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七侯笔录》小感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圭圭_e605

“笔若刀锋摧敌胆,文如蒺藜能刺人”。这是马伯庸的《七侯笔录》中的一句话,也正是形容这套书的最合适的语言。

从古至今,那些或蜚声文坛或昙花一现的文化名流,在马伯庸的笔下,将自身的特色最大限度放大再放大,直到变成可攻可守的武器,变成无形战争中的独一无二的武器。

笔灵、笔冢、笔冢吏。

才子、才女、大文豪。

成为相互牵绊相互成就的人。

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的文化史,每一个在历史长河里留下姓名的人物,都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特点。李白的飘逸潇洒放浪不羁,是终极武器;张僧繇的画龙点睛,在命运的转折给予指示;怀素和尚的禅心,让主角顿悟安宁,等等等等。马伯庸信手拈来,让历代的文人墨客在现代的时间轴下交互碰撞,在角色的命运中发挥作用,无可否认的是,他让这些人再次活跃,让他们的作品再次闪耀。

最后的最大伏笔,是从汉代开始就一直是诸子百家对手的——董仲舒,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方面奠定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百家思想的衰败。最终,这个矛盾成为本书最大的矛盾和故事本源。作者的想法大概也是书中最后的那个“大招”一样吧,每份历史上伟大的才情,都不是能奢望禁锢在什么里的,斯人已去,能在他们留下的作品里感受到那种天人合一的纯粹,就是万幸,也是最顺其自然表达敬畏的方式了。

故事很精彩,让人只想再次回顾那些天才的作品,慰藉心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