这里,就要把土地要回去。
凭什么?
我们也世世代代这里生活上千年了,凭什么给你?
怎么办?只能打。
因此,以色列和阿拉伯之间经常爆发各种冲突。
旅行的意义,不是寻找相似,而是感受不同。
当你去的地方越多,你就越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是多么的不同。
你就不会把自己那一点点的见识,当成是100%正确的道理。
每次旅行务必要带上洞察之眼,怀着反观之心。
什么意思?
带着洞察之眼是看外界,反观之心就是看自己的内心,然后沐浴在世界的不同当中。
这些经历会激发你很多新的思考,重新接受来自这个世界的挑战。
但只有站在风景里,才能懂得旅行的意义。
所以,纵然生活枯燥,也别忘了走向远方。
祝你不负热爱,奔赴山海。
作者:刘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